李欲航
- 作品数:42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25单抗与ATG在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疗效分析
- 目的:比较CD25单抗与ATG在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并对两组移植后药物反应、总生存率、急性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移植后恶性血液病复发进行分析.方法:1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入这项开放、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其中...
- 胡亮钉刘启发孙竟李渤涛江岷李欲航徐晨俞志勇陈虎
-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
- HCMV感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GVHD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HCMV感染与急、慢性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GVHD的监测、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对我移植中心于1998年8月至2001年3月进行的6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HCMV感染与GVHD发生情况进...
- 李欲航徐晨陈健琳李渤涛俞志勇江岷胡亮钉陈虎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HCMV感染
- 文献传递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CMV感染与GVHD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进行的6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CM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朋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MVgB分型,并统计受者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发生CMV感染,23例未感染,其GVHD发生率分别为82.5%(33/40)和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V gB1、gB-2、gB-3型感染者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的几率分别为58.8%(10/17)、40‰(2/5)和66.7%(4/6),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阳性受者中27.5%(11/40)出现移植后继发性造血抑制,CMV阴性的受者13.0%(3/23)出现,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V感染者GVHD的发生率升高,而CMV感染与GVHD严重程度无关,合理治疗后不会显著抑制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 李欲航徐晨陈健琳李渤涛俞志勇王军扈江伟江岷陈虎胡亮钉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造血重建造血干细胞移植
- DC联合CIK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依然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挑战。相关DC联合CIK的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为免疫治疗可诱导临床反应提供了证据。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DC联合CIK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
- 王丹红胡亮钉江珉张斌宁红梅李欲航徐晨娄晓丁国梁张金超陈虎
-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DC-CIK细胞免疫治疗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DC-CIK细胞免疫治疗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分次回输给急性白血病异基因移植后复发患者17例,其中分子学复发9例,骨髓复发7例,中枢神经系统...
- 王丹红胡亮钉江岷高海燕宁红梅李欲航徐晨俞志勇陈虎
- 关键词:免疫治疗DC-CIK细胞白血病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检测指导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被引量:6
- 2001年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巨细胞病毒疾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性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疾病的主要类型 ,如未能及时检出和救治则病死率极高。为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人巨细胞病毒的方法学 ,指导临床治疗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 4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 3例 ,急性髓性白血病 7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3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2例 )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的检测 ,并与巨细胞病毒血清学检测进行了对比。 4 5例中 38例患者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2例骨髓移植 ,5例外周血与骨髓共移植。移植前 ,对供 受者均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查 ;移植后 ,受者采用本方法进行抗原检查。结果表明 ,有 2 5例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相关性间质性肺炎 ,移植后随访时间为 6 - 2 8个月 (平均时间为 18个月 ) ,根据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预后较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有明显差异。预防组巨细胞病毒相关的死亡率为 1 2 9,未预防组为 12 16。提示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可更早期、快速的检出巨细胞病毒感染 ,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范炜李欲航董陆佳骈淮媛卢淑鹃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
- 泊那替尼治疗T315I突变阳性白血病临床疗效评估
- 乔卓青陈健琳李欲航扈江伟王庆含蓝三春雷玉芳谢婧王雷陈虎胡亮钉
- CD25单抗在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CD25单抗在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对造血干细胞植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作用,并对移植后总体生存率、GVHD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及感染进行分析。尝试建立一个新的、有效的无关供者移植...
- 胡亮钉李渤涛李欲航徐晨俞志勇宁红梅楼晓江岷陈虎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白血病复发
- 文献传递
-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肿瘤的免疫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能够激活自体的抗肿瘤免疫,同样能够提高异体免疫组织的抗肿瘤效应。为了探讨外周血来源的DC体外培养扩增和临床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DC免疫治疗对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利用CS3000Plus采集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后的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2周的体外培养后行DC免疫治疗,治疗后长期随访观察其无病生存时间。结果表明,无一例发现有与DC免疫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为:DC组5年生存率为75.52%,非DC组5年生存率为45.71%,DC组在累计生存率上明显优于非DC组。结论:外周血来源的DC体外培养和临床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在自体骨髓移植术后应用DC免疫治疗延长了其无病生存时间,提高了长期生存率。
- 陈虎楼晓江岷胡亮钉俞志勇徐晨李渤涛宁红梅李欲航冯凯刘广贤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白血病效应自体骨髓移植免疫治疗细胞治疗
- 巨细胞病毒检测及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检测巨细胞病毒 (CMV)的方法学及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中临床应用的价值。 方法 :以 45例 Allo- HSCT为研究对象 ,采集移植前供者、移植前后及恢复期受者的抗凝血标本 ,分别采用 CMV-pp6 5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和 EL ISA法 ,检测 CMV早期抗原和 Ig G、Ig M抗体 ,并进行多点动态观察。 结果 :45例患者 16 3份系列标本 ,CMV早期抗原阳性 75份 ,是在移植后 6~ 2 42天首次检出 ,平均 70天 ;其中≤ 45天出现阳性者 2 6例 ,占 5 8%。术前供、受者 CMV - Ig G抗体均阳性 ,CMV - Ig M抗体供、受者各 1例阳性 ,其中受者持续阳性。术后 45例中 2 1例出现 CMV- Ig M抗体阳性 ,首次检出时间在 14~ 2 34天 ,平均 12 7天 ,比早期抗原检出时间推迟近 2个月。 45例中因 CMV感染而致间质性肺炎 2 5例 ,占 5 5 %。 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 CMVpp5 5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 ,快捷、准确、灵敏 ,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 范炜李欲航董陆佳骈淮媛卢淑娟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巨细胞病毒免疫组化法P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