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37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缺硒
  • 9篇病毒
  • 8篇缺硒病
  • 7篇痘病
  • 7篇痘病毒
  • 7篇羊痘
  • 7篇羊痘病
  • 7篇羊痘病毒
  • 7篇山羊
  • 7篇山羊痘
  • 7篇山羊痘病
  • 7篇山羊痘病毒
  • 6篇免疫
  • 6篇传染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牦牛
  • 5篇抗体
  • 5篇克隆
  • 4篇杂交

机构

  • 37篇甘肃省畜牧兽...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甘肃省动物疫...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7篇李杰
  • 26篇陈伯祥
  • 25篇杨明
  • 22篇郭慧琳
  • 14篇常亮
  • 13篇豆林涛
  • 12篇刘来利
  • 11篇王超英
  • 11篇李文盛
  • 8篇贺奋义
  • 6篇贺泂杰
  • 5篇戴晓峰
  • 4篇王珂
  • 4篇薛健
  • 3篇成伟伟
  • 2篇贺洞杰
  • 2篇周步峰
  • 2篇朱玉成
  • 2篇张述斌
  • 2篇冯玲霞

传媒

  • 7篇甘肃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动物检疫
  • 3篇国外畜牧学(...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兽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硒弹丸与氢氧化铝亚硒酸钡的牛体实验与研究
1993年
经一年的实验观察,服硒丸及注射氢氧化铝亚硒酸钡,从血硒水平及临床上未见中毒的血硒峰值与中毒症状;硒丸服后30天,血硒开始升高,注射氢氧化铝亚硒酸钡24小时后,血硒升高;使用不同类型的硒制剂,牛体血硒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呈直线强正相关(r=0.73,p<0.O1),但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其相关性有一定差异;牛体对不同形式不同剂量的补硒,血硒升高快慢不一,但血硒处于维持期时,血硒含量则比较接近,但GSH-P_x活力单位一般相差1~4个单位;不同类型的硒丸制剂,在牛体内其磨损量不相同,据估测硒丸+硒丸有效硒在牛体可以维持10年以上,硒丸+软钢螺丝,有效硒在牛体内可维持5年以上。
李文盛王超英郭慧琳刘来利李杰张良友黄馥珍
关键词:氢氧化铝
鸽新城疫F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郭慧琳杨明贺奋义贺泂杰陈伯祥常亮王珂李杰薛健李元新豆林涛车小蛟罗莉宁
本项目通过从鸽新城疫病毒PL株基因组中扩增、克隆、鉴定F基因,把F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中,构建了鸽新城疫F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鸽新城疫基因表达生物活性
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对牦牛免疫效果的观察
2005年
陈伯祥郭慧琳贺奋义戴晓峰李杰杨明
关键词:副伤寒缺硒牦牛免疫效果活疫苗日粮添加
牦犊牛缺硒病的诊断被引量:1
1991年
硒是犊牛必需的微量元素。据报道,缺硒可引起犊牛营养不良,慢性消化障碍,反刍停止,行走跛行、蹒跚,四肢软弱,不易起立,常有拉稀。心脏型突然发病,呼吸严重困难。还可使横纹肌、心肌变性坏死等。我们确诊牦犊牛缺硒病,目的在于澄清该病在国内流行,引起兽医界同行们的重视,为科学的防治牦犊牛缺硒病提供依据。
李文盛王超英郭慧琳刘来利李杰张良友黄馥珍年登峰肖西海
关键词:牦牛犊牛缺硒病
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鼠剂试验与灭鼠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对C型肉毒梭菌干燥毒素的LD50、耐药性、蓄积中毒、致畸、毒饵残效期、保存期及灭效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为高原鼠兔LD506.70μl/kg,SLD501.67μl/kg,LD5095%置信限3.47~11.70μl/kg;小白鼠LD50170.70μl/kg,SLD504.91μl/kg,LD5095%置信限103.00~247.00μl/kg。高原鼠兔摄食系数为1.07,校正灭洞率86.21%;小白鼠摄食系数为0.93±0.11,死亡率86.30±12.23,毒素适口性良好。高原鼠兔及小白鼠对C型肉毒毒素无耐药情况,蓄积系数分别为0.40和1.22,属高度及明显蓄积中毒。低剂量的C型肉毒梭菌毒素对小白鼠无致畸作用,大剂量时母鼠产仔死胎率约高于对照组一倍。干燥毒素在-15℃保存374d,毒力不变,20~25℃室温下保存48h毒力不变,72h与96h毒力平均下降12.5%。0.1%和0.3%浓度燕麦毒饵,在海拔3300~4806m,日均气温-2.9℃,日照时数6.2h,日均辐射量1524.54J/cm2条件下,放置33d,其灭效率为33.2%、62.5%。通过C型肉毒生物灭鼠剂对小白鼠及高原鼠兔的实验,拓?
刘来利李文盛王超英李杰
关键词:肉毒梭菌毒素高原鼠兔灭鼠剂草原
山羊痘病毒P3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表达山羊痘病毒P32蛋白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构建了含有P32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 ET-P32,诱导表达和纯化了P32蛋白;分别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该蛋白进行了分析和生物活性鉴定;用分析鉴定后的P32蛋白免疫BALB/c小鼠,然后采集小鼠血清,用间接ELISA进行抗体检测;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该蛋白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活性。结果显示:表达纯化的含有GST标签的P32重组蛋白,大小约39k Da;Western blot显示P32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间接ELISA抗体检测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P32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P3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成伟伟陈伯祥杨明李杰
关键词:山羊痘病毒免疫原性
山羊痘病毒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山羊痘(Goat pox,GTP)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全身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出现痘疹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97年,此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在非洲、欧洲和亚洲。从1985年至今,我国河北、福建、江苏、河南、山东、贵州、广西等省区均有山羊痘发生和流行的报道。近年国内山羊痘的发生与流行呈上升趋势,给我国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陈伯祥杨明李杰
关键词:山羊痘病毒痘疹消化道黏膜致敏红细胞免疫注射病毒蛋白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杂交瘤细胞构建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2013年
TGEV-PL株在PK15细胞上增殖,经浓缩纯化获得TGEV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分泌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经检测其分泌的抗体亚类为IgG3;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为88;间接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256,腹水抗体效价达1∶6×104,与6株毒(菌)株的抗原之间无交叉反应。经阻断试验证实,其分泌的McAb能识别抗原是TGEV所特有的抗原决定基。
陈伯祥杨明郭慧琳常亮李杰豆林涛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鸡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苗保存期试验的研究
2007年
为观察四元材料制备的EDS-76油乳剂灭活苗的最佳保存期,用4批EDS-76油乳剂灭活苗(批号200001、200002、200003、200004),分别置0-4℃、11-20℃(室温),经保存0、1、3、6、8、9、12个月后,检查其物理性状,并按1个月免疫剂量免疫EDS-76阴性的120日龄的伊莎褐母鸡,免疫后25日检测血清中H I抗体。结果表明,这批苗于0-4℃和11-20℃分别保存12个月和8个月,物理性状不变;4℃保存9个月和12个月H I抗体有所下降,仍能达到较高的抗体滴度水平,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在11-20℃保存3个月时H I抗体下降到8Log2左右,但仍远远高于保护水平;因此,本疫苗保存期4℃暂定为1 a,11-20℃暂定3个月。
常亮陈伯祥安永强杨明李杰周步峰冯玲霞
关键词:保存期温度HI抗体
牛副伤寒活疫苗的中试
陈伯祥容维中朱玉成马志宏杨明张述斌李杰豆林涛戴晓峰吕永锋
牛副伤寒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威胁着养牛业发展的急性或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对该所牛副伤寒活疫苗生产车间进行提升改造,达到了疫苗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年产能力可达500万头份。通过对牛副伤寒活疫苗生产中的制苗种子、培养、...
关键词:
关键词:养牛传染病生产工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