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刚
- 作品数:25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头折叠式手术拉钩
- 多头折叠式手术拉钩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个钩体规格组合在一起的折叠式手术拉钩。它包括钩柄(1)和钩体(2),所述钩柄(1)和钩体(2)均为“L”状,且钩柄(1)设有一“L”状的库(3),若干个钩体(2)与钩柄(1)...
- 孙治国李娟李智刚姜丽丽
- 文献传递
- 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移植组、电针+ADSC组。NSS法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采用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结果:电针+ADSC组海马区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上调。其中电针+ADSC组NSS评分低于电针组和ADSC组,而BDNF和TrkB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海马区BDNF和TrkB的表达,改善干细胞生存内环境,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 王莹李文媛李智刚丁利赵斯达
- 关键词:电针脂肪源性干细胞BDNFTRKB
- 二氢睾酮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小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HT)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联合应用对小鼠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坐骨神经缺损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 B的表达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脱细胞神经支架(ANA)组、ADSC组和DHT+ADSC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和胫前肌湿重比方法检测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Western印迹检测神经移植体内BDNF及其受体Trk B的蛋白表达。NF200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支架中轴突表达,并示踪PKH26标记的移植ADSC。结果与ADSC组比较,DHT+ADSC组神经移植体内BDNF和Trk B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高,NF200表达增强,PKH-26标记的ADSC数量显著增高(P<0.05)。与ANA组比较,ADSC组和DHT+ADSC组电生理波幅明显增高、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延迟期明显缩短、胫前肌湿重比率明显增高,其中DHT+ADSC组神经恢复作用显著优于ADSC组(P<0.05),而且DHT+ADSC组SFI明显高于ANA组和ADSC组(P<0.05)。结论 DHT联合ADSC移植对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ADSC组,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移植体内BDNF及其受体Trk B表达,进而促进移植的ADSC存活有关。
- 王莹李文媛尹国华李智刚金在顺滕诚毅孙平
- 关键词:二氢睾酮脂肪源性干细胞
- 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ADSC组、电针加ADSC组。NSS法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海马区IGF-1、IGF-1R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电针加ADSC组海马区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电针加ADSC组较电针组、ADSC组NSS评分显著降低,而海马区IGF-1和IGF-1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电针加ADSC联合治疗协同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海马区IGF-1和IGF-1R的表达、改善干细胞生存内环境、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 李文媛王莹李智刚冯克俭丁利赵斯达
- 关键词:电针脂肪源性干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大椎内关
- 喉癌组织中Ccbe1、VEGF-D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胶质和钙结合EGF区域1(Ccbe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喉癌组织(喉癌组)及20例因声带息肉手术切除的喉良性组织(良性组)中的Ccbe1、VEGF-D,分析两指标间及与喉癌临床病理参数、染色计数淋巴管密度(LVD)、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观察喉癌组Ccbe1表达阳性及阴性者生存时间。结果喉癌组Ccbe1、VEGF-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1%、60%,对照组分别为20%、25%,两组比较P均<0.05。Ccbe1表达与喉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喉癌组织中Ccbe1与VEGF-D表达呈正相关(r=0.381,P<0.05)。Ccbe1和VEGF-D表达均与MVD、LVD密切相关(P均<0.05)。Ccbe1阳性者生存时间为(43.94±5.47)个月,阴性者生存时间为(61.09±4.75)个月,两者比较P<0.05;Ccbe1阳性表达与生存曲线呈负相关(P<0.05)。结论 Ccbe1能够通过上调VEGF-D表达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检测Ccbe1表达可成为判断喉癌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 李文媛王莹孙平李智刚赵微冯克俭
- 关键词:喉癌
- 甲状腺外科发展中的争议与共识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总结了甲状腺外科的归属、甲状腺切除的范围以及淋巴结清扫中存在的争议和分歧。甲状腺的外科治疗国际及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遵循主流指南和经典专业著作是目前较好的选择。
- 李智刚张恒春孙治国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
- 一种复合POU6F1-SCs的脱细胞神经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POU6F1‑SCs的脱细胞神经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神经组织工程技术领域。为了构建复合种子细胞完整的具有生物活性ANA空间结构用于理想的支架材料。本发明提供给一种复合POU6F1‑SCs的脱细胞...
- 王莹李文媛闫哲朱晓峰李智刚孙平翟凤国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 2012年
- 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已婚。因"上腹部不适伴有嗳气、反酸1周"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中上腹部一140mm×125 mm中高回声巨大包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或囊实性回声区。行腹部CT见肝胃间隙内一巨大肿块,约130mm×95 mm×160 mm,边缘尚光滑,密度不均。
- 李智刚姚慧欣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 乳腺癌术后腹腔转移误诊急性阑尾炎一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患者,女性,55岁,因“右下腹部疼痛不适20d”入院,患者2年前在外院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右乳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侵犯神经,脉管可见癌组织浸润,一枚腋淋巴结癌转移,术后患者未同意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在此次人院前20d,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不适,行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肠间积液。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1周对症治疗,患者腹痛有所减轻,但患者时有右下腹部疼痛不适,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行腹部超声复查:右下腹部肠间局限积液,较前积液范围增大,盆腔及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 李智刚张恒春陈智慧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乳腺癌术后腹腔转移乳浸润性导管癌乳癌改良根治术误诊
- 病理高危因素对Ⅰ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病理高危因素与I期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回报为I期的直肠癌患者178例,分为有高危因素组和无高危因素组,有高危因素的患者119例,男性60例,女性59例;无高危因素的患者59例,男性33例,女性2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大体类型、分化类型、淋巴结检出数目、浸润深度、肿瘤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0,t=2.023,χ2=2.244,χ2=5.614,t=2.387,χ2=1.590,χ2=3.099,P均>0.05),2组术后随访时间相同,无高危因素组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及远处转移,而有高危因素组中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病例。有和无高危因素的I期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R=0.86,95%CI0.56~0.97)。淋巴管浸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及低分化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于含有病理高危因素的I期直肠癌患者应进行密切随访观察。
- 陈庆民吕晓红李智刚王喜王锡山张恒春范东
- 关键词:直肠肿瘤预后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