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晖

作品数:40 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骨折
  • 6篇丝素
  • 6篇丝素蛋白
  • 6篇脊髓
  • 5篇蛋白
  • 5篇术后
  • 5篇胶原
  • 5篇成骨
  • 4篇神经根
  • 4篇椎间盘
  • 4篇颈椎
  • 4篇基因
  • 4篇脊髓损伤
  • 4篇胶原蛋白
  • 4篇骨组织
  • 4篇3D打印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38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天津市口腔医...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9篇李晖
  • 19篇冯世庆
  • 19篇王沛
  • 14篇马信龙
  • 10篇郑永发
  • 8篇李瑞欣
  • 8篇孙凯
  • 7篇李东
  • 6篇张华峰
  • 6篇郭世绂
  • 4篇周先虎
  • 4篇侯巍
  • 3篇李清
  • 3篇李稚君
  • 3篇李冰
  • 3篇陈家童
  • 3篇张西正
  • 3篇孔晓红
  • 3篇徐成
  • 2篇刘涛

传媒

  • 12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2007SI...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 6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雪旺细胞与壳聚糖的相容性被引量:4
2006年
大量动物实验证实:将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SC)移植入脊髓损伤区能促进神经元再生,但SC在体外培养和移植过程中,缺乏有效载体。本实验拟建立SC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将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转入SC,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NGF在转染前后的分泌情况;使用壳聚糖作为载体,种植转基因SC,并对两者的相容性进行观察,探讨转基因和壳聚糖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侯巍冯世庆孔晓红张辉陈家童王沛李晖郭世绂
关键词:雪旺细胞壳聚糖转基因相容性体外分离培养
应用混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2006年
李晖张弢郑永发马信龙王沛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价
VEGF、TGF-β_1在骨缺损不愈合中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8
2002年
目的观察骨缺损不愈合和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growth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l)的表达差异,研究骨缺损不愈合的分子机理,进一步探讨VEGF和TGF-β1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桡骨干骨缺损不愈合模型和骨折愈合模型,术后1、2、4、6、8、12周取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检测两种模型中VEGF和TGF-β1的表达和变化。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骨缺损组骨折断端只有少量膜内成骨过程,形成的血肿和肉芽组织明显增多,只有靠近骨折断端的一部分形成软骨细胞,其中的一部分在分化到肥大软骨细胞阶段时则停止分化,出现肥大软骨细胞区的增加,并向纤维结缔组织转化,未转化成软骨细胞的肉芽组织在后期也形成了纤维结缔组织。与骨折愈合模型相比,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血管生成的量也明显减少,而且在骨缺损组的各时段,骨折断端间都有肌纤维侵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VEGF和TGF-β1在骨缺损不愈合中仍有表达,但与正常骨折愈合相比,表达的量明显减少(P<0.05),VEGF和TGF-β1的表达呈同步关系,即在TGF-β1强表达时,VEGF的表达程度也很强,TGF-β1的表达弱时,VEGF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由于造成较大段的骨缺损,骨膜缺损很多。
马信龙谢军王沛冯世庆李晖王志刚刘涛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
组织工程骨研究背景与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骨缺损治疗方法的改进,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日益蓬勃,组织工程方法治疗骨缺损是一种新的模式。本文复习相关文献,综合报道组织工程骨的研究背景及其种子细胞、生物支架材料及组织工程骨构建三大要素的研究进展,探讨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年争好孙凯李瑞欣李晖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医学技术
鼠自体活化施旺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研究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eating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ied rats,whose axon is contused by transp...
冯世庆李晖周先虎候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研究破碎型和完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和病理过程,比较其差异,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病理学分型。方法选取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手术标本,依术中所见分为两组:(1)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组(切开突出病变部浅层后纵韧带及纤维环可见破碎椎间盘组织与椎间盘母体分离,突出病变质软,自行溢出或较易钳出)。(2)完整型腰椎间盘突出组(切开突出病变部浅层后纵韧带及纤维环无破碎椎间盘组织溢出,突出病变质硬,必须以器械切除)。所获得的椎间盘标本均行常规HE染色;以鼠抗人CD43RO、CD20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双盲法半定量计数阳性细胞,Ridit等级分析;以FITC标记的兔抗人IgM、IgG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双盲法半定量计数荧光量,Ridit等级分析。结果两组形态学有显著差异:(1)HE染色可见破碎组标本边缘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化;完整组髓核面积减少,纤维环增厚,软骨基质增生;(2)破碎组标本CD。sRO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破碎组标本IgG和kM免疫荧光阳性反应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标本中有T淋巴细胞浸润和免疫球蛋白IgG、IgM沉积,因而其病理机制可能是在损伤基础上的自免疫炎症反席过程。(2)完整犁腰椎间鼎突出以髓核很蛮、软骨某质及纤维环增牛为丰兽表现.
李晖马信龙王沛郑永发冯世庆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炎症免疫组织化学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3
2015年
背景:通过将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共混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利用各种材料的互补特性来满足组织工程对支架的要求。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材料,并研究其细胞相容性。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与丝素蛋白分别按质量比为1∶1∶5、1∶2∶5、1∶3∶5的比例混合,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测试其孔隙率、孔径大小、吸水膨胀率及压缩力学性能。将表征结果良好的质量比为1∶2∶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与MC3T3-E1细胞体外复合培养,MTT法检测复合培养2,4,6,8,12 d后的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按质量1∶2∶5的比例混合更符合要求:孔径98-260μm,孔隙率为(96.72±2.78)%,吸水膨胀率为(549.37±35.29)%,生物力学试验机测定其力学性能稳定、压缩应变及弹性模量等指标适宜骨组织工程研究应用。MC3T3-E1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丝素复合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年争好李晖李瑞欣孙凯李东徐成张西正
关键词:生物材料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细胞相容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肩关节动态造影下液压扩张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探讨动态造影下液压扩张手法松解(hydraulicdistensionandmanipulationunderdy-namicarthrography,HDMDA)治疗冻结肩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0年3月~2001年3月间按制定的病例选择标准选择100例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HDMDA和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研究,并观察HDMDA术中注入液量、粘连松解程度、肱二头肌长头腱滑囊显影情况与HDMDA疗效的关系。结果10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1个月。近期疗效(5个月)和远期疗效(10~21个月)HDMDA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86%、90%,药物组优良率分别为48%、3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近=2.322,u远=3.556,P<0.05);同时发现HDMDA治疗后盂肱关节在每一方向的活动度均优于药物组(校正χ2检验,P<0.05)。HDMDA术中注入液量≤15ml者,远期随访优良率仅为25%;肱二头肌长头腱滑囊未显影的9例患者远期随访良2例、差7例。结论HDMDA是诊断和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方法,该法创伤小、简单易行、并发症少且疗效可靠、持久;HDMDA术中注入的液量、关节粘连松解程度尤其是松解后肱二头肌长头腱滑囊的显影情况均影响其疗效。
冯世庆郭世绂王沛马信龙郑永发李晖孙振辉
关键词:动态造影冻结肩肩关节禁忌证
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中央型损伤患者相关颈脊髓神经通路的功能变化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中央型损伤患者相关颈脊髓神经通路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5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及48例脊髓中央型损伤患者,自臂丛C7导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麦牙凝集素—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示踪观察投射神经元短固有束神经元上行投射轴突纤维(PNs)在侧方脊髓内的走行和分布情况。手术显微镜下以显微咬骨钳蚕食法咬除部分关节突关节,显露右侧C7神经根并完全切断,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CAS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计数C7神经根切断后2、4 h颈脊髓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示踪剂分布于脊髓灰质两侧及相邻的白质内,与脊髓中央性损害MRI影像显示的"眼镜征"所在部位相仿;C7神经根切断后2 h,颈脊髓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增加,C7分别为(64.5±13.6)、(63.7±12.3)个,C6分别为(34.5±12.2)、(36.9±12.0)个,C5分别为(26.6±10.1)、(26.4±10.5)个,C5、C6、C7C-fos和C-jun基因表达两两比较,P均<0.05。C7神经根切断后4 h,颈脊髓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阳性细胞数量减少,C5分别为(11.3±4.8)、(11.8±2.9)个,C6分别为(14.1±5.3)、(12.7±5.1)个,C7分别为(20.9±6.0)、(19.9±5.5)个,C5、C6、C7C-fos和C-jun基因表达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中央型损伤患者的C7、C8、T1神经的下运动神经元通路功能障碍。
王昊李晖孙振辉王沛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通路C-JUN基因
胸腰段骨折常见问题分析及实时导航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实时导航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56 例,女30例,年龄18~56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坠落伤...
冯世庆刘涛李晖雪原郑永发马信龙王沛郭世绂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内固定实时导航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