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立
- 作品数:25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相互制农业保险试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黑龙江垦区相互制农业保险试点运营中缺乏法律保障和约束、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及其他必要的相关政策的支持,这些方面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垦区相互制农业保险试点的运营。深入探究问题存在的根源,从宏观到微观,科学构建应对策略,从法律、资金、政策、税收等几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才能让垦区相互制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 李春立陈彦彦
- 关键词:相互制农业保险补贴制度
- 大学生手机控立体间式价值导引机制研究报告
- 2018年
- 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过长,进行手机的娱乐频次过高,对手机的关注度过高,已然成为了手机控,严重影响的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务之急,就是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大学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领悟到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的价值所在,帮助还是"手机控"的大学生早日走出其中。
- 刘雨婷贾文淼王雯雯单雨轩李春立
- 关键词:大学生
- 大学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法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道德教育常常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我们改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而体验式教学法恰恰就是一种通过老师创造实际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参与中,获得个人的感悟和经验,建构知识、提升认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就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特点、理论依据及实际应用展开论述。
- 李春立陈彦彦
- 关键词:大学生体验式教学法道德教育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注入新活力,同时增大了信仰教育的难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模式,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认同程度和水平,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林红李春立翟绪军
- 关键词:新媒体信仰教育教育模式
- 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关系释其作用机制
- 2009年
-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一词日益淡化的今天,正确看待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 李春立许广福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
- 以脑科学视角探究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利用
- 2009年
- 改革开放30年来,以科技为主导的生产力迅猛发展,为科技发展注入活力的教育事业理应与时俱进。原有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理应向着培养创新型人才构想大步迈进。以人的大脑功能充分发挥作为理论前提的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建立健全资源体系至关重要。
- 李春立周玉玲汝秀梅
- 关键词:脑科学研究性学习资源利用
- 大学生道德信仰与幸福
- 2016年
- 包括大学生在内,每一个人都有对幸福的追求。科学幸福观是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物欲至上的幸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合德性的、本身是自成目的的或者自身就值得欲求的、具有自足价值的、具有创造性的、是给予性的。能够为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那才是最幸福的人。培育科学幸福观需要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需要知行合一的道德体验,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
- 李春立王雯雯张方成吴云彩
- 关键词:道德信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研究
- 2014年
- 注重宏观理论讲授而漠视学生生活现状,又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答人生困惑和生活疑问的教学现状,注定会被学生忽视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拒斥。因为,遗忘生活的理论迟早是要被生活所遗忘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生活化。
- 李春立
- 关键词: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 新生代农民工极端维权行为的生成与消解
- 2016年
- 新生代农民工以极端方式维权虽然可能出于无奈,但与侵权行为对社会有害一样,极端维权行为也是对社会有害的。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方面分析产生极端维权行为的机理,从全社会软环境建设方面提出若干有利于消解极端维权行为的对策建议。提倡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理性和法律维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春立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策略五维向度建构
- 2025年
- 文章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造成部分大学生奋斗精神缺失的诸多因素,锚定奋斗精神培育中的问题所在,在遵循奋斗精神培育机制的前提下,建构了涵盖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5个维度的培育策略,引导大学生树立奋斗的主体价值理想,提升大学生以创新为核心的奋斗能力,锤炼大学生以坚强意志为表现的奋斗品质,使大学生养成以健全独立人格为特性的奋斗自觉。该策略力求实现大学生想奋斗、敢奋斗、能奋斗的培育效果。
- 李春立辛浩刘鑫
- 关键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