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红

作品数:52 被引量:39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盆底
  • 10篇康复
  • 9篇女性
  • 9篇疗效
  • 6篇电刺激
  • 5篇失禁
  • 5篇尿失禁
  • 4篇压力性
  • 4篇压力性尿失禁
  • 4篇盆底功能
  • 4篇盆底功能障碍
  • 4篇皮炎
  • 4篇急性
  • 4篇放射性
  • 4篇放射性皮炎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阴道
  • 3篇术后
  • 3篇女性压力性

机构

  • 4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1篇中南大学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长沙市妇幼保...
  • 1篇桑植县人民医...
  • 1篇湖南省胸科医...

作者

  • 51篇李旭红
  • 12篇孙绍丹
  • 10篇周艳华
  • 9篇严文广
  • 9篇邓丽明
  • 7篇谢芬
  • 6篇向亚利
  • 6篇冯志明
  • 4篇周菊梅
  • 4篇廖遇平
  • 4篇王桂华
  • 4篇谢慧清
  • 4篇唐劲天
  • 4篇李凤梅
  • 3篇阎政礼
  • 3篇易银沙
  • 3篇王晖
  • 3篇王昭君
  • 2篇雷春华
  • 2篇金和坤

传媒

  • 10篇中南大学学报...
  • 8篇中华物理医学...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国外医学(物...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链烷基修饰对Gd-DTPA的稳定性和质子弛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直链烷基修饰对Gd-DTPA稳定性和水质子弛豫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配位竞争法测定钆螯合物的稳定常数,采用反转恢复法测定钆螯合物的水质子弛豫时间。结果:Gd-α-癸基-DTPA和Gd-α-十四烷基-DTPA的稳定常数(lg K)分别为22.80和22.75,生理PH条件下对水质子的弛豫率(R1)分别为4.86和4.78。结论:与母体化合物(Gd-DTPA)比较,Gd-α-癸基-DTPA和Gd-α-十四烷基-DTPA仍保持高稳定性和强的水质子弛豫性能。
冯志明李旭红李峰雷春华
关键词:稳定性
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活细胞染色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合成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并用于肿瘤细胞的染色标记。方法:通过锌粉和冰醋酸还原荧光素制备二氢荧光素,再经乙酸酐酰化合成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对肿瘤细胞进行染色,并与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染色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不论是贴壁还是悬浮细胞,当浓度为1.0 mg/L孵育染色5 min时,FHDA可基本标记细胞,背景低,可定量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结论: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可用于肿瘤细胞的荧光标记及活性氧等细胞活性物质的检测。
冯志明冯丹熊灿娟李旭红曹小妹
关键词:荧光标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腹肌厚度研究
李旭红杨硕周艳华孙绍丹胡芳熊超向亚利
物理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手法联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72例女性患者,均诊断为产后性功能障碍,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4名。A组进行手法治疗,B组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C组进行手法联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检测3组患者盆底肌肌电位及I,II类肌纤维肌力,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次数及性高潮次数,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功能及性功能客观指标的评分。治疗时间周期为1个月,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与A,B两组比较,C组患者盆底电生理指标肌力和肌电位均较高(P<0.05);并且性功能改善情况更优(P<0.05)。结论:对于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手法治疗联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能有效促进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恢复,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周艳华李旭红孙绍丹严文广汤育新向亚利
关键词:女性性功能障碍手法治疗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整体功能分析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采用盆底器官脱垂分度(POP-Q)、盆底电生理、盆底超声、肛肠动力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进行功能评估,探讨各指标与女性SUI的相关性及女性SUI患者盆底整体功能的变化。 方法共选取SUI女性患者25例作为SUI组,另选取健康女性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OP-Q对2组受试者POP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盆底超声测量2组受检者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以及从静息状态到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颈位置、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倾斜角、盆膈裂孔大小;采用盆底电生理检查评估2组受试者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和疲劳度;并对2组受检者进行肛肠动力学检查。对2组受试者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指标与女性SUI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SUI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程度(其中POP-QⅠ期,POP-QⅡ期,POP-QⅢ期的例数分别为11例、12例、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va动作时,SUI组的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静息状态到Valsalva动作时,SUI组的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程度、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Valsava动作时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是女性SUI发生的危险因素,与SUI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盆腔器官脱垂、膀胱颈及尿道支撑功能改变影响了SUI患者盆底整体功能。结论女性SUI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活动度越大则POP越严重;POP、膀胱颈和尿道支撑功能的改变会影响女性SUI患者盆底整体功能。
杨硕李旭红
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哺乳期乳房脓肿非手术治疗体会
邓丽明李旭红
早期康复训练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 盆底有承托和支持维持盆腔脏器正常位置、参与控尿、控便和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多项生理功能.妊娠与分娩使女性盆底结构受损,如不及时康复,将会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本研究将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40...
李旭红邓丽明王昭君周艳华谢芬向亚利夏爱斌
毫米波治疗颈部急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毫米波(MMW)治疗颈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求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新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54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急性放射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毫米波组(MMW组)和对照组,MMW组给予毫米波治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毫米波安慰性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和愈合时间。结果MMW组与对照组颈部急性放射性溃疡有效率分别为92.86%(26/28)和65.38%(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W组与对照组皮肤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14.30±2.41)d和(25.33±2.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W治疗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溃疡的伤口愈合,加速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
李旭红唐劲天廖遇平金和坤周菊梅王桂华王晖邓丽明
关键词:毫米波放射性溃疡
N-烷基-DO3A钆(Ⅲ)螯合物的合成、稳定性与弛豫性能
2008年
合成了用直链烷基修饰的DO3A衍生物(H3L):N-己基-DO3A(2)、N-癸基-DO3A(3)和N-十六烷基-DO3A(4)及其钆(Ⅲ)螯合物,测得化合物2、3和4的第1级质子化常数(lgK1H)分别为10.72、10.68和10.52;相应的钆(Ⅲ)螯合物的稳定常数(lgKGdL)分别为20.50、19.60和19.25;相应的钆(Ⅲ)螯合物的水质子弛豫率(R1)分别为4.88、4.96和5.12L/(mmol·S)。结果表明,在DO3A的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骨架上引入直链烷基,其碱性略有改变,但仍保持DO3A母体的强螯合性能和水质子弛豫率。
冯志明阎政礼李旭红李峰雷春华
关键词:稳定性
家庭康复对海洛因脑病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海洛因脑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海洛因脑病患者分为康复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分(FIM)量表分别比较出院时及出院后3,6和12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在出院后家庭康复3,6,12个月时的FIM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的对照组(79.5±16.3 vs62.3±14.6,88.2±20.0 vs 65.5±13.4,99.6±21.2 vs 68.7±15.8,均P<0.05)。康复组家庭康复后3,6,12个月时的FIM较本组出院时逐渐提高(P<0.01)。结论:家庭康复能有效改善海洛因脑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熊灿娟李旭红
关键词:海洛因脑病家庭康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