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铭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射频温控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总结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经颅底卵圆孔、圆孔穿刺,行标准模式射频温控热凝,并于术前、术后第1天、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记录疼痛VAS评分及最终疗效评价。结果:27例患者疗效均满意,1年后疗效评估总有效率100%,痊愈11例,明显有效16例。术前VAS评分8.07±0.07,术后1天0.52±0.16,术后3天0.56±0.17,术后1个月0.48±0.15,术后3个月0.48±0.13,术后6个月0.70±0.13,术后12个月0.96±0.18,术前与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面部麻木27例,面部血肿6例,咀嚼肌力下降13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头晕4例。结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 李忠铭季璐璐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卵圆孔圆孔
- 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治疗L_(3-4)、L_(4-5)盘源性腰痛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疗效。方法16例患者DSA引导下将射频套管针侧入路水平穿刺,到达椎间盘后缘行热凝纤维环修补。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行腰痛VAS评分,术后末次VAS评分时按照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腰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VAS评分时,根据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2例(75%),良4例(25%),优良率100%。结论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适用于L3-4、L4-5盘源性腰痛患者,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确切。
- 李忠铭李春明钱志强
- 关键词:盘源性腰痛射频热凝手术入路
- 硬膜外导管及使用其的硬膜外穿刺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膜外导管及使用其的硬膜外穿刺装置,所述硬膜外导管的后端设有注药孔,前端为封闭端,靠近所述封闭端的导管壁上设有出药孔,所述封闭端于硬膜外导管挤出成型时嵌装有金属件,所述金属件为金属屑、长度为0.05~0...
- 李忠铭季璐璐
- 文献传递
- 一种射频电极穿刺针及使用其的治疗慢性疼痛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电极穿刺针及使用其的治疗慢性疼痛的装置,所述射频电极穿刺针包括穿刺套管和射频电极,射频电极相比穿刺套管长3~5mm,所述射频电极包括前端呈弧状弯曲的电极弯头以及一体成型于电极弯头后方的射频电极本体,...
- 李忠铭季璐璐
- 文献传递
-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单纯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 d、治疗后15 d,观察组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过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 李忠铭
- 关键词:加巴喷丁硫酸吗啡缓释片
- 经皮后外侧入路脊柱内镜治疗中下段胸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低,仅占椎间盘切除术人群的0.15%~4%,75%病变节段位于下胸椎(T_(9)~L_(1))[1~3]。目前临床治疗中,胸椎间盘突出仍采用开放手术的方式居多。近年来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发展迅速,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较少、恢复时间短、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通常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将该技术应用到胸椎间盘突出的报道较少,应用经皮脊柱内镜后外侧入路技术处理不同类型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工作通道建立、内镜下精准定位等问题尚无深入分析的文献资料[4]。
- 李忠铭杨洋
- 关键词:胸椎间盘突出症后外侧入路椎间盘切除术病变节段下胸椎
- 一种粪便隐血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粪便隐血检测装置,包括样本采集装置和检测装置;样本采集装置包括采样腔体、设置在采样腔体上端的上盖和设置在采样腔体下端的活塞机构,上盖设置有一采样棒,采样腔体内设置有一供采样棒穿过的导引通道,活塞机构包...
- 钱天洋肖明兵袁晓宇李忠铭江枫薛万江刘金霞瞿利帅
- 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被引量:2
- 2011年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发作性剧痛,痛如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较多,严重者洗脸、刷牙、说话、咀嚼均可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有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 李春明李忠铭钱志强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发作性分布区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应用锥间孔镜技术对退变性腰椎狭窄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指数、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80例患者术前平均疼痛指数为(6.6±0.5)分,术后平均疼痛指数为(3.7±0.4)分,术后疼痛指数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089,P=0.0000);80例患者中显效49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78例,总有效率为97.5%。术后发生神经损伤2例,术口延迟愈合1例,硬膜撕裂1例、深静脉血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术后患者总体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4个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用于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不仅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还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使其快速下床活动,缩短了住院时间,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 李忠铭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安全性
- 一次性硬膜外穿刺组件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硬膜外穿刺组件,包括硬膜外导管和导管接头,导管接头包括收缩端盖和旋紧端帽,收缩端盖的内腔被挡板分隔成进药腔和出药腔,旋紧端帽包括端板、一体成型于端板上的环形外壳和环形内壳,端板上设有与环形内壳的内...
- 李忠铭芮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