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学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尘肺
  • 11篇尘肺病
  • 6篇影像
  • 6篇影像学
  • 5篇胸膜
  • 4篇超声
  • 3篇断层扫描
  • 3篇职业病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计算机断层扫...
  • 3篇病患
  • 3篇尘肺病患者
  • 2篇胸部
  • 2篇胸膜增厚
  • 2篇增厚
  • 2篇射线
  • 2篇合并症
  • 2篇肺泡
  • 2篇CT表现
  • 2篇并症

机构

  • 18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李忠学
  • 5篇李小萍
  • 5篇朱林平
  • 4篇黄世文
  • 4篇杨金平
  • 3篇叶绍色
  • 2篇廖分石
  • 2篇李智贤
  • 2篇王瑜
  • 2篇卢昀春
  • 1篇梁红
  • 1篇王超英
  • 1篇汤俊豪
  • 1篇葛宪民
  • 1篇邱毅
  • 1篇农康
  • 1篇邹伟明
  • 1篇李美雄
  • 1篇杨慧慧
  • 1篇黄国凤

传媒

  • 4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大众科技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微创医学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DR检查肺部阳性结节的对比分析
2024年
探讨肺部阳性结节予以胸部DR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临床纳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收治的50例阳性肺部结节病例,收集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6月,螺旋CT低剂量监测、胸部DR检测,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精准诊断性。结果 螺旋CT低剂量检查法的阳性肺结节精准诊断占比对比胸部DR检查更高(P<0.05);螺旋CT低剂量法对于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检出占比对比胸部DR检查占比更高(P<0.05)。结论 肺部阳性结节予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诊治肺结节的科学依据。
汤永中黄国凤黎雨李忠学赵夏姿
尘肺病胸膜损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研究
朱林平葛宪民李智贤丁雪明杨金平李忠学
项目所属:医疗卫生领域超声医学专业。 尘肺病是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其病例数占职业病总数90%左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卫生部门一直...
关键词:
关键词:尘肺病超声影像学流行病学职业病
数字摄影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对1205例确诊为矽肺的患者分别拍摄普通高仟伏(HkV)胸片和数字摄影(DR)对比分析诊断期别、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并观察不同kV、不同相机像素和窗位窗宽等投照条件对胸片尘肺病变、胸片黑白度、胸椎暴露程度的影响。所有诊断专家或不同诊断组对同一尘肺患者的DR胸片和HkV胸片诊断期别、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的判定结果非常接近。用110 kV、120 kV所拍摄的DR胸片显示的肺纹理和病变边缘比用80 kV、90 kV拍摄的DR胸片要清晰;像素尺寸小、像素值越高的相机打印出的胸片其肺野外带肺纹理以及尘肺病变边缘更清晰、锐利,更利于观察。提示DR技术有利于提高胸片质量和尘肺病诊断准确率,建议尘肺的DR摄影以110~120 kV为宜,对相机的像素也应作出具体的要求。
李忠学汤永中廖分石李小萍邹伟明
关键词:数字摄影高仟伏摄影尘肺病影响因素
尘肺病患者及观察对象胸膜病变超声影像学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尘肺病患者及观察对象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接尘组200例尘肺病患者与观察对象和对照组120名健康者的胸膜进行检查,观察胸膜病变情况。结果接尘组中发现胸膜病变130例(65.00%),对照组中发现胸膜病变18例(15.00%),2组间胸膜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尘组胸膜病变在超声影像学检查中可见胸膜增厚、胸膜结节、胸膜粘连、胸膜钙化、胸膜凹陷、胸腔积液、气胸7种主要表现形态。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安全、简便的方法,对于尘肺胸膜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朱林平李忠学杨金平王瑜杨慧慧李智贤
关键词:尘肺病胸膜病变超声检查
女性尘肺胸膜炎患者妇科检查结果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女性尘肺胸膜炎患者盆腔内生殖器官的健康状况,为保护女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0例尘肺胸膜炎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40例参加健康体检的女性机关干部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组妇科疾病检出率为70.00%,其中,宫颈炎检出率为32.50%,盆腔炎性疾病检出率为22.50%,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女工在预防粉尘对肺和胸膜等器官损害的同时还要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梁红朱林平李忠学
关键词:妇科胸膜炎
200例尘肺患者胸膜增厚的超声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对200例尘肺患者的胸膜超声检查发现,85例出现胸膜增厚,其中31例(36.47%)为弥漫性胸膜增厚。弥漫性胸膜增厚可限制肺的扩张,使肺及胸壁的顺应性降低,从而导致或加重患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朱林平冉秀芬李忠学杨金平王瑜
关键词:超声尘肺病胸膜增厚
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的CT资料,其中21例平扫,15例行平扫后增强CT扫描。结果:CT表现为肺炎实变影28例,肿块或结节影7例,磨玻璃样影1例;病灶全肺分布3例,肺下叶26例,右肺上叶2例,两肺胸膜下分布5例。初诊时误诊为肺炎28例,肺肿瘤6例,肺脓肿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多样,易误诊为肺炎、肺肿瘤,误诊率高。
李忠学黎乾昌汤永中韦宥合
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误诊分析
广西人工宝石加工业职业健康危害调查
王超英王芳吴柏岐梁燕李忠学陈志强廖分石李正坚李英菊汤永中陈润阶李荣娟
⑴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承担的广西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⑵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了解和掌握了广西宝石加工业的性质和职业卫生状况。确定了广西宝石加工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强度。预测到广西宝石加工业存在...
关键词:
关键词:职业病
救助政策实施利于农民工尘肺病患者治疗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政府救助政策对广西两县农民工尘肺病患者肺部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病案资料、乡村医生走访等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比分析广西有救助政策的H县尘肺病患者(H组,90例)与无救助政策的M县患者(M组,87例)10年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一秒率(FEV1/FVC)、分型]、尘肺病分期及合并症变化情况。结果入选时(2010年),H组、M组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分型、尘肺分期、合并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救助后第10年(2020年),H组FVC%、FEV1%、FEV1/FVC分别为(91.44±11.00)%、(83.46±17.17)%、(74.32±10.27)%,无通气功能障碍者占60.0%,分别高于M组的(81.49±14.01)%、(75.12±21.64)%、(70.21±14.64)%,以及无通气功能障碍者的占比(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10年相比,2020年H组壹期无人晋期,而M组壹期、贰期均有患者晋期,M组患者晋期人数占比高于H组(P<0.05)。2020年两县合并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出现合并症的比例(62.2%)低于M组(89.7%)(P<0.05),其中M组肺炎、胸腔积液、多种合并症并存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实施救助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指标下降、通气功能障碍恶化、期别晋期及合并症的发生。提供政府救助措施,更有利于患者救治救助,全面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李美雄张羽卢昀春李芳华李杰叶绍色李忠学詹宗芳
关键词:救助政策尘肺病肺功能合并症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CT与DR影像小阴影形态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比较职业性尘肺病(以下简称“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影像表现的差异。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法,选择1 010例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胸部DR影像和CT影像检查,比较2种影像在小阴影形态表现的差异。结果 研究对象DR和CT影像均检出p、q、r圆形小阴影者分别占76.2%、11.5%和1.3%,均检出不规则小阴影者占1.8%;2种影像学检查对上述4种小阴影形态的检出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2,P<0.01)。CT影像中,不规则小阴影[包括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和(或)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征像的检出率为54.0%(545/1 010);其中,88.6%(483/545)合并有圆形小阴影。CT影像中不规则小阴影在DR影像中多数被判定为圆形小阴影p影,占88.8%(484/545)。DR和CT影像对于圆形小阴影p/p、p/q、q/p、q/q、q/r、r/q和r/r的判断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值=0.52,P<0.01)。结论 CT和DR影像对于尘肺病小阴影的判断具有中高度一致性;CT影像在不规则小阴影判定方面更具优势。CT影像对圆形小阴影形态可沿用DR影像的描述,对不规则小阴影可用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和(或)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等描述。
李忠学赵夏姿汤永中黎乾昌黄世文李菲菲李小萍丘坤海
关键词:尘肺病小阴影数字化X射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