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徽昭
- 作品数:49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重申书法艺术的表现性——以当代作家书法观为例
- 2012年
- 当代中国作家选择书法作为文学创作之外的艺术生活,显示出书法对于中国文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当代作家的书法活动实现了书法的文化表现功能,他们论及书法的文字呈现出强烈的以文化与精神为内核的深度表现,对职业书法家的文化缺失起到了弥补作用。通过书法艺术的表现,当代作家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精神对书法文化身份的传递建构了中国书法的文化主体性。当代作家的书法观为职业书法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为中国美学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赋予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主体性意义,它将会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
- 李徽昭
- 关键词:艺术表现
- 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
- “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
- 李徽昭
- 关键词: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现当代文学传统书画现代美术
- 文献传递
-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被引量:2
- 2014年
- 20世纪前,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与“美术”概念尚未成型,作为职业的“作家~美术家”也模糊不清,20世纪之交,在各种革命及思潮的推动下,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方及日本外来文化裹挟着各种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进入中国,
- 李继凯李徽昭
- 关键词:中国作家五四新文化外来文化运动前
- 难度、容量与当下散文——从塞壬散文说起被引量:1
- 2009年
- 2008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颁给了散文作家塞壬,获奖感言中,塞壬说:“华语文学传媒奖第一次把新人奖颁给了一个散文作家。感谢评委们对散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祝福散文,祝福塞壬”。诚然如此,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七年来首次把最具潜力新人奖奖杯从小说家传递给散文作家手中,是今年散文作家中了幸运大奖,还是散文文体发展有了其他更新或更复杂的因素。
- 李徽昭
- 关键词:散文作家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散文文体奖杯
- 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近三十年乡土文学视域下徐则臣的“京漂”小说被引量:4
- 2009年
- 在近三十年乡土文学逐渐退隐的背景下,徐则臣以"京漂"系列小说塑造了一批来自乡土,受过一定教育,身份、职业、情感模糊的新形象。这类小说有反"乡土文学"的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
- 李徽昭
- 乡土意识及其身份根源——以高晓声为例被引量:3
- 2009年
- 李徽昭
- 关键词:乡土意识高晓声《陈奂生上城》知识分子乡土社会
- 运河、花街,以及地方文学被引量:6
- 2015年
- 李徽昭:2014年是你的文学大年,或者也可以说是十多年写小说的新节点,先是获得老舍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奖,接着又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在社会文化认知层面上,这些都是所谓的国家大奖,是层级意义上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准,尽管鲁迅文学奖引起的争鸣依然不少,但也在另一角度毫无疑问地说明该奖项的重要性。当代文学创作四大奖你已收入囊中两个,从6年厚积而发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到精致短篇《如果大雪封门》,视角不断旋转,对社会与个体有着深切关怀与追问,好评甚多,可以说是对你多年来文学道路的肯定与期许。
- 李徽昭徐则臣
- 关键词:地方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长篇小说文学奖文化认知文学创作
- 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 2013年
-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以或缓或疾的速度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向现代转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元素,“现代性”成为学界研究与阐释中国的重要关键词。在文化中国层面上,审美意义上的现代性也随社会政治经济等同步发展,
- 李徽昭李继凯
- 关键词:文化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书画作家西方文化
- 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被引量:1
- 2014年
- 新时期以"伤痕文学"打开了思想与文化变革新通道,但美术形式的革新早在伤痕文学之前就已经开始。美术与文学在时代驱动下形成了共同的伤痕记忆,主题内容、创作动机等方面均有较多的一致性。但伤痕美术作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上,要领先于文学,显示出架上绘画的美术社会功能大于文学,其艺术性形成的历史影响也高于文学。
- 李徽昭
- 关键词:伤痕文学伤痕美术社会功能
- 形式美: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另一个考察视角被引量:1
- 2013年
- 在隐秘的渠道或者个体意义上,早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黄永玉为毛泽东纪念堂中坐像后面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后以此制成壁毯)已经具有独特的艺术的现代形式探索意义,这幅具有“卡通风格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作品安详、浩大、宁静,没有宣传性的暗示,也没有对领袖的颂赞”。
- 李徽昭
- 关键词:形式美中国山水画文学先知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