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忍

作品数:20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4篇电子探针
  • 11篇矿物
  • 4篇电子探针分析
  • 3篇新矿物
  • 3篇铁矿
  • 3篇硒矿物
  • 3篇
  • 2篇导体
  • 2篇地学
  • 2篇锑矿
  • 2篇离子导体
  • 2篇快离子导体
  • 2篇矿床
  • 2篇矿物分析
  • 2篇黄铁矿
  • 2篇沸石
  • 1篇地学领域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贵州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20篇李德忍
  • 3篇张启发
  • 3篇王冠鑫
  • 3篇陈露明
  • 1篇杨秀珍
  • 1篇叶先贤
  • 1篇曹亚文
  • 1篇闵茂中
  • 1篇刘泉林
  • 1篇陈南生
  • 1篇王扬传
  • 1篇安贤国
  • 1篇施倪承
  • 1篇赵振华

传媒

  • 9篇矿物学报
  • 3篇分析仪器
  • 2篇岩矿测试
  • 2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贵阳国际微束...

年份

  • 1篇2015
  • 1篇1996
  • 6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矿物——赤路矿的发现和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赤路矿(chiluite),是一种含铋、碲、钼、氧的新矿物,化学分子式是Bi_6Te_2Mo_2O_(21)。 赤路矿产在辉铋矿石英脉中,与硫碲铋矿、辉钼矿、钼铋矿共生,常呈羽毛状或不规则粒状,有时可见六边形晶体,粒度一般<30μm,反光显微镜下呈灰色,弱非均质,反射率560nm,R′g 18.10%,R′p 17.15%,透射光下褐色,一轴晶负光性,折光率ω=2.4,ε=2.3,硬度3.2,比重3.65。X射线粉晶分析,赤路矿属六方晶系,主要线条:d_(meas)A(I)(hkl)是3.300(10)(004),3.050(9)(104),2.510(5)(105),2.060(5)(312),1.655(5)(008)。电子探针分析结果,Bi61.66,Te11.19,Mo10.29,O16.06。 在400-900℃条件下合成了赤路矿的同质多象晶体,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及电子能谱测定元素价态等研究工作。
杨秀珍李德忍王冠鑫邓梦祥陈南生王淑珍
关键词:新矿物
新矿物—硒锑矿被引量:23
1993年
硒锑矿是一种锑的硒化物新矿物,化学式为(Sb_(1.87)Hg_(0.06) Cu_(0.05) As_(0.01))_(1.99)(Se_(2.99)S_(0.02))_(3.01),产于贵州省504铀汞钼多金属矿床内的含铀方解石脉中。颗粒细微,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呈他形粒状和自形针状,集合体为放射状。肉眼观察为黑色。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R′_α=39.7,R′_γ=42.2。计算密度为5.88g/cm^3。晶胞参数:a=1.1593(3);b=1.1747(3),c=0.3984(1)nm。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bnm。共生矿物有硒汞矿、白硒铁矿、硒铅矿以及尚未确定的大量硒矿物。此外,还有黄铁矿、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辰砂、沥青铀矿,赤铁矿和方解石。其形成温度为135~148℃。
陈露明李德忍王冠鑫张启发
关键词:新矿物
电子探针分析检测极限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对电子探针分析检测极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确定测量时间的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限制测量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仪器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稳定性,可以把检测极限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确定测量时间。实验数据说明本法是可行的。
李德忍
关键词: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过程中钠不稳定机理的新解释初探被引量:2
1995年
文章以钠长石为例研究了电子探针分析过程中Na计数不稳定的现象,并从晶体结构、化学键、离子扩散迁移和金属的熔点出发,提出钠长石中Na不稳定机理的新看法。
李德忍
关键词:电子探针钠长石
电子探针分析过程钠计数不稳定与物质结构关系的探讨
1995年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矿物的试验结果,探讨了Na不稳定程度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将不稳定矿物划分成3种结构类型,讨论了产生不稳定的机理与影响离子迁移的因素,较满意地解释了各种实验现象,且能预测可能出现Na不稳定的矿物种类,对寻找与研究快离子导体材料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德忍
关键词:电子探针快离子导体
响山碱性花岗岩晶洞中的蓝色石棉被引量:2
1989年
响山碱性花岗岩晶洞中生长着一种罕见的蓝色石棉,该矿物系铁-亚铁蓝透闪石。微区组成研究揭示了该闪石是由铁-红闪石—铁-亚铁冻蓝闪石生长演化而来,对它进行了红外吸收谱,X射线结构分析和差热性质的研究,并确定了岩石中还存在另外三种闪石,即铁-浅闪石、亚铁钠闪石和铁-阳起石。上述所有矿物都以铁含量高为特征。
周玲棣李德忍赵振华王扬传
关键词:花岗岩
矿物物理化学性质对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精度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讨论了矿物晶体结构、化学状态、导电性能、密度、光电效应、热稳定性等因素对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应当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李德忍
关键词:电子探针矿物
电子探针分析在地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2年
电子探针分析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和矿床研究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分析测试与表面形貌观察手段,它把矿物光性观察结果同微观化学成分变化联系起来,使地质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电子探针分折的主要特点是可在光片或薄片上直接测定几立方微米区域内的化学组成,可探测元素范围从B~U;能进行点、线、面分析,以了解组成的变化;可观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和Y调制等多种图像,放大倍数从几十到十万倍;分析速度快,且一般不损伤试样。分析的灵敏度除了仪器性能外,还与实验条件、试样组成和所要测的元素有关。
李德忍
关键词:电子探针分析
沸石类矿物电子探针分析过程中钠计数率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1996年
研究了电子探针分析过程中,五种沸石矿物的钠计数率随时间的变化,从物质结构出发探讨了造成钠不稳定的机理,讨论了影响离子迁移速率的因素,发现辉沸石是一种很好的快离子导体材料,本文对寻找与研究快离子导体材料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李德忍
关键词:电子探针沸石快离子导体
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及在地学领域中的新应用被引量:3
1990年
电子探针作为一种无机固态物质的微区分析测试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处于稳定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八十年代发展的回顾,可看出电子探针(包括扫描电镜)在仪器结构、性能,实验技术和实际应用等方而都取得一定进展。一、仪器结构与性能方面的进展电子计算机的引入是八十年代电子探针的重要进展,它已用于控制操作。
李德忍
关键词: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地学矿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