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常青

作品数:6 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转基因
  • 4篇植物
  • 4篇基因
  • 3篇植物表达
  • 3篇双抗虫基因
  • 3篇转基因植物
  • 3篇抗虫
  • 3篇抗虫基因
  • 3篇基因植物
  • 2篇蛋白
  • 2篇烟草
  • 2篇植物表达载体
  • 2篇融合蛋白
  • 2篇受性
  • 2篇转基因烟草
  • 2篇耐受
  • 2篇耐受性
  • 2篇抗虫性
  • 2篇基因烟草
  • 1篇杀虫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李常青
  • 6篇田颖川
  • 4篇郭洪年
  • 3篇芦睿
  • 3篇秦红敏
  • 1篇陈晓英
  • 1篇王进茂
  • 1篇郑均宝
  • 1篇姜瑛
  • 1篇梁海永
  • 1篇李利红
  • 1篇虞红梅
  • 1篇黄秀梨
  • 1篇赵文明
  • 1篇陈艳

传媒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Acta B...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表达千穗谷Ah-AMP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抗病性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通过PCR从苋属植物千穗谷(Amarathus hypochondriacus)的总DNA中扩增出苋菜抗菌肽(Ah-AMP)的核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 261 bp,编码一个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Ah-AMP前体多肽。在构建Ah-AM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AH916后,通过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方法转化了烟草。转化再生植株和T_1代转基因烟草的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Ah-AMP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染色体中,并为单拷贝整合。T_1代转基因烟草的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Ah-AM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至少在mRNA水平上能正常表达。对T_0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烟草青枯病的抗病性试验,筛选出两株抗性较强的植株。对T_1代抗青枯病的统计分析发现,其抗病性比起始品种SR1分别提高了2.24和1.62个级别;其病情指数比起始品种降低49.6%和37.3%。对黑胫病也表现一定的抗性,主要表现在推迟发病时间,减缓发病速度上。这些结果表明Ah-AMP基因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可能是一个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
陈艳郭洪年姜瑛李常青赵文明田颖川
关键词:转基因烟草抗病性抗菌肽基因表达
一个具有双抗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个人工合成的融合蛋白基因BtS29K。该基因在植物内表达后产生完全活化的定位于内质网的活性杀虫蛋白CrylAc,适于与有抗虫作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一起构建双抗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以获得抗虫性更高,杀虫谱更广,...
田颖川郭洪年秦红敏芦睿李常青
文献传递
转基因植物中Bt杀虫蛋白的重组噬菌体辅助检测被引量:4
2001年
以LRP和棉花总蛋白为本底蛋白 ,纯化的Bt杀虫蛋白为目标蛋白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噬菌体的随机七肽库中筛选与Bt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七肽 .ELISA检测表明经过三轮淘筛过程 ,特异性多肽得到了高度富集 ,其中PH5可与Bt蛋白特异性结合 .将筛选出的PH5作为Bt蛋白的“类抗体”用于抗虫转基因植物的检测 ,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
李利红李常青黄秀梨田颖川
关键词:BT杀虫蛋白噬菌体表面展示ELISA检测转基因植物
一个具有双抗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个人工合成的融合蛋白基因BtS29K。该基因在植物内表达后产生完全活化的定位于内质网的活性杀虫蛋白CrylAc,适于与有抗虫作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一起构建双抗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以获得抗虫性更高,杀虫谱更广,...
田颖川郭洪年秦红敏芦睿李常青
文献传递
新型双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2年
用一个合成的编码完全活化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CrylAc的嵌合蛋白基因BtS29K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和B的融合蛋白基因API-BA构建了双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S29K-B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该双抗虫基因转入烟草,获得了一批可同时表达两个抗虫蛋白的转基因植株.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CrylAc和API-BA蛋白的表达量分别达到3.2μg/g鲜叶重和4.9μg/g鲜叶重.用棉铃虫进行的杀虫试验表明,在中~高抗虫(70%以上的昆虫死亡率)植株中,表达双抗虫基因的植株百分数较仅表达Bt基因的高10%,比仅表达API-BA的高25%.证明用完全活化的Bt蛋白编码序列与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构建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可以确保两个基因抗虫功能的充分发挥.
郭洪年秦红敏陈晓英李常青芦睿田颖川
关键词:转基因烟草CRY1AC基因
Studies of Transgenic Hybrid Poplar 741 Carrying Two Insect-resistant Genes被引量:86
2000年
Partially modified Bt Cry1Ac gene and the arrowhead proteinase inhibitor (API) gene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plant transformation vector pBtiA and this construct was transferred into the genome of the hybrid poplar 741 [ Populus alba L.×( P. davidiana Dode+ P. simonii Carr.)× P. tomentosa Carr.] by Agrobacterium _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en kanamycin resistant plants have been regenerated. Upon insect bioassay using 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 three of the examined plants were demonstrated to be highly resistant to the testing insects. The mortality of insect larvae on one plant was higher than 90% in 6 days after infestati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survival larvae were seriously inhibited. Results of PCR and South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both Bt Cry1Ac gene and API gene were integrated as a single copy into the genomes of these three plants when Cry1Ac gene fragment was used as the probe. Protein dot blot immunoassay and ELIS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t least the Cry1Ac protein was produced in these three transgenic plant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were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0.015% of the leaf total soluble protei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insect resistant transgenic hybrid poplar 741 that expresses two insecticidal protein genes.
田颖川郑均宝虞红梅梁海永李常青王进茂
关键词:TRANSFORMATIO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