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血后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血浆游离DNA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探讨不同存放温度及存放时间对血浆游离DN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尽量在获得血液标本后立即进行分离检测,采血2 h内检测可以不考虑存放温度对结果的影响。
- 李嘉张玲李妍穆润清
- 关键词:标本采集血浆游离DNA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ERCP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346例患者共399例次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ERCP操作分为8组,比较各组术后24h血清淀粉酶及临床症状改变。结果399例次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2.5%(50/399),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1.5%(6/399)。各组中高淀粉酶血症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最高均为ERCP+胆管内支架组(分别为38.9%、11.1%)。399例次ERCP中,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间进行153例次与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间进行的246例次比较,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3.3%(5/153)、0.4%(1/24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ERCP操作中,胰管显影及术者经验是并发术后急性胰腺炎主要危险因素。
- 徐晓玲孙明军周环王轶淳庞影李嘉罗纪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
- miR26a靶向EZH2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mi R26a靶向EZH2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设计合成mi R26a mimic,将细胞分为转染试剂对照组(mock)、阴性对照组(control)和mi R26a mimic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 R26a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 R26a与EZH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分析及流式细胞术的检测证实过表达mi R26a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效应,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以及Western blot的结果均证实mi R26a能够显著下调EZH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mi R26a能够显著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且与EZH2之间存在良好的靶向关系。
- 隋承光李嘉孟凡东姜又红
- 关键词:MIEZH2HEP
- 内镜治疗109例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来经内镜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操作成功率94.8%,减黄总体有效率89.9%,内镜治疗后1周肝功能明显好转,术后并发胰腺炎4例(3.7%)、胆管炎2例(1.8%);ERBD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预计存活率分别为83.6%、69.1%及28.8%,EMBE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预计存活率分别为96.4%、80.4%及36.3%,两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法实行根治性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取经内镜下介入治疗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孙明军张惠晶矫太伟庞影李嘉罗纪常宁
- 关键词:阻塞性胆道肿瘤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原发疾病、手术因素、术后因素、实验室指标(术前D-二聚体)等临床资料,观察上述资料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相关性。结果 513例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8.97%。单因素分析显示,DVT和非DVT患者的年龄、高脂血症、术前D-D、糖尿病、手术时间、假体类型、原发疾病、护理方式、术前制动天数、BMI、置换关节数、术中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抗凝药物、麻醉方式、高血压、饮酒、置换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BMI≥28kg/m^2、糖尿病、骨水泥型假体、术后卧床时间≥3d是影响DVT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循证护理是DVT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识别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并与护理工作相结合,以减少DVT发生率。
- 叶茂常宁梁苗苗郭兰李嘉张波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
- 腹主动脉瘤误诊为急性胰腺炎3例分析
- 2008年
- 李嘉孔凡民隋春阳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急性胰腺炎误诊
- 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_D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IS数据库中,采用回顾性分析体检报告的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诊断为T_DM者,共计589人。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6.1%组110例,6.1%7.0%组265例,比较3组间HbA1c水平与其他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_DM患者中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及NLR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FPG、TG、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OR=1.760,95%可信区间1.434~2.161)与NLR(OR=1.270,95%可信区间1.015~1.589)是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_DM患者中,NLR与血糖升高有关。
- 李嘉郑瑾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