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 作品数:24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文化建设中的南岸模式的借鉴意义
- 2004年
- 近6年来,重庆市南岸区文化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形成既有重庆本土特色,也有全国借鉴意义的“南岸模式”。一、建构南岸模式的基础南岸区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现实的概念。正如媒体所言:“一条南滨路,浓缩百年重庆”,南岸文化也镌刻着重庆历史:远可溯至大禹治水,近可看到新兴的节庆文化拉动经济的缩影。(一)丰富的文化资源1.历史文化与宗教文化共存在南岸区境内,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26个景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这些遗迹景点包括了“禹王传说”。“女娇呼归”等远古传说;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墓葬。
- 李勇
-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节
- 基于西部格局下的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条件研究
- 2012年
- 现代物流业作为正在兴起的2.5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在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作为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老工业城市,重新研究和审视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区位、综合交通网络、产业、布局、大通道战略等方面予以阐述。
- 李勇
- 关键词:现代物流
-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城市形象思考
- 2008年
-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展现。在现代社会,城市滨江带是最能充分展现城市规划、城市形象、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重要区域,因而城市滨水景观带通常也是最能引人入胜的地方。国内外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滨江(或河、海)地段的规划建设。如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阿姆斯特丹(沿河、沿海)、
- 李勇
- 关键词:城市形象历史文化底蕴城市规划现代社会
-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高绿色竞争力
- 李勇
- 临空临港经济与重庆的发展
- 2007年
- 探讨了依托重庆空港、重庆寸滩港发展临空临港经济,充分认识现代临空临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趋势,利用空港—河港—城市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把握机遇、积极引导,推动重庆市城市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既是重庆城市发展面临的时代命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 李勇
- 关键词:临空经济临港经济
- 城市形象设计与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潮流。着力围绕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形象设计的理论背景、城市形象与设计表达的理论思路作一系统阐述。
- 李勇
- 关键词:城市城市化
- 重庆主城区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总体思路及对策
- 2004年
- 建设生态型城市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的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生态型城市,就是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社会的城市转向追求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复合效益的后工业社会城市;要从以物为本位的城市转向追求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适宜居住城市。重庆主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综合竞争力系统中承担着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的重任。
- 李勇
-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市场经济环境保护
- 国内外滨水城市比较被引量:17
- 2003年
- 滨水带对于人类有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吸引力。文章着重介绍了大连、上海、香港、巴黎和纽约几大滨水城市的现状、特点及都市形象 ,并把它们分别与重庆的都市形象进行比较 ,从中找出重庆城市建设的方向。
- 李勇
- 关键词:滨水城市城市形象城市建设
- 总部经济与产业发展——以重庆为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本文论述了我国众多的企业将总部与加工基地实现空间上的分离,出现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较低的中心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布局的现象。同时以本文重庆为例,阐述了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 李勇
- 关键词:总部经济
- 和谐为本 美化滨江——以重庆主城“两江四岸”城市形象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在现代社会.城市滨江带是最能展现城市规划、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重要区域。重庆主城区的“两江四岸”指长江、嘉陵江的江岸线。主城区范围内.嘉陵江上游为北碚.下游为渝中区朝天门:长江上游为九龙坡区西彭.下游为江北区五宝镇。“四岸”的岸线共长321公里.沿江腹地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 李勇
- 关键词:城市形象长江上游城市规划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