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作品数:24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Ka频段GaAs MMIC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 针对通信系统对Ka频段低噪声放大器的需求,基于GaAs工艺设计了一个工作频段26~32GHz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低噪声放大器(LNA)。采用三级单电源供电放大结构,使用最小噪声匹配设计、共轭匹配技术和源极负反馈...
- 管钰李军张大为
- 关键词:KA频段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低噪声放大器
- 基于混沌理论的无源互调功率预测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该文以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典型微波部件——同轴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混沌理论对获得的同轴连接器的无源互调(PIM)功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验证了使用混沌理论预测无源互调的有效性。首先通过实验系统获得同轴连接器的3阶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并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确定该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维数m和延迟时间τ。然后,结合最佳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分别构建相图和使用小数据量法计算该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从而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验证了该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获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对该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进行混沌预测,在最大可预测尺度范围内,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误差为2.61%,表明采用混沌方法预测无源互调功率效果较好。该文提出的使用混沌理论预测通信系统中微波部件无源互调功率的方法,为开展无源互调抑制技术研究,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 白春江崔万照李军
- 关键词:无线通信无源互调混沌LYAPUNOV指数相空间
- 无线能量传输的核心功率器部件挑战与进展
- 2023年
-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高功率微波发射、高效率微波整流是共性关键技术,其中高效率微波整流是区别于传统无线系统的专项技术。首先,从两类4种微波功率源国内外典型产品技术方案、成果水平开展论述;系统探讨了二极管、三极管及电真空器件整流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其次,针对微波无线传能系统高效率、高动态、高集成、长寿命多功能公用传能建设等技术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解决途径;最后,进一步凝练和规划了面向空间高功率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并对我国无线功率传输的核心器部件及系统构架做出展望。
- 李军杨飞殷康朱光耀于洪喜
-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
- 电子辐照电介质样品带电泄放弛豫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电子照射电介质材料的带电效应对介质微波部件的微放电现象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电子照射介质样品带电后的弛豫泄放过程.对入射电子与样品的相互作用考虑了弹性和非弹性碰撞过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沉积在样品内部的电荷泄漏过程则采用考虑电荷迁移、扩散以及俘获等过程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处理.模拟了介质样品在带电泄放弛豫过程中的内部电荷和电位分布以及弛豫暂态特性,并分析了包括样品厚度、电子迁移率以及俘获密度在内的样品参数对泄放弛豫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介质样品带电泄放的弛豫过程中,样品内部的总电荷量和表面电位逐渐减弱到一个与俘获密度直接相关的终态值;迁移率的增大会类线性比例地减少泄放时间常数,电荷泄放量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泄放量比随俘获密度增大从1近指数关系地减小为零.
- 封国宝曹猛崔万照李军刘纯亮王芳
- 关键词:电子辐照介质材料数值模拟
- 分布式无源互调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16年
- 文章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印刷传输线PIM问题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目前的机理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金属的产热量和由此引起的温度升高量的关系,用电热耦合效应统一了各理论研究中有关非线性项的不同假设形式,从而明确了电热耦合效应是微带线PIM的主要产生机理。最后,在设计和材料选择方面总结了降低印刷传输线PIM电平的方法。
- 何鋆李军崔万照刘纯亮
- 关键词:无源互调
- 介质带电平衡模式的二次电子发射暂态特性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空间微放电效应中介质材料的带电状态对二次电子发射的复杂影响,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首次从带电平衡模式的角度研究了介质材料受电子照射后的二次电子动态发射特性。数值模拟模型结合了蒙特卡罗方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考虑了弹性和非弹性碰撞的电子散射过程,以及迁移、扩散和捕获等作用的电荷输运过程。通过对带电状态平衡模式的划分,研究了介质二次电子发射及带电状态的暂态变化、微观分布、稳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的带电过程可以根据介质表面电流的变化程度分为二次电子平衡模式、泄漏电流平衡模式及共同模式;二次电子平衡模式下样品呈现表面带电状态,而泄漏电流模式下呈现深层带电状态。泄漏电流平衡模式转向二次电子平衡模式过程中,稳态二次电子产额增加,表面负电位增强;总电荷量和平衡时间常数由于平衡模式的改变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研究方法和结果有助于介质二次电子的机理研究和微放电效应的工程抑制技术。
- 封国宝李军崔万照刘纯亮曹猛
- 关键词:二次电子发射电子辐照数值模拟
- 利用电热耦合效应的金属单点接触结构无源互调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针对现有无源互调(PIM)模型不能准确解释互调机理并描述测试规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耦合效应的PIM产生机理和模型,并利用金属单点接触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波导近场耦合的PIM测试方法,该方法使待测结构与测试工装分离,克服了传统PIM实验研究针对整体微波部件进行测试分析的限制,能够实现单个点接触结构的PIM效应研究;然后,对铝接触在不同状态下的表面成分和电接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表面存在的氧化层和沾污物是引起其接触结PIM产生与劣化的根本原因,微波辐照时电热耦合效应影响接触结的阻抗;最后,通过实验获取了铝、紫铜和黄铜等材料组成的单点接触结构的PIM。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数学经验模型或多项式数学拟合,结合电热耦合的接触非线性模型从物理底层出发,对PIM的产生根源和机理给出了明确解释,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和预测PIM。
- 李军李军赵小龙高凡贺永宁贺永宁崔万照
- 关键词:无源互调近场耦合电热耦合电接触
- 等离子体鞘套中太赫兹波传输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采用散射矩阵方法(SMM)研究太赫兹波在非磁化、非均匀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输特性。在假定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为双指数分布条件下,对太赫兹波斜入射等离子体时的功率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及吸收系数进行了仿真,还对其随太赫兹波的入射角度、太赫兹波的频率、等离子体的碰撞频率、等离子体分布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太赫兹波在等离子体中均有较好的传输特性。总体上来说,随着太赫兹波频率的提高,太赫兹波在等离子体中的透射性更好,可以考虑提升载频至太赫兹波段来解决通信黑障问题。
- 李拴涛李军朱忠博崔万照
- 关键词:太赫兹波
- 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被引量:7
- 2018年
- 为了准确把握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要点,回顾了国际和国内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系统方案。围绕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核心-微波能量传输技术,阐述了系统设计、空间巨型天线阵列、高效微波功率源、高效微波整流表面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空间太阳能电站将成为世界航天的新里程碑,而国际合作将成为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途径,三明治结构将在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军董士伟李洋王颖陈伟伟
- 关键词:空间太阳能电站天线阵列功率源
- 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无源互调检测与定位技术被引量:6
- 2015年
- 文章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无源互调检测与定位技术现状,讨论了影响检测系统性能的主要关键因素。针对PIM信号的瞬态跳变特征,提出PIM信号实时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以上工作,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无源互调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宽带大功率高灵敏度实时检测成为无源互调检测技术必然的发展方向。最后,针对无源互调定位,分别总结讨论了封闭和开放结构的无源互调定位技术现状及主要实现方法。
- 陈翔崔万照李军王新波胡天存
- 关键词:无源互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