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作品数:27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近震前山西临汾、夏县中心地震台大地电场短临异常特征分析
- 2013年
- 通过分析山西临汾、夏县中心地震台大地电场在山西南部两次4级以上地震震前序列资料,发现2010年河津4.8级地震前,临汾、夏县两台站NS、NW测向记录到连续阶跃扰动图形,其EW向长短极距比值时间序列曲线出现变粗及大幅度双向快速变化异常;2009年陕西高陵4.4级地震前两台站EW测向长短极距比值出现大幅双向快速变化异常,根据电场多极距噪音识别原理分析,扰动图像应是震前电场异常的前兆信号,说明两台站地电场在山西南部2次4级多地震前有较好的短临异常反映。
- 李艳高振强李军张仰辉
- 关键词:近震大地电场
- 临汾台摆式倾斜仪平行观测的差异性特征及其观测布局建议被引量:8
- 2010年
- 根据临汾地震台石英摆、垂直摆、宽带垂直摆3套摆式倾斜仪器的观测资料,对山西中南部几次中等地震进行分析,发现在地震前各仪器同测向曲线有一定的异常反映,但异常并非呈相关一致性变化,有的还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在同一台址条件下,异常的差异性与仪器的工作周期、动态响应范围、记录频段等有关;河津地震前后宽带垂直摆倾斜仪记录到的连续阶跃扰动(错位掉格)可能是慢地震现象,由此说明了宽频段仪器的优越性及发展性;建议在形变台网观测中,同一台站应建立宽频或多种同类型的形变观测仪器,组成尽量具有低、中、高频段的全面观测系统,这可能对于扑捉近震的短临前兆异常有实效意义。
- 高振强李艳冯建琴张仰辉荆红亮李军
- 关键词:慢地震
- 河津4.8级地震前山西临汾台倾斜前驱波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临汾台SSQ-2I型石英摆和VP型宽带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运用原始形态曲线方法,对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观测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震前两种观测手段都记录到明显的前驱波,其形态特征与岩石力学中的粘滑事件非常相似,应是此次地震前显著的短临异常信息,同时给出了产生慢粘滑现象的机理解释。
- 李艳高振强程冬焱张仰辉李军
- 关键词:倾斜仪前驱波短临异常
- 台风对地倾斜仪器干扰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临汾、侯马地震台水管仪、垂直摆倾斜数字化观测资料常记录到不明原因的震颤波,影响时段短则2—3天,长则10天到数月,主频段集中在0.01—0.08 Hz,观测振幅(2—6)×10-3″。分析认为,该高频震颤波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台风、近海及中国台湾海峡的海风干扰,少部分来自远震震前形变,极少部分原因不明。
- 冯建琴张聪聪程东焱张正霞高跃雄李军郭林旺段跃荣韩磊
- 关键词:台风海风
- 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ZD9A-Ⅲ地电场仪试运行观测资料的分析
- 2006年
- 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ZD 9A-Ⅱ地电场仪试运行期间记录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记录的数据中,甄别出异常变化形态,分析了造成异常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地电场仪自运行以来,该仪器能较好地反映测区地电场强度的变化。
- 张仰辉荆红亮高振强李军
- 四川九寨沟7.0级、新疆精河6.6级地震山西定点形变异常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文章运用山西定点形变观测数据,分析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地震的前兆异常,讨论了异常的信度。结果表明,九寨沟和新疆精河地震前,山西地区部分倾斜、应变仪器的观测数据出现了较为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变化,异常出现在震前3~180 d,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的破年变、转折、加速等。各定点形变台站在异常出现的时间上呈明显的准同步性特征。
- 冯建琴杨静杨静张聪聪李军李艳
- 关键词:定点形变前兆异常
- FHD质子磁力仪改进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中国地磁台网自数字化改建后,引入了基于分量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观测模式的FHD质子磁力仪。经过多年的观测实践,该仪器取得很好的观测效果,但在观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解决观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适应更高观测标准的要求,对FHD质子磁力仪进行了升级改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磁台网FHD质子磁力仪在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改进后FHD质子磁力仪的观测实验结果。
- 何宇飞夏忠李军赵旭东
- 关键词:质子磁力仪地磁观测噪声
- 临汾台VP型宽频带倾斜仪在2010年山西河津地震前的异常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2010年1月24日河津M4.8地震前,临汾台VP型宽频带倾斜仪观测到的异常变化为:1)震前1年曲线表现为典型的a,fl、y阶段性异常形态;2)震前35天至震后7天观测到慢地震过程;3)频谱分析表明:震前1个月观测信号在0.1、0.3、0.5Hz频段附近频幅为明显增大,震前当月在0.1~0.5Hz频段区间频幅表现为增强;4)震前2个月加卸载响应比出现高、低值交替跳动,并随主震的临近响应比逐渐增大。
- 李艳高振强张仰辉李军冯建琴罗振东马武刚
- 关键词:慢地震响应比
- 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异常特征
- 2015年
- 分析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山西地区倾斜仪、应变仪资料,发现侯马地震台水管仪、伸缩仪及临汾、太原、离石地震台水平摆不同程度地发生转向、速率变化。经对同时段观测资料差分分析得知,震前1—9天日均值差分值超出2倍中误差;谱分析表明,震前10天,在0.000 37—0.000 43 Hz、0.000 76—0.000 87 Hz频段,观测到大幅值异常信息;小波细节分析说明,多种形变仪器在64—128小时时段内观测到长周期低频率异常信号;震前20天体应变加卸载响应比大幅偏离正常值现象,恢复正常后发震。各测向在异常的起始时间有较好的准同步性。
- 冯建琴张仰辉程冬焱张正霞沈晓松李艳李军段跃荣
- 关键词:倾斜仪应变仪谱分析
- 河津M_s 4.8地震前兆异常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的各种前兆异常信息进行识别,发现地震前短临异常尤为突出,出现转折、加速、慢地震等现象。据此总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前兆手段的一些异常演变特征,为山西中南部"十五"数字化资料进一步研究地震前兆信息和预报提供实际震例资料,对获取更多的震前信息提供有力证据。
- 荆红亮张仰辉李军董甲弟李艳
- 关键词:慢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