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冬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An Analysis of Holden Caulfield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th Psychlolgy
-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颇具影响力。其作者J.D.塞林格也因此书一举成名。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作为一名正直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内心世界。 Dorothy Rogers认为青春期是...
- 李兰冬
- 关键词:美国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 塞林格宗教哲学思想在其作品中的映射
- 2017年
- 出身于犹太家庭,生活在基督教世界之中,痴迷于东方宗教,塞林格在三种不同宗教信仰形态与哲学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中,克服单一信仰的片面与狭隘,超越单一的宗教或哲学视角,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范式。无论是塞林格,还是他塑造的人物,在不同宗教信仰形态和哲学思想的流变与会通之中左右摇摆,最终采取融合宗教多元主义的复杂思维模式,以东方宗教哲学思想为引,追求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平相处。
- 刘立勇李兰冬
- 关键词:塞林格宗教哲学思想映射自我救赎
- 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及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丰富了教育的内涵,也使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成果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促使其教学水平的提升。英语文学作品与语文阅读相通,其中一些阅读技巧可以为语文教学所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 刘立勇李兰冬
-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语文教学
- 外向型经济发展视域下工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被引量:2
- 2014年
- 经济国际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使得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只具备单一的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已滞后于社会需求,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外语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工科院校只有不断进行外语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
- 邢文英李桂芝李兰冬
-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外向型经济工科院校
-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推进高校物流英语口语教学被引量:3
- 2014年
- 简述了我国高校物流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推进物流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基于任务型教学法推进高校物流英语口语教学的几条措施。
- 李兰冬白杰刘旭
-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物流英语口语教学
- 构建科学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
- 2014年
- 教学评价是一种能够对学生所掌握知识进行检测,对教师获取教学信息进行反馈的有效手段。但现存的大学英语评估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方式,而这种评价方式制约了对学生的全面能力评价,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形成性评估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点。因此,构建科学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兰冬刘立勇
- 关键词:教学评价
- 博洛尼亚进程中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2013年
- 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力求实现与欧洲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一体化,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认真研究、积极借鉴其改革思路和措施,对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很有裨益。
- 邢文英李兰冬封文娜
-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博洛尼亚进程
- 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与重建被引量:2
- 2014年
- 受当代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个人奉献精神越来越被弱化,使得教育的本真价值被忽视。教师教育信仰缺失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在这种教师教育信仰缺失的教育背景下,对教师教育信仰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社会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信仰的重建方法。
- 刘旭李玉洁李兰冬
-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信仰重建
- 从青年心理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
-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颇具影响力。其作者J.D.塞林格也因此书一举成名。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作为一名正直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内心世界。 Dorothy Rogers认为青春...
- 李兰冬
- 关键词:青春期
- 文献传递
- 从适应选择角度浅析张振玉汉译《京华烟云》
- 2014年
- 译者对译品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译者的主体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明确指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本文通过中英文举例,分析张振玉汉译《京华烟云》的缘由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
- 高俊丽李兰冬
-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京华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