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关于开展开发地质创意实验教学的思考
- 2012年
- 根据资源勘查专业的"开发地质学"课程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认为有必要配合课程理论教学开展实验教学,并建议建立开发地质创意实验室。提出了开发地质创意实验教学计划,以及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思路。
- 刘静赵东升李光云谭先峰
- 关键词: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
- 问题驱动法在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2013年
- 与人文学科和其它自然学科相比,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略显冷僻和枯燥。利用问题驱动法,设立或联想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地球环境、能源问题及其决策情景,从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动学生去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成就感,是提高地质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与成功驱动密切相关,通过技巧性提问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分层布置适合学生水平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互动、思考和实践,可激发学生在地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黄兆辉夏敏全谭勇赵东升李光云
- 关键词:地学专业课程教学
- 基于遇卡识别的改进Kalman滤波器模型-加速度校正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由于FMI成像测井仪器在井下做复杂的非匀速运动,导致成像图像出现严重的畸变现象,需要通过加速校正来恢复采样数据对应的真实深度。针对传统Kalman滤波器模型-加速度校正方法对'遇卡区域'适应性较差的现象,首先对仪器在井下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识别出仪器的遇卡区域,然后利用遇卡识别结果对传统的Kalman滤波器数学模型进行改进,首次考虑了仪器相邻遇卡现象的叠加情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粘滞滑动区域'的锯齿现象,而且较好地消除了'遇卡区域'的压缩拉伸现象,恢复了地层的原貌。该方法不仅适用于FMI成像测井,同样适用于其他成像测井系列,尤其有助于改善国产成像仪器图像的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赖富强孙建孟李光云
- 关键词:成像测井
- 吐哈盆地致密砂岩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胜北洼陷西部三工河组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搞清胜北洼陷西部三工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通过岩石薄片、岩心物性、扫描电镜、粒度及压汞等资料分析,认为三工河组砂岩为中粗岩屑砂岩,孔隙组合类型为裂缝-粒内溶孔-剩余粒间孔组合。孔隙度均值9.9%,渗透率均值1.9×10-3μm2,孔喉中值半径0.47μm,综合评价为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压实作用和微裂缝影响。沉积微相控制储层砂岩发育程度,岩屑砂岩和压实作用较强是物性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增孔小于2.4%,微裂缝局部改善了储层渗透性能。
- 李光云庞新愉张瀛赖富强何加成刘静
- 关键词:胜北洼陷三工河组致密砂岩物性特征
- 重庆綦江区关坝野外地质认识性实习教学体系的建立
- 2012年
- 针对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在重庆綦江关坝地区的野外认识性地质实践活动,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和笔者多年的野外地质教学经验,围绕实习路线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实习期安全教育管理和保障等方面,建立较为完整的实习教学体系。
- 李光云徐桂文谭勇黄兆辉
- 关键词: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