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冬 作品数:15 被引量:104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新型隐球菌的18 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内外引物各一对,在不同温度下对新型隐球菌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以探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新型隐球菌最适宜的温度。对新型隐球菌、其他几种常见引起脑膜炎的病原菌以及部分种类的念珠菌进行扩增,以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隐球菌的特异性。将新鲜培养的新型隐球菌稀释后加入非隐球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中,模拟脑膜炎感染后的脑脊液环境,以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敏感性。结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新型隐球菌在60℃~65℃条件下均能实现良好扩增。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对其他病原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仅新型隐球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特异性达到100%。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从脑脊液中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最低检出限为102 CFU/ml。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能节省培养及传统鉴定的时间,从DNA的提取至反应结束在2~3h内即可完成,大大减少了诊断所需时间。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且操作简便的检测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方法。 李东冬 王凯飞 陈荣 沈定霞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的荚膜分型与毒力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42 2014年 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高黏液表型、荚膜型及主要毒力基因,了解不同感染来源肺炎克雷伯菌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静脉血、痰液、肺泡灌洗液、尿液、正常无菌部位穿刺液、肝脓肿和其他脓肿穿刺液等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178株,利用黏液丝试验检测高黏液表型,PCR方法检测主要荚膜型和毒力基因。将检测结果结合菌株来源进行列联表分析和X^2检验。结果17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黏液丝试验阳性共83株,占46.6%。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中毒力基因rmpA阳性牢为92.8%(77/83)。肝脓肿及其他脓肿脓液来源中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分型以K1/K2/K57为主,占75.0%(27/36),高于静脉血组32.4%(12/37)、痰及肺泡灌洗液组50.0%(22/44)、尿液组21.7%(5/23)、无菌部位穿刺液组25.0%(5/20),X^2=21.19,P〈0.01;黏液丝试验结果中,肝脓肿及其他脓肿脓液组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77.8%(28/36)显著高于静脉血组29.7%(11/37)、尿液组30.4%(7/23)和无菌部位穿刺液组25.0%(5/20),X^2=27.90,P〈0.01。结论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于临床多种标本特别是肝脓肿和其他脓肿的脓液标本中。K57型肺炎克雷伯菌是我国除Kl和K2型外的又一型具有高黏液性状、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手华捡验医学杂志,2014,37:374-377) 沈定霞 李东冬 郭玲 刘晓峰关键词:克雷伯菌 毒力 多糖类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及微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对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的微生物特性进行总结,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3家教学医院,经B超或CT诊断为肝脓肿、脓肿穿刺物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的152例患者病历,对其中137份完整的病历进行分析;对来自肝脓肿的非重复患者的152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黏丝试验确定高黏液性状,使用PCR方法进行荚膜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χ2 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及糖尿病患者,92.7%(127/137)有发热,80.3%(110/137)的脓肿为单发,单发脓肿中80.9%(89/110)发生于右叶,33.6%(46/137)的脓肿内可见气体;74.5%(102/137)的白细胞计数、83.2%(114/137)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1%(107/137)的谷丙氨酸转氨酶和51.8%(71/137)的胆红素升高.87.5%(133/152)菌株属于高黏液型;K1型是最常见的血清型,其次为K2 型;毒力基因 rmpA 和气杆菌素的检出率分别为82.9%(126/152)和88.2%(134/152);不伴其他肝胆疾病的肝脓肿的K1型比例、rmpA和气杆菌素检出率分别为65.7%、94.9%和96.0%,高于伴有其他肝胆疾病肝脓肿的28.9%、50.0%和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98、38.40、17.61,均P〈0.01),未分型比例为5.1%,低于伴有其他肝胆疾病脓肿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65,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多由高黏液、携带毒力基因rmpA和气杆菌素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大多数菌株对抗生素尚敏感. 吴华 李东冬 王京 孙运芳 叶丽艳 沈定霞关键词: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高毒力 耐药率 16种常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快速分子鉴定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建立对16种常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 用gap基因对16种常见CNS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序列在GenBank进行比对,构建进化树进行同源分析,同时与16S rRNA基因比较.结果 16种常见CNS中,gap基因相似率介于39% ~ 98%,人葡萄球菌和与人葡萄球菌亚种相似率最高(98%),腐生葡萄球菌与木糖葡萄球菌相似率最低(39%),16SrRNA基因相似率介于96% ~ 99%,至少2种细菌99%以上相似率,最多4种葡萄球菌99%以上相似率;进化树同源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在检测缓慢葡萄球菌与松鼠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与中间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与人葡萄球菌亚种时,都有很高的可信度(99%以上),而对于其他10种细菌,gap基因同源分析有较少的不可靠信度(49%,56%),16S rRNA基因同源分析有较多不可靠信度(43%、43%、50%、56%、63%、65%、76%).结论 gap基因序列分析能够对16种常见CNS进行准确鉴定,同源分析可信度要明显优于16S rRNA基因. 刘朝军 沈定霞 郭静 王凯飞 李东冬关键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同源分析 RRNA 致血流感染的肠球菌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肠球菌的种类、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选取2008—2012年发生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用PCR方法对其中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万古霉素基因进行检测以,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在5年间共分离到肠球菌属细菌211株中,屎肠球菌161株,占76.3%,粪肠球菌50株,占23.7%。经琼脂稀释法筛选出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144株,占71.6%。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9株,均携带有vanA基因,未检测到vanB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的结果显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各菌株具有不同的分子表型。多位点序列分型的结果显示,9株耐万古肠球菌株分别属于ST78(7/9)、ST192(1/9)和ST804(1/9)型。结论肠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以屎肠球菌为主,呈多重耐药性,致血流感染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之间没有相似性,其中的8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属于CC17克隆复合体。 李东冬 陈荣 沈定霞 褚佳琪关键词:血流感染 肠球菌属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快速检测引物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引物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快速检测引物,包括一对内引物、一对外引物和一条环引物。其中,所述的一对内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沈定霞 李东冬 王凯飞 匡慧慧文献传递 血液分离肠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生物膜形成测定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测肠球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血液来源标本中的粪肠球菌28株,屎肠球菌54株,采用多重PCR检测肠球菌的5种主要毒力基因:asa1、esp、hyl、cylA及gelE;利用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结果粪肠球菌中asa1、esp、cylA、gelE的同时检出率为50%,且28株菌均检测到了至少一种毒力基因,仅在粪肠球菌中检测到了asa1、cylA和gelE基因;屎肠球菌对esp的检出率分别为50%,hyl和esp的同时检出率为22.2%,hyl基因仅在屎肠球菌中存在,18.5%的屎肠球菌没有检测到5种毒力基因中的任何一种。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形成生物膜阳性菌株的比率分别为85.7%和63.0%。结论致血液感染粪肠球菌在主要毒力基因的种类、毒力基因检出率及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数均高于屎肠球菌。 李东冬 沈定霞 郭玲 马艳宁关键词:肠球菌 毒力基因 多重PCR 生物膜 三种方法学检测不同标本在梅毒患者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效果及阳性率,为梅毒患者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万宁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08例住院和门诊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TPPA、TRUST、TP-ELISA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梅毒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及最低检测浓度。结果TPPA法与TP-ELISA法检测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6.62%、26.30%;TRUST法检测梅毒阳性率为16.88%,低于TPP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59.76%、88.31%,均低于TPPA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UST法所需最低检测浓度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患者治疗前后TRUST滴度水平、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法、TP-ELISA法检测梅毒阳性率、灵敏性、准确度高,所需最低检测浓度低,可用于大量梅毒样本的筛查、诊断;TRUST法可作为患者临床疗效辅助观察指标。 张畅 梁丽 李东冬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快速检测引物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引物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快速检测引物,包括一对内引物、一对外引物和一条环引物。其中,所述的一对内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沈定霞 李东冬 王凯飞 匡慧慧文献传递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2014年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常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近年来,由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肝脓肿及其伴随的肝外部位感染在亚洲地区的逐渐出现和增加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欧洲等地区发现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亚裔居民身上,这种倾向于亚洲人群的感染机制并不明确.研究发现,这种侵袭性的肝脓肿主要是由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在我国,HvKP引起的感染并不罕见.现对HvKP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李东冬 沈定霞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 社区获得性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 常见病原菌 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