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6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前列腺癌后即刻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前列腺癌后即刻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22年3月至7月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而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80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于穿刺活检前行前列腺MRI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SMA PET/CT)检查,并且MRI和PSMA PET-CT均怀疑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为T_(2-3a)N_(0)M_(0);同意在穿刺确诊前列腺癌后接受RP。入组患者均接受前列腺靶向穿刺(1~2针),穿刺组织送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对术中冰冻病理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即刻行RP。对未诊断前列腺癌的患者,则继续行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系统穿刺活检,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对患者的基线数据、手术情况、病理结果及随访信息作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7例患者,年龄66.7(54~77)岁,PSA12.668(4.359~22.195)μg/L。PI-RADS评分4分4例,5分3例,主要病灶最大径线为1.3(0.5~2.2)cm。PSMA PET/CT评分4分1例,5分6例,PSMA PET/CT主要病灶与MRI吻合,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15.7(5.3~39.4)。靶向穿刺快速冰冻病理均诊断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4例,3+4=7分、4+3=7分和4+4=8分各1例。所有患者均即刻行RP,除1例前列腺尖部轻度粘连外,其余6例术者均评价尖部无明显粘连。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长149.7(108~255)min。术后病理大切片诊断结果均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4例、4+3=7分3例,病理分期pT_(2)3例、pT_(3a)4例,5例切缘阴性,2例为阳性。术后随访5.4(3~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Clavien-Dindo Ⅰ级以上并发症。术后6周PSA0.020(0.000~0.079)μg/L,术后3个月PSA0.016(0.000~0.087)μg/L。术后均未行内分泌治疗或放疗。4例患者已恢复尿控。结论在联合MRI和PSMA PET/CT诊断基础上,对主要病灶行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前列腺癌� 王萱 吕政通 王淼 陈佳 李春媚 朱辉 刘龙腾 张伟 刘明 王建业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穿刺术 重度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的皮质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和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重度肾动脉狭窄(RAS)患者支架置入前后的皮质血流灌注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北京医院收治的82例单侧重度RAS行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超声造影评估支架治疗前、后和随访3个月的皮质血流灌注特点。记录出院后12个月不良心肾血管事件(包括肾功能恶化、永久肾替代治疗、再次肾动脉重建治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应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8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3±16.9)岁,男性44例(53.7%),33例(40.2%)有陈旧心肌梗死,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43.7%±12.6%,肾动脉狭窄程度为82.5%±10.2%。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较支架置入前,支架置入后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上升支、下降支曲线下面积和峰值强度均明显增加,而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均明显延长(均为P<0.05);较支架置入后,术后3个月时的上升支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达峰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均为P<0.05)。平均随访(11.5±1.7)个月,共有16例(19.5%)发生不良心肾血管事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4岁(OR=1.353)、糖尿病(OR=1.741)、高血压≥2级(OR=1.646)、左室射血分数<43.7%(OR=1.934)、肾功能≥3期(OR=2.551)和上升支曲线下面积﹤850.0 dB×s(OR=2.890)均是心肾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β受体阻滞剂(OR=0.80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重度RAS患者术后的皮质血流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而皮质血流灌注是影响短期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郭发金 马娜 张玥伟 王思宇 孙由静 李梦璞 艾虎 朱辉 王杨 任俊红 李拥军关键词:肾皮质血流灌注 骨髓摄取FDG弥漫增高征象在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骨髓摄取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弥漫增高征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114例初诊DLBCL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BMB)。计数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量数据分析用t检验或Wilcoxon检验。结果根据骨髓摄取FDG类型分为骨髓正常组(51.8%)、单纯局灶组(10.5%)、单纯弥漫组(28.1%)、弥漫+局灶组(9.6%),诊断骨髓受累的比例分别为0%、100%、15.6%和100%,IV期的比例分别为33.9%、100%、59.4%、100%。单纯弥漫组患者比骨髓正常组更年轻(57±17岁vs 70±13岁)、血红蛋白(Haemoglobin,HGB)水平更低(108.1±23.8 g/dL vs 119.4±19.0 g/dL)、IV期和B症状发生频率更高(59.4%和46.9%vs 33.9%和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率、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LBCL初诊患者中,骨髓摄取FDG弥漫增高患者比骨髓摄取FDG正常者更年轻,更容易发生骨髓受累、分为IV期,更容易出现贫血、B症状、LDH升高、IPI评分>2,这些提示其病情更重、预后可能更差。 李旭 陈聪霞 刘甫庚 崔燕 朱辉 姚稚明关键词:氟代脱氧葡萄糖 骨髓受累 18F-PSMA PET/CT联合多参数磁共振对前列腺癌分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和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北京医院收治的49例经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8(64~75)岁。中位PSA水平14.74(7.75~24.19)ng/ml。穿刺前均行mpMRI检查。穿刺病理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1组6例(12.2%),2组16例(32.7%),3组12例(24.5%),≥4组15例(10.9%)。将患者分为ISUP分级分组高级别组(≥4组)和低级别组(1~3组),两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5(62~76)岁和71(65~74)岁,中位PSA水平分别为15.11(6.63~42.86)ng/ml和12.31(7.94~18.25)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4,P=0.448)。确诊前列腺癌后4周内均行18F-PSMA PET/CT检查。记录患者PET/CT检查主要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mpMRI检查主要病灶的最低表观弥散系数(ADCmin),并计算SUVmax/ADCmin比值,分析各参数与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级别分组的参数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结果本研究49例的ADCmin为(0.57±0.16)×10^(-3)mm^(2)/s,SUVmax为15.30±12.54,SUVmax/ADCmin比值为(29.69±23.72)×10^(3)。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的ADCmin分别为(0.54±0.20)×10^(-3)mm^(2)/s和(0.58±0.14)×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SUVmax分别为21.97±14.83和12.36±10.30,SUVmax/ADCmin比值分别为(45.07±27.02)×10^(3)和(22.91±10.3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2)。SUVmax(r=0.501,P<0.001)和SUVmax/ADCmin比值(r=0.527,P<0.001)与ISUP分级分组呈正相关,ADCmin与ISUP分级分组呈负相关(r=-0.296,P=0.039)。ROC曲线结果显示,SUVmax/ADCmin比值、SUVmax、ADCmi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731、0.615。以SUVmax/ADCmin比值37.23×10^(3)为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3%和85.3%。结论与单独应用PET/CT或mpMRI检查相比,联合18F-PSMA P 王淼 王淼 侯惠民 王萱 朱辉 李春媚 李春媚 刘辰 李慧 张伟 刘龙腾 张亚群 张亚群 杨志 王建业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肿瘤分级 中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年版) 被引量:29 2021年 前列腺癌是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贯彻前列腺癌整个治疗过程。国际上多应用欧洲及美国前列腺癌指南,近年关于中国前列腺癌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指南结合最新版国内外各项研究,联合国内多家泌尿肿瘤诊疗权威单位,制定我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指南,进一步规范、提高我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水平。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何立儒 李春媚 刘明 刘跃平 马茗微 王皓 王萱 朱辉 钟秋子 李高峰 高献书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颈内动脉扭曲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建立颈内动脉扭曲的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模型,研究扭曲动脉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动脉扭曲和脑缺血的关系。方法以颈内动脉的生理解剖参数为原型,建立动脉扭曲的几何模型,根据血液流动的边界条件,对扭曲动脉的血液流动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颈内动脉扭曲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15例进行临床实测,用微导管和压力传感器测量颈内动脉扭曲前后的压力,用血管造影机计算扭曲动脉的直径和长度。结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动脉扭曲程度的加重,血流的压降增大,伸长长度增加;临床实测结果显示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颈内动脉扭曲可以造成动脉扭曲远端血压下降,在一定情况下,严重的动脉扭曲可能是脑缺血发作相关因素之一。 王利军 王大明 赵峰 刘加春 陆军 祈鹏 朱辉 翟乐乐 姜学丽关键词:颈内动脉 血液动力学现象 数值模拟 颈部动脉伸长扭曲的临床分析及其与脑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朱辉 王大明 刘加春 王利军 陆军 祁鹏老年肾动脉狭窄转归预测模型超声造影评分系统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和验证用于评估老年肾动脉狭窄(RAS)预后的超声造影(CEUS)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北京医院就诊的324例老年RAS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建模组174例,验证组150例).收集患者的入院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血压、血肌酐、RAS程度和患肾的皮质血流灌注情况和随访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CEUS评分系统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准确度,应用决策曲线分析和列线图评估CEUS评分系统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的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1.242(1.081~1.427),P<0.01]、糖尿病[OR(95%CI):1.545(1.107~2.156),P<0.05]、血压[OR(95%CI):1.328(1.056~1.670),P<0.05]、肾功能[OR(95%CI):2.374(1.216~3.887),P<0.01]和皮质血流灌注参数[OR(95%CI):2.646(1.553~6.369),P<0.01]是随访1年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绘制CEUS评分系统模型的列线图,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25(95%CI:0.653~0.776).建模组CEUS评分系统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24,约登指数为0.711(特异度为0.774,敏感度为0.837);验证组CEUS评分系统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53,约登指数为0.715(特异度为0.684,敏感度为0.889);两组RO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387,P>0.05).此外,建模组和验证组模型的校准图显示CEUS评分系统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US评分系统模型可用于预测老年RAS患者随访1年的肾功能恶化风险. 郭发金 张玥伟 王思宇 孙由静 李孟璞 纪献浦 王洋 艾虎 朱辉 王杨 任俊红 李拥军关键词:肾动脉梗阻 肾皮质血流灌注 ^(18)F-PSMA PET/CTPRIMARY评分联合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PRIMARY评分联合多参数磁共振(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医院收治的63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70(64,75)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8.46(5.40,14.80)ng ml。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PSMAPET/CT和mpMR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2名影像科医生和1名病理科医生分别对前列腺病灶进行诊断和定位。根据病理大切片结果,Gleason评分≥3+4分诊断为CsPCa,Gleason评分=6分或阴性为非CsPCa。PSMAPET/CT图像采用PRIMARY评分(5分法):1分为无以下对应的模式,2分为移行带或中央带非局灶性高摄取,3分为移行带局灶性高摄取,4分为外周带局灶性高摄取,5分为SUV_(max)≥12.0。以前列腺病灶SUV_(max)/邻近SUV_(max)比值(LBR)半定量评价其对显像剂摄取的程度。mpMRI图像采用PI-RADS Version2.1进行评分。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sPCa组和非CsPCa组的年龄、PSA、病灶数量的差异;以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sPCa组和非CsPCa组的PRIMARY评分、LBR、PI-RADS评分、病灶分布构成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独立预测因素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构建PRIMARY评分、PI-RADS评分、二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比较各模型对CsPCa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63例,CsPCa组54例(85.7%),非CsPCa组9例(14.3%),PSA分别为9.64(6.1,15.3)ng/ml和5.6(4.6,7.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1(64,75)岁与65(63,69)岁]、病灶数量[2(1,2)个与2(1,3)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Ca组81个病灶,Cleason评分3+4分49个、4+3分16个、8分14个、9~10分2个。非CsPCa组28个病灶,良性前列腺病变14个,Gleason评分3+3分14个。CsPCa组和非CsPCa组的PRIMARY� 朱辉 徐文睿 郭悦 刘龙腾 王森 侯惠民 李春媚 张伟 刘甫庚 刘明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18)F-PSMA PET/CT联合双参数磁共振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升级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联合双参数磁共振(bpMRI)的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_(min))对预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病理升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10月北京医院收治的89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年龄(68.4±7.0)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7.7(5.4,12.9)ng/ml,前列腺体积34.6(26.9,47.1)ml,肿瘤直径1.3(1.0,1.8)cm。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5分29例(32.6%),临床分期≥T_(3)期13例(14.6%)。靶向穿刺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1组31例(34.8%),2组36例(40.4%),3组11例(12.4%),4组11例(12.4%)。所有患者在RP术前均接受^(18)F-PSMAPET/CT和bpMRI检查,以病理大切片中Cleason评分最高的病灶为主要病灶,分别勾画主要病灶的感兴趣区域,并通过软件计算SUV_(max)和ADC_(min)值。病理升级定义为RP术后主要病灶ISUP分级分组高于靶向穿刺ISUP分级分组。比较病理升级组与病理未升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SUV_(max)与ADC_(min)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因素对病理升级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病理升级的价值。结果89例中,共31例出现病理升级,发生率为34.8%(31/89)。病理升级组较病理未升级组的SUV_(max)[11.3(8.1,16.4)与6.7(4.6,9.2)]、SUV_(max)/ADC_(min)比值[3.1(2.0,4.6)与1.4(0.9,2.1)]、PSA[9.8(6.3,15.6)ng/ml与7.1(5.1,10.5)ng/ml]PSA密度[0.3(0.2,0.5)ng/m^(2)与0.2(0.1,0.3)ng/m^(2)]和RP术后ISUP分级分组[≥3组17例(54.8%)与13例(22.4%)]更高,而ADC_(min)[3.8(3.0,5.3)×10^(-4)mm^(2)/s与5.2(3.6,6.1)×10^(-4)mm^(2)/s]和靶向穿刺ISUP分级分组[≤2组27例(87.1%)与40例(69.0%)]更低(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UV_(max)与ADC_(min)之间存在负相关(R=-0.227,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_(max)(OR=1.108,95%CI 1.020~1.238)、ADC_(min 刘文 王淼 胡桂兰 马江宇 李春媚 张伟 朱辉 陈敏 霍力 刘明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