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
- 作品数:48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无水酒精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评价
- 目的: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近期疗效,并探讨其方法学。方法:39名HOCM患者接受PTSMA治疗,部分病例采用心肌声学造影监测判断消融靶血管。结果:39例患者均成功...
- 傅国胜徐耕朱莹马骥翁少翔潘晓宏蔡思宇程钢单江
-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PTSMA消融术无水酒精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心脏循环的辅助性机械装置,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AMI主要的死亡原因,评价IABP在AMI合并CS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MI合并CS 6例,IABP支持...
- 王建安朱莹董樑翁少翔马骥徐耕
- 关键词: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文献传递
- 低射血分数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需要植入起搏器的低射血分数永久性房颤患者,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疗效。方法41例,男性23例,平均年龄(70.23±5.98)岁,需起搏治疗的射血分数<30%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植入VVI起搏器,根据右心室起搏部
- 朱莹蒋峻项美香马骥徐耕单江王建安
- 关键词:永久性心房颤动永久性房颤右心室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
- 谈谈高脂血症
- 2003年
- 什么叫高脂血症?
血液中的脂肪统称为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是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它们参与细胞的组成、人体的能代代谢等等.然而,如果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太高,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内,堆积形成"斑块",最终阻塞血管,如同铁锈阻塞水管一般,引起相关器官血供不足,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等.
- 单江朱莹
- 关键词:高脂血症主要病种糖尿病脑疾病医生
- 造影剂对冠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了解造影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了141例应用非离子型低渗性造影剂碘海醇或等渗性造影剂碘克沙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肾功能变化,于造影前、造影后第1天、第2天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tatin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肌酐。结果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第1天血CysC显著升高(P<0.01),超过正常范围,造影后第2天血CysC仍高于造影前水平(P<0.01),但已降至正常范围;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造影后第2天血CysC显著下降(P<0.01)。血BUN、SCr及电解质造影前后无显著变化;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第1天mALB、TRF、α1-MG和NAG均显著升高(P<0.01),超过正常范围,造影后第2天,NAG仍显著高于造影前(P<0.01),α1-MG仍高于造影前(P<0.05),mALB和TRF恢复到造影前水平(P>0.05);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造影后第2天mALB明显下降(P<0.05),TRF、α1-MG和NAG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无基线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未见造影后发生CIN的病例,部分患者存在一过性轻度蛋白尿、尿酶升高;年龄与糖尿病可能是影响造影后第1天血CysC变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 姜文兵傅国胜于路蔡思宇朱莹翁少翔
- 关键词:造影剂冠脉造影术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害
- DDD起搏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1996年
- DDD起搏器(P波和R波触发和抑制房室顺序起搏器,即全自动起搏器)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起搏器,对其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近期进展迅速,现综述如下。 一、DDD起搏的优势 具有心房心室双腔顺序起搏,P波和R波双重感知、触发和抑制双重反应,从而模拟人类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保持正常房室收缩顺序的同步性,保存心房辅助泵的作用,加速心室充盈,提高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使Frank-Starling曲线右移,同时促进心房血的转输,降低心房内压,利于腔静脉血回流。与VVI起搏(心室按需起搏)相比,DDD起搏使心输出量(CO)
- 朱莹
- 关键词:心脏起搏DDD起搏器血流动力学
- 碘造影剂早期肾毒性肾功能的评估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评价血Cys C和尿肾功能各指标在反映造影剂早期肾毒性方面的敏感性。方法前瞻性观察141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肾功能变化,于造影前、造影后第一天、第二天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肌酐。结果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第一天血Cys C显著升高(P<0.01),超过正常范围,造影后第二天血Cys C仍高于造影前水平(P<0.01),但已降至正常范围;与造影后第一天比较,造影后第二天血Cys C显著下降(P<0.01)。血BUN、SCr及电解质造影前后无显著变化;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第一天mALB、TRF、α1-MG和NAG均显著升高(P<0.01),超过正常范围,造影后第二天,NAG仍显著高于造影前(P<0.01),α1-MG仍高于造影前(P<0.05),mALB和TRF恢复到造影前水平(P>0.05);与造影后第一天比较,造影后第二天mALB明显下降(P<0.05),TRF、α1-MG和NAG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无基础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未见造影后发生CIN的病例,部分患者存在一过性轻度蛋白尿、尿酶升高;血Cys C、尿mALB、TRF、α1-MG和NAG是反映造影剂早期肾毒性的敏感指标,但血Cys C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尤其对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短期留院的患者。
- 姜文兵傅国胜于路蔡思宇朱莹翁少翔徐耕
- 关键词:造影剂冠脉造影术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复杂冠脉病变15例
- 对于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弥漫性多血管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等;主动脉内囊反搏治疗效果尤其明显。方法:15例复杂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并记录...
- 王建安董墚项美香马骥蒋峻朱莹徐耕
- 关键词:复杂冠脉病变冠脉介入
- 文献传递
- 应用Crushing支架技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 目的:探讨应用Crushing支架技术处理冠脉分叉病变的技术要点及可行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技术要点: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21例分叉病变行Crushing支架技术。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2~78岁。...
- 傅国胜蒋晨阳何红孙勇盛夏樊友启丁芳朱莹徐耕王建安翁少翔马骥潘晓宏单江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球囊成形CRUSHING
- 文献传递
- 经桡动脉应用6F指引导管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6F指引导管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715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CAG分析为累及分叉病变205支,占同期需处理的病变血管(856支)...
- 傅国胜蒋晨阳何红孙勇盛夏樊友启丁芳朱莹徐耕王建安翁少翔马骥潘晓宏单江
- 关键词: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桡动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