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心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鞍山市双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骨折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细胞
  • 2篇肉瘤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缺损
  • 2篇周期
  • 2篇周期素
  • 2篇组织缺损
  • 2篇胫骨
  • 2篇外科
  • 2篇细胞瘤
  • 2篇细胞周期
  • 2篇细胞周期素
  • 2篇细胞周期素E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瘤
  • 2篇骨巨细胞瘤

机构

  • 10篇鞍钢立山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双山医...
  • 1篇鞍钢铁西医院

作者

  • 12篇朱海心
  • 4篇张昆
  • 4篇于镜贺
  • 3篇王景治
  • 2篇英强
  • 2篇高文阁
  • 2篇姜炳春
  • 1篇周勇刚
  • 1篇于敬贺
  • 1篇高文革
  • 1篇刘玉臣
  • 1篇金志刚
  • 1篇原银栋
  • 1篇张琨
  • 1篇朱悦
  • 1篇孙晓明
  • 1篇吴晓兵
  • 1篇敬东
  • 1篇张贵阳

传媒

  • 5篇中国冶金工业...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局解手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yclin E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3年
朱海心原银栋朱悦
关键词:CYCLINE骨肉瘤骨巨细胞瘤
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被引量:3
2007年
2005年3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41例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损伤部位、面积、工作需要等不同伤情,选用9种不同的皮瓣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朱海心张昆崔三军高文阁于镜贺
关键词:手指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方法 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踝部、足跟及足背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 6例。皮瓣切取面积(8cm×5cm)~(14cm×9cm )。结果 经1~2年随访,2 6例皮瓣成活及外形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姜炳春张昆朱海心高文革
关键词:外科皮瓣腓肠神经软组织缺损
细胞周期素E与肿瘤被引量:2
2003年
朱海心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E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肿瘤生物学
手指远端损伤的手术治疗
2001年
朱海心孙晓明王景治刘玉臣吴晓兵
关键词: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注意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0—2005年收治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58例,均采用了改良切口的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闭合骨折采用了术前牵引,延期手术的方法。结果:5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期16个月(6个月至4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评价采用Hohl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6·2%。结论:如果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双钢板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朱海心张琨高文阁崔三军于镜贺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大样本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ESR和CRP变化规律探讨
2015年
本文对大样本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ESR和CRP变化规律探讨如下。
金志刚周勇刚于镜贺张贵阳英强朱海心舒克冬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大样本CRPESR
分阶段手术治疗Ⅲ型Pilon骨折被引量:3
2006年
王景治于敬贺朱海心
关键词:胫骨骨折手术
细胞周期素E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该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E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这两种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为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分子水平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提供实验依据.结论:1.CyclinE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
朱海心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E基因表达骨肉瘤骨巨细胞瘤
文献传递
胶原酶用于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有效材料和方法。方法 :家兔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无菌术下用微型咬骨钳咬除其腰段椎板 ,造成 0 5cm× 2 5cm椎板缺损 ,保留完整硬膜 ,彻底止血后选择 3种不同处理。A组椎板缺损区充填生理盐水 0 5ml;B组椎板缺损区充填透明质酸钠 0 5ml;C组椎板缺损区充填胶原酶 0 5ml(1 2 0单位 )。麻醉苏醒后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分笼饲养 ,并于 2、4、8、1 2周随机选取动物进行肉眼观察、光镜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分 :2、4、8、1 2周C组积分最低 ,粘连程度最轻 ,C组与A组、C组与B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显著 (P <0 0 5) ;B组 2、4周时积分较低 ,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8、1 2周与A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胶原酶可以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的粘连 ;而且其作用优于目前认为效果较好的透明质酸钠。
英强舒克冬敬东朱海心
关键词:胶原酶椎板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硬膜外粘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