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宏旭

作品数:18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综合征
  • 6篇动脉
  • 6篇心病
  • 6篇炎症
  • 6篇炎症因子
  • 6篇睡眠
  • 6篇睡眠呼吸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呼吸暂停综合...
  • 6篇冠心病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睡眠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介入
  • 4篇心肌

机构

  • 12篇北京市海淀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朱宏旭
  • 9篇常宇锋
  • 9篇耿学峰
  • 7篇卢清玉
  • 7篇郭云飞
  • 4篇宋丽萍
  • 3篇华琦
  • 3篇李东宝
  • 3篇张伶
  • 3篇刘庚
  • 3篇杨勇
  • 3篇刘庚
  • 3篇刘志
  • 2篇谭静
  • 1篇温绍君
  • 1篇吴建国
  • 1篇张晶
  • 1篇杨勇
  • 1篇郭云飞
  • 1篇刘庚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心脏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08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分析。方法入选156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岁),随机分为A组(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n=77)和B组(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n=79)。比较两组手术后的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即心绞痛发作、再次心肌梗死、猝死及出血发生情况(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结果 A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的心绞痛发作及消化道出血发生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相比,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药物使用安全性方面可降低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降低心绞痛发作的发生率。
刘庚常宇锋朱宏旭杨勇郭云飞耿学峰卢清玉张伶
关键词:比伐卢定介入治疗普通肝素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T和cEMPs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CHDA)患者内皮素(ET)、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c EMPs)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CHDA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梨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梨酯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T、c EMPs、心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水平、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梨酯组治疗后ET、c EMPs水平、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66.11±6.80)μg/ml、(833.47±86.97)×10~6/L、(2.67±0.36)次/周、(4.28±1.34)min/次和(81.43±8.45)μg/ml、(1 031.76±107.01)×10~6/L、(1.27±0.28)次/周、(8.67±1.78)min/次)]明显低于治疗前[(121.75±14.61)μg/ml、(1 220.52±30.97)×10~6/L、(7.59±2.23)次/周、(22.12±4.07)min/次和(120.45±14.13)μg/ml、(1 223.13±131.43)×10~6/L、(7.53±2.18)次/周、(22.43±4.11)min/次)],联合组治疗后ET、c EMPs水平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梨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梨酯组治疗后SV、EF水平[(70.43±7.24)ml、(60.94±6.31)%和(62.47±6.58)ml、(55.12±5.45)%]明显高于治疗前[(46.13±4.86)ml、(48.69±5.24)%和(46.24±4.82)ml、(48.78±5.28)%],联合组治疗后SV、EF水平明显高于梨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与梨酯组(12.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可有效改善CHDA患者的内皮功能及心肌收缩力,有利于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时间,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朱宏旭宋丽萍刘庚耿学峰常宇锋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曲美他嗪硝酸异山梨酯内皮素
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CYP2C19多态性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药物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成功行PCI术,并坚持服用硫酸氯吡格雷的患者356例,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可能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于PCI术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法检测CYP2C19多态性,根据基因结果将其分为快代谢型、携带CYP2C19*2或CYP2C19*3中慢代谢基因型,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CYP2C19基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肌酐清除率、吸烟史、心脏射血分数(EF值)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中慢代谢型比快代谢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事件有更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CYP2C19*2或CYP2C19*3中慢代谢基因型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比快代谢型患者支架再闭塞发生率增加。
朱宏旭宋丽萍耿学峰常宇锋刘庚
关键词:CYP2C19支架再狭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ICAM-1和VCAM-1的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107例OSAS合并CHD患者分为试验组,另选62例无OSAS非CHD为对照组,测量比较血浆ICAM-1,VCAM-1。结果:试验组血浆ICAM-1,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ICAM-1,VCAM-1可能参与了OSAS合并CHD患者的发病过程。
朱宏旭卢清玉耿学峰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炎症因子冠心病
高血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炎症因子被引量:12
2008年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病,其患高血压的发病率远高于无高血压的人群。目的旨在通过检测炎症因子的变化探究(OSAS 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 为无呼吸暂停)将136例入选者共分为5组。①高血压+轻度 OSAS 组:22例,AHI 5~20次/h;②高血压+中重度 OSAS 组:58例,AHI>20次/h;③高血压组:20例,为高血压不合并 OSAS 患者;④OSAS组:16例,为中重度 OSAS 不合并高血压患者,AHI>20次/h;⑤正常对照组:20例,为没有高血压和 OSAS 的健康人。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介素6(IL-6)、血清可溶性 CD40配体(sCD40L)、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浓度。结果①单独 OSAS 组和单独高血压组的 IL-6、sCD40L、hsCRP、sICAM-1、VCAM-1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OSAS 组的 IL-6、sCD40L、hsCRP、sICAM-1、VACM-1浓度明显高于单独 OSAS 组、单独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③高血压+OSAS组的 hsCRP、sICAM-1、VCAM-1浓度变化与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正相关;④hsCRP 与平均动脉压正相关。结论炎症反应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OSAS 可能是通过炎症反应而促发高血压。
刘志华琦李东宝谭静朱宏旭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炎症因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SAS)炎症因子p-selectin,MMP-9,TIMP-1的变化,从而说明OSAS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炎症机制。 材料与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06年12月问,北...
朱宏旭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炎症因子冠心病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对冠心病PCI术中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行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为硝酸甘油组与维拉帕米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冠脉TIMI分级、TIMI帧数、血压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住院期间、PCI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IMI分级较治疗前显著上升,RCA、LAD、校正LAD、LCX帧数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拉帕米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无显著变化;硝酸甘油组住院期间、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07%、21.95%,均显著高于维拉帕米组的2.7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现象,但后者效果更明显,且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及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杨勇卢清玉刘庚常宇锋耿学峰郭云飞朱宏旭
关键词:冠心病硝酸甘油维拉帕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冠心痛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经多导生理记录仪睡眠图睡眠呼吸监测把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OSAS合并冠心痛患者53例)、对照组(37例),均测量血浆炎症因子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结果 试验组血浆MMP-9、TIMP-1分别为(2217.283±1038.35)、(427.93±152.6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88.08±976.50)、(265.51±170.60)μg/L(均P〈0.01)。结论 MMP-9、TIMP-1可能参与OSAS且合并冠心病患者冠心痛的发病过程。
朱宏旭吴建国温绍君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炎症因子冠心病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特点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并发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及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揭示此类患者的疾病特点。方法将60例年龄大于60岁的研究对象根据诊所血压、24 h动态血压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n=30)和并发OSAS组(高血压病并发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n=30)。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6(IL-6)、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浓度。结果①并发OSAS组中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为67%,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的发生率37%(P<0.05)。②并发OSAS组24 h、白天、夜间平均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分别为(51±13)mmHg(1 mmHg=0.133 kPa),(50±13)mmHg和(51±17)mmHg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45±7)mmHg,(46±8)mmHg和(44±6)mmHg,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并发OSAS组的IL-6、sCD40L、hs-CRP、ICAM-1、VCAM-1浓度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④并发OSAS组的hs-CRP、ICAM-1、VCAM-1浓度变化与呼吸紊乱指数、睡眠血氧下降程度正相关(r=0.852,P<0.05)。hs-CRP与MAP呈正相关(P<0.01),ICAM-1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影响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同时对脉压产生明显影响,炎症反应也明显加重。
刘志华琦李东宝谭静朱宏旭
关键词: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压昼夜节律脉压炎症因子
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介入干预直径2.0~2.2 mm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介入干预直径2.0~2.2 mm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直径为2.0~2.2 mm的冠状动脉病变病人,接受介入干预。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即刻效果,随访1年,比较两组再次冠状动脉造影时血管内再次狭窄>50%的发生比例。结果:两组手术即刻的残余狭窄均小于10%,随访1年,联合组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血管内再次狭窄>50%的比例为3.8%,低于常规组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0,P=0.020)。结论:对直径2.0~2.2 mm的冠状动脉病变介入干预时,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在手术即刻效果方面与常规切割球囊处理无差异,但随访1年后的血管内再次发生狭窄>50%的比例明显降低。
常宇锋朱宏旭郭云飞
关键词:切割球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