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彦
- 作品数:89 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社会学更多>>
- 晋武帝以外戚杨骏辅政考辨——兼论西晋宗师制度的设置
- 2023年
- 有汉以来,以外戚辅政的多为皇后父兄,且“后父”又是外戚辅政中的第一人选,故晋武帝择选杨骏为辅政大臣,乃是循汉代故事。车骑将军之所以地位显赫,是因为其仪同三司,开府治事。武帝任杨骏为车骑将军之意颇明,即在贾充辞世之后,以其担任辅政大臣。武帝选宗师的标准是宗族中的耆老,有一定的威望,但又资质平庸,毫无政治野心。司马炎以宗室、外戚二股势力夹辅皇室的政治布局虽无大错,但问题是他看人不准,用人失察,完全低估了杨骏的政治野心。杨骏将篡改遗诏的时机把握得十分精确,即趁武帝临终弥留之机。晋武帝晚年的苦心孤诣,从其驾崩到杨骏、司马亮、司马玮等人被诛杀,不足一年便全都付诸东流。
- 朱子彦
- 关键词:外戚
- 从夏口之战略地位论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被引量:2
- 2007年
- 赤壁之战胜败原因后人多有评说,几成定论。但鲜有从夏口的地理位置、战略形势的角度检讨曹操失败之因。夏口“分荆襄之胜而压荆襄之口”,是荆、扬二州的“心喉”。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夺取江陵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而忽视了夏口的重要战略地位,没有乘胜追击势单力孤的刘备,占领夏口这一战略要地,致使刘备得到喘息之机,并与孙权联合,最终导致了曹操的惨败。
- 朱子彦边锐
- 关键词:夏口赤壁之战
- 论曹魏的刚烈之君曹髦——兼辨司马昭弑君事件
- 2020年
- 曹髦虽为曹魏末世的傀儡之君,在位时间较短,在政治上亦无大的作为,《三国史》作者陈寿批评曹髦是“轻躁忿肆,自蹈大祸”。但他无所畏惧,奋起抗争,敢于与权臣司马昭拼死一搏、视死如归的精神还是十分可贵的,所以在民间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司马昭弑君并非为了加快代魏步伐,而是为了保全其家族。曹髦突然亲自出马讨伐司马昭,事起仓促,司马昭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弑君”实属被迫无奈的自卫之举。此事带来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司马昭亦为此留下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千古骂名。
- 朱子彦
- 关键词:司马昭
- 司马懿拒辟与狼顾相考辨——兼论司马篡魏观念的滥觞与形成被引量:1
- 2019年
- 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可从三方面来考察:其一,待价而沽;其二,假以时日,冷静观察;其三,不愿追随乃兄。"狼顾相"与自秦以降极为盛行的卜筮、相术、谶谣颇有关联。辨析司马篡魏观念滥觞与形成的历程,再将"狼顾相""三马同槽"同谶谣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其疑团也就不难迎刃而解。汉晋之际的诸多童谣、民谣、传言、神仙说与王朝兴废及重要人物的命运皆紧密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野与士庶民众的看法。"狼顾相""三马同槽"即是应验了的童谣,史家为了使此谶谣更具威权性,故将其移花接木到曹操身上。曹操与司马懿是魏晋时期的重量级人物,也是魏晋王朝的肇基之君,故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谶谣也就不胫而走,传之后世了。两晋时期所撰的诸家旧晋书的作者有假借史书编纂为新朝寻求政治合法性的可能,他们灵活地运用"狼顾"说的特异相貌,以证明晋朝的君权神授,这也不失为另一种政治神话的论证手段。
- 朱子彦
- 关键词:司马懿谶谣
- 解构与重塑:司马懿历史形象再思考
- 2020年
- 王朝鼎革时期的开国之君多为具有“卡里斯玛”品质的人,司马懿虽受儒学之风的熏染,却具备“卡里斯玛”的气质,他的身上兼有狮子和狐狸两种习性。曹操去世后,谁来统一三国,历史最终选择了司马懿。司马父子最主要的功绩就是“除三国之大害,静汉末之交争”,使天下归于一统。虽然司马父子是曹魏政权的掘墓人,但从汉魏时代民众的呼声,时代的主旋律来看,司马懿又是“曹操事业的继承人”。近来有人把曹魏灭亡的原因归诸司马懿长寿,但司马懿绝非是靠长寿代魏成晋的。
- 朱子彦
- 关键词:司马懿
- 存世曹氏族谱与曹操后裔无关——与复旦“曹操墓人类基因调查的历史学研究”课题组商榷被引量:3
- 2010年
- 据陈寿所撰《三国志》载,曹操之父曹嵩乃中常侍曹腾之养子,其"生出本末"已不可考。春秋已降,就一直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夏侯与曹氏世为婚姻,故"曹氏源于夏侯氏"一说不能成立。目前国内所藏的家谱,宋代的极为罕见。大多数图书馆所藏的谱牒多为清代或民国时所修,明代族谱已不易见。存世曹氏族谱所录之远祖系唐末宋初人,与曹操时代相距近八百年。又由于历史上盛行冒姓、赐姓、改姓、认领养子、伪造谱牒之风,这就使今人寻求曹操后裔几无可能。
- 朱子彦
- 关键词:DNA
- 曹魏代汉后的正统化运作——兼论汉魏禅代对蜀汉立国和三分归晋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由于眷恋汉室思潮的存在,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曹氏在假"禅让"之式移运汉鼎之后,仍然不遗余力地对曹魏王朝进行合法化、正统化运作。曹丕、曹睿父子,竭力摹仿尧舜禅让,通过礼遇汉献帝及其后妃,笼络汉之元老耆宿,更易正朔、服色,逐步确立"魏家舜后说",并对郊祀礼制加以改革,从而对曹魏的正统化地位进行了确认和完善。
- 朱子彦王光乾
- 关键词:正统化
- 明季军事失败原因新论
- 2008年
- 明朝末年,数量众多的明军在对清兵、农民军的军事斗争中接连失败,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亡。对于明朝军事失败的原因,如果用政治腐败一类词来解释显得较为空洞。具体分析,重文轻武的体制、军事体制上的弊端、战略抉择上的失误、财政严重困难,是导致明朝军事失败的主要原因。
- 朱子彦周凯
- 关键词:明朝军事
- 论吕布被引量:1
- 2007年
- 吕布叛丁原投董卓,事出有因,应置于汉魏之际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吕布为人豪爽,性格直率,并无自立为王之野心。至于他后来“下降”,乃是他相信曹操会需要他这样的豪杰来平定天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混战,他们之间只有利益,没有诚信。见利忘义,反覆无常者多矣,岂独吕布哉!刘备、张绣、马超等那一个不是朝三暮四,反覆无常。与他们相比,吕布缺乏的仅是权术和战略眼光,所以才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 朱子彦边锐
- 论明代铁券制度
- <正>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笼络功臣,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善的铁券制度。明太祖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又根据勋位爵位之高低, 将铁券定为七个等级,若功臣一旦晋爵,铁券亦相应更换,把...
- 朱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