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光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植入
  • 4篇植入术
  • 4篇内障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4篇人工晶体
  • 4篇人工晶体植入
  • 4篇人工晶体植入...
  • 4篇近视
  • 4篇晶体植入
  • 4篇晶体植入术
  • 4篇儿童
  • 4篇白内障
  • 3篇摘除
  • 3篇摘除术
  • 3篇巩膜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新生血管性
  • 2篇新生血管性青...

机构

  • 16篇蚌埠市第二人...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6篇朱光
  • 9篇李新
  • 6篇陈志萍
  • 4篇谢桂珍
  • 3篇张维东
  • 2篇徐萍
  • 2篇陶爱平
  • 2篇滕娟
  • 1篇陶爱萍
  • 1篇周炜
  • 1篇张芹
  • 1篇王健

传媒

  • 7篇淮海医药
  • 3篇河北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第一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量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灌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定量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化。方法对90例(90眼)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分为3组:对照组(n=30)、无DR(NDR)组(n=30)和非增生型DR(NPDR)组(n=30)。比较不同组别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血流灌注(RP)、视网膜血管密度(R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脉络膜血管体积(CVV)、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厚度(C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DR组患者RP[(13.16±0.98)mm^(2)]、RVD[(61.80±5.29)%]、RNFL[(75.41±11.19)μm]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NPDR组患者RP[(11.70±1.53)mm^(2)]、RVD[(56.92±5.61)%]、RNFL[(68.77±9.61)μm]和CVI(0.16±0.05)均降低(均为P<0.05)。与NDR组相比,NPDR组患者RP、RVD、RNFL和CVI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NPDR期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已发生变化。扫频OCTA可以用于早期评估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损害。
余海跃滕娟朱光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纤维层厚度脉络膜厚度
青少年儿童近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5
2015年
眼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的焦点,称为近视[1]。在中国,近视的儿童众多,导致近视的因素也各种各样,本文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张芹李新朱光
关键词:近视影响因素青少年儿童
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辅助用药的综合治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眼底缺血性疾病的终末期,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针对该病3个不同的发病阶段,既往治疗方法众多,但都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联合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综合治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保留残存视力。本文就近年来联合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滕娟陈梅珠王云鹏陈志萍朱光张维东李新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12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4~1999年门诊经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目力训练的128例(239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视性弱视患者率最高(55.23%),近视性弱视(31.80%),散光性弱视(12.97%).远视性弱视、轻度弱视及发病年龄小的弱视治疗效果好.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年龄有关.
朱光谢桂珍
关键词:屈光不正弱视儿童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33例 (4 1眼 ) 3~ 13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 ,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 87.80 % ,脱残率为58.54%。后囊混浊和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 ,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体 ,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陶爱平朱光李新
关键词:白内障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
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
朱光
关键词:高度近视人工晶体植入术囊外摘除术
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诱发坏死性巩膜炎1例
2025年
患者,男,43岁,因"左眼膜状物生长1年"就诊于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既往体健,无全身或眼部疾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右眼眼压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 mmHg。左眼鼻侧可见膜状物长入角膜缘约1 mm,余角膜透明,前房清,深浅正常,虹膜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2021年12月2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手术顺利,术中轻度使用烧灼,但未使用丝裂霉素C。术后第1天,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左眼翼状胬肉切除部位角膜上皮缺失,结膜植片位置正常,愈合良好,术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4次/d;氧氟沙星眼膏1次/晚。术后第2天,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左眼原角膜上皮缺损区域渐愈合,结膜植片位置正常,愈合良好,继续维持原用药。术后11 d,患者门诊复查,诉左眼畏光。眼部检查:左眼结膜瓣已融解,表层巩膜融解变薄,透见其下脉络膜,原固定结膜缝线可见,角膜透明(图1)。内眼未见异常。经过追问病史,患者告知术后自行频繁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频率约1次/h。考虑原因为局部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抑制胶原活性或成纤维细胞活性,阻碍了创面愈合。诊断:左眼手术诱发的坏死性巩膜炎(Surgically-induced scleral necrosis,SINS)。治疗措施:①拆除结膜缝线。②停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③加用环孢素滴眼液点左眼,4次/d;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点左眼,3次/d。治疗2 d后复查,患者左眼巩膜增厚,原坏死灶逐渐愈合(图2)。1周后复查,坏死处巩膜恢复正常。
余海跃朱光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坏死性巩膜炎
3.8mm小切口碎核水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 3.8mm小切口碎核同期植入折叠式水凝胶人工晶体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53例 (56只眼 )白内障碎核折叠式水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状态、前房反应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 1周、1个月、3个月 ,裸眼视力≥ 0 .5的眼数分别为 :4 9只眼 (87.5% )、52只眼(92 .9% )、52只眼 (92 .9% ) ;平均散光度分别为 :(1.0 2± 0 .71) D、(0 .93± 0 .59) D、(0 .85± 0 .6 7) D。平均散光度与术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术后角膜透明 ,前房反应轻。结论 :手术切口小 ,操作简便。术后反应轻、散光小 ,患者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最佳视力 。
朱光谢桂珍陈志萍陶爱平李新
关键词:小切口碎核白内障
羊膜绒毛膜兜袋术治疗病理性近视
谢桂珍朱光徐萍陈志萍陶爱萍李新周炜
病理性近视是最主要导盲原因之一,而“后巩膜加固术”是国际眼科界公认的、疗效可靠的治疗病理性近视的病因学治疗手术。该项目研究成功地为“后巩膜加固术”寻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加固材料-羊膜绒毛膜。“羊膜绒毛膜”独具良好的远期存活...
关键词:
关键词:近视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眼科手术
激光虹膜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比YAG激光切开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首次就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5例11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YAG激光切开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为治疗方案的共48眼(45例),纳入研究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为治疗方案的共64眼(60例),纳入对照组。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时,对比2组患者视力、眼内压(IOP)、眼底、视野、房角开放距离(AOD500)、中央前房深度(AC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眼术前、术后及组间视力、视野变化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1月、3月时与术前相比,IOP水平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 05);2组患者AOD500,ACD水平均较术前有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 05);术后3月内,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YAG激光切开联合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应运和推广。
董泽英陈志萍朱光张维东李新
关键词:激光虹膜成形术小梁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