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磊
- 作品数:3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更多>>
- 一体式行星表面土壤采集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土壤采集装置。一体式行星表面土壤采集装置,它通过腕关节安装接口(6)安装于机械臂(1)的腕关节(3),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旋挖采样器(4)以及一体式样品容器(5);所述旋挖采样器(4...
- 孙鹏飞刘宾曾磊王康梁常春许哲
- 文献传递
- 空间机械臂精度分析研究与软件实现被引量:3
- 2021年
- 空间机械臂末端位姿精度影响因素众多,其中装配间隙、控制器误差以及环境因素等引起的随机误差难以消除,严重限制了空间机械臂在高精度任务场合的应用。为深入研究大型空间站机械臂末端位姿精度,采用修正D-H运动学参数建模理论,考虑几何参数及空间环境对机械臂末端位姿精度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不同任务构型工况的冗余操作空间机械臂精度快速预估分析方法,并使用VC编写了软件人机交互界面。实例计算和试验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可实现大型空间站机械臂末端精度的快速精确预估分析,提高了空间机械臂设计分析效率。
- 王友渔唐自新李德伦曾磊张昕蕊王念
- 关键词:空间机械臂空间机器人软件实现
- 月壤采掘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采掘装置。月壤采掘装置,它安装于机械臂的末端,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挖掘模块(20)、振动模块(30)以及密封模块(40);所述密封模块(40)与所述挖掘模块(20)固定连接,当所述伸...
- 王康褚成成林云成容启亮孙鹏飞梁常春曾磊刘宾许哲
- 文献传递
- 我国空间站机械臂系统关键技术发展被引量:7
- 2022年
- 空间站机械臂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用于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的空间机器人系统,在空间站系统中承担大型舱段转位与辅助对接、来访飞行器悬停捕获、支持航天员出舱EVA、舱外状态巡检及舱外载荷拆装维护等重要任务,它涉及机、电、热、光、控等多学科技术耦合,涉及多项未解决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我国空间站机械臂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并阐述了空间站机械臂研制过程中涉及的多项关键技术发展以及该机械臂在轨性能评估情况。
- 王友渔胡成威唐自新高升熊明华王耀兵梁常春李德伦张文明陈磊曾磊朱超刘鑫
- 关键词:空间站机械臂空间机器人
-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空间机械臂在轨参数辨识系统
-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空间机械臂在轨参数辨识系统,对机械臂进行在轨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的辨识,包括信息处理单元、GNC控制器、测控分系统、机械臂运动规划与控制分系统、地面信息处理分系统,基于双目相机高精度视觉测量,在机械臂上设...
- 马炜危清清辛鹏飞李德伦张文明曾磊王友渔王耀兵胡成威
- 基于主动反馈的气浮摩擦系数测量及误差分析系统及方法
- 基于主动反馈的气浮摩擦系数测量及误差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空间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反馈式气浮摩擦系数测量方法,该方法可精确测量空间飞行器在气悬浮状态下的启动和稳态摩擦系数,从而得到动力学控制模型中的气浮摩擦干扰项,...
- 孙康曾磊张运陈明白美王友渔倪文成邹大力熊明华胡成威郭庆王念董军
-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关键技术被引量:12
- 2022年
-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面向宇航工程应用的大型空间机器人系统,在空间站系统中承担大型舱段转位与辅助对接、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状态巡检及舱外设备安装及维修等重要任务,它涉及机、电、热、光、控等多学科技术,集成度高,实现难度大.文章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系统方案,重点阐述了核心舱机械臂工程研制过程中突破的关键技术以及核心舱机械臂在轨测试验证情况,并对空间站机械臂与空间机器人的后续发展与未来应用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 胡成威高升熊明华唐自新王友渔梁常春李德伦张文明陈磊曾磊刘鑫王瑞危清清朱超潘冬辛鹏飞杨宏罗文成刘冬雨周建平董能力
- 关键词:机械臂
- 一种适用于大容差捕获的可折叠目标适配器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容差捕获的可折叠目标适配器,能够实现空间机械臂低冲击、大容差、高刚度捕获并对接;且捕获杆可折叠,减少产品包络。该目标适配器包括:支撑结构以及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捕获模块、定位模块、锁紧对接模块和捕获杆...
- 曾磊危清清陈明朱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空间机械臂关节动力学模型修正与验证方法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空间机械臂关节动力学模型修正与验证方法,建立关节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利用拟合修正后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开环测试仿真、闭环测试仿真,获取开环测试仿真结果、闭环测试仿真结果;对拟合修正前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测试...
- 危清清马炜李德伦张文明曾磊王友渔王耀兵胡成威白美邹大力
- 形状记忆合金弹热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技术已不能满足人类对环保节能的要求,新型制冷技术的开发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技术相比,固体制冷技术效率高、对环境友好,引起材料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外场环境,如磁场、电场或应力场,使材料的性质(结构、磁矩等)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各种热效应,即磁热效应、电热效应、机械热效应(弹热效应、压热效应)。研发具有高的热效应、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和性能稳定的室温固体制冷材料是提升固态制冷技术的关键。其中,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s)在单轴循环应力下诱发的弹热效应制冷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固体制冷技术之一。弹热效应(Elastocaloric effect,eCE)是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过程中产生的潜热,在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和逆相变过程中,材料放出和吸收相变潜热,借助制冷循环装置即可实现固体制冷。在研究过程中,弹热制冷展现出很多优点,如大而可逆的绝热温变、简单的应力驱动方式、超宽的温度适用范围等。但现阶段发现的弹热材料也存在疲劳寿命短、滞后损耗大和应变分布不均匀等问题。2014年,美国能源部将弹热制冷列为17种替代气体压缩制冷的新技术之首,推荐为最有希望发展的固体制冷模式。近年来,科学家在室温附近诸多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及其他材料的固态相变中测量出巨大的弹热效应,如Cu-Zn-Al、TiNi-(Cu)、Fe-Pd、Ni-Mn-Sn-(Cu)、Ni-Mn-In-Co等。衡量弹热效应大小的参数主要有绝热温变ΔTad和等温熵变ΔSiso,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获得。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和麦克斯韦方程可以计算材料的等温熵变ΔSiso,间接地表征弹热效应的大小。而鉴于弹热效应驱动方式简单,更简便的衡量方法是直接测量绝热温变ΔTad,即使用精密的测温设备测量材料�
- 袁勃曾磊钱明芳张学习耿林
-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超弹性NI-TI合金NI-MN-GA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