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磊
- 作品数:21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诊断性CT在补充^18F-FDG PET/CT对周围型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附20例报道)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评价18F-FDG PET/CT联合诊断性CT对周围型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病例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63.3±14.0)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及病灶层面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内容包括SUVmax、部位、直径、形态、边缘、密度、强化方式及峰值、对邻近骨的侵犯。结果 20例病例中有16例是偶然发现的;20例病例均是单发病灶,病灶形态为椭圆形(15例)或圆形(5例)。7例位于脊柱旁,3例位于锁骨上窝,4例位于胸膜,4例位于颈部,右侧股部、背部各1例。4例有邻近骨侵犯。肿瘤的平均直径为(2.84±1.04)cm(范围,1.5~5.8cm),平均CT值约为(24.2±10.5)HU(范围,-2.2~39.2HU),肿瘤直径与CT平扫密度值之间无相关性(P=0.199)。CT平扫密度值15例为低于肌肉密度,5例等于肌肉密度。病灶层面三期增强扫描,14例表现为均匀强化,6例为不均匀强化;中度强化14例,高度强化6例;均未发现邻近血管侵犯,但1例病灶内见钙化灶。PET/CT显像病灶呈轻度到高度18F-FDG摄取,平均SUVmax为2.88±1.06(范围为1.0~5.3)。SUVmax与肿瘤直径及CT密度值之间均无相关性(P=0.028,P=0.045)。结论尽管神经鞘瘤可以表现为18F-FDG高摄取,但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神经鞘瘤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计划非常有帮助。
- 王艳丽房娜曾磊吴增杰崔新建
- 关键词: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神经鞘瘤
- 宫颈癌放疗后骶骨衰竭骨折的18F-FDG PET/CT图像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后骶骨衰竭骨折(sacral insufficiency fracture,SIF)的18F-FDG PET/CT图像特征。方法选取行18F-FDG PET/CT检查诊断为SIF并经随访证实的10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的图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SIF发生于骶骨左侧6例、骶骨右侧2例,骶骨双侧2例。骶骨受累范围为S1-3椎体。病灶均位于骶髂关节面下,与骶髂关节平行分布,呈不均匀斑片样或片条样18F-FDG摄取增高,边界不清,一般不超越骶髂关节,SUVmax为2.5~5.5,相应CT显示局部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部分骨皮质局部骨质不连续,见低密度骨折线。10例患者均未经任何肿瘤相关治疗,在12~36个月的临床随访过程中疼痛情况明显缓解。结论宫颈癌放疗后SIF在PET/CT图像上也表现为18F-FDG摄取增加,可能会被误诊为转移性疾病,熟悉病变的位置、形态和代谢特征,有助于防止误诊导致的不适当的治疗以及不必要的骨活检。
- 房娜靳飞曾磊李超伟刘翠玉姜雯雯张海英王艳丽
- 关键词:骶骨宫颈癌X线计算机
-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联合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联合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41.0±5.6)岁]经穿刺病理证实的HE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6例均行18F-FDG PET/CT双时相及同机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患者肝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和CT强化特征。结果6例HEH患者均为多发病灶,共30个病灶,其中16.7%(5/30)有包膜回缩征,33.3%(10/30)有靶征,13.3%(4/30)有"棒棒糖征"。CT增强扫描时病灶呈3种强化方式:轻度渐进性强化、延迟明显强化以及门脉期出现黑靶征、白靶征。30个病灶中20个(66.7%)表现为18F-FDG摄取程度高于肝实质,常规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18±0.64,延迟显像SUVmax为4.23±0.70,滞留指数为0.65(-1.88,4.60);10个(33.3%)表现为18F-FDG摄取与肝实质相似,常规显像SUVmax为2.75±0.52,延迟显像SUVmax为2.78±0.55。延迟显像后22个病灶SUVmax升高,8个病灶SUVmax降低。在18F-FDG代谢不均匀的病灶中,代谢相对较高的部位也是CT增强峰值较高的部位;代谢较均匀病灶的CT增强方式也比较均匀。2例患者同时伴有双肺转移。结论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联合同机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HEH的准确诊断,同时可显示肝外转移灶。
- 李超伟房娜王琦曾磊刘翠玉靳飞姜雯雯王艳丽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 ^(18)F-FDG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的颅脑及体部18 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PET/CT诊断脑转移瘤29例,经手术、内镜或穿刺病理学证实原发灶者24例,病理确诊脑转移瘤未明确原发灶者4例,病理证实为结核1例;PET/CT诊断颅内原发恶性肿瘤19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瘤8例,胶质瘤5例,2例随访中发现原发灶证实为转移瘤,余4例临床随访1年均未见颅外恶性病灶。结论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行18 F-FDG PET/CT显像可有效发现原发病灶,并根据体部及颅脑显像特点初步判定转移性肿瘤和原发性肿瘤。
- 房娜王艳丽曾磊赵伟崔新建马丽莉
-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18)F-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诊断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的价值。方法观察60例经病理学证实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早期和延迟显像,分析病灶CT征象并测量^(18)F-FDG代谢参数,分别评价PET、CT及PET/CT诊断肺肉芽肿性炎的准确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早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与病灶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60例中,22例(22/60,36.67%)病灶位于左肺,38例(38/60,63.33%)位于右肺;病灶最大径0.4~8.4 cm;14例(14/60,23.33%)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46例(46/60,76.67%)形态不规则;CT值为22.0~77.0 HU;43例(43/60,71.67%)病灶密度均匀;41例(41/60,68.33%)病灶可见“反3字”征或尖角征,6例(6/60,10.00%)出现刀切征,1例(1/60,1.67%)出现晕征;4例(4/60,6.67%)病灶内部出现空洞;6例(6/60,10.00%)见支气管充气征;26例(26/60,43.33%)病灶位于胸膜下,其中20例(20/26,76.92%)病灶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包括3例(3/20,15.00%)见胸膜凹陷征。60例病灶的早期中位SUV_(max)为3.95(1.73,6.78),低于延迟期的4.55(2.52,7.65)(P<0.05);中位RI为12.22%(5.89%,24.70%)。病灶早期SUV_(max)与其最大径呈正相关(r=0.57,P<0.05)。^(18)F-FDG PET/CT诊断肺肉芽肿性炎的准确率为91.67%(55/60),高于单独PET(61.67%,37/60)或CT(78.33%,47/60)检查(P均<0.05);CT准确率高于PET(P<0.05)。结论肺孤立性肉芽肿性炎^(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18)F-FDG PET/CT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PET及CT。
- 林帅鹿松张静房娜靳飞李超伟姜雯雯曾磊刘翠玉王艳丽
- 关键词:肉芽肿性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饮水排尿再充盈延迟显像在膀胱病灶PET/CT检查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提高SUVmax显示阈值结合大量饮水排尿后充盈膀胱延迟显像在^18F—FDGPET/CT诊断膀胱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0月因可疑膀胱占位和膀胱肿瘤治疗后(保留膀胱)行^18F—FDGPET/CT显像的患者63例[男55例,女8例,平均年龄69.1岁],常规显像后患者饮水1500~2000ml,觉憋尿时排尿,重复3次后再次充盈膀胱行盆腔延迟显像。对常规显像图进行2次阅片分析,第2次是对提高SUVmax显示阈值(从6—8至8~20)后的显像图再分析。所有患者经病理活组织检查或随访(〉6个月)确诊。观察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尿液SUVmax及膀胱病灶^18F—FDG代谢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常规显像和延迟显像尿液的SUVmax分别为15.11±11.11和4.7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1)。经病理及临床随访,63例患者中,发现膀胱病变18例(恶性15例,良性3例),均为PET/CT检出,3例PET/CT假阳性中,2例无^18F—FDG代谢增高(良性),1例为炎性反应。余45例PET/CT显像膀胱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经临床影像学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发现病变。16个病灶(16例患者)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其中15例为膀胱癌原发或复发病灶,1例为炎性反应。16例PET显像高代谢病灶中,常规显像SUVmax显示阈值范围下分析,有18.8%(3/16)为阳性;提高SUVmax显示阈值范围后43.8%(7/16)为阳性。结论提高SUVmax显示阈值结合大量饮水排尿后再次充盈膀胱行延迟显像用于可疑膀胱肿瘤及膀胱肿瘤治疗后的^18F—FDGPET/CT显像,可有效提高膀胱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 房娜王艳丽曾磊赵伟王清高山崔新建
- 关键词:膀胱疾病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ProGRP与NSE在ⅠA期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ⅠA期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0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经临床证实为ⅠA期的肺癌患者113例[男75例、女38例,年龄32~79岁;70例腺癌、25例鳞状细胞癌、18例SCLC;将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合并为非SCLC(NSCLC)]和肺内孤立性良性结节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7~77岁)。所有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并在检查前后2周内行肺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CLC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在SC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SCLC、NSCLC及良性结节3组患者的SUV_(max)、分叶征、毛刺征、钙化、胸膜牵拉征、ProGRP、NSE和癌胚抗原(CE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14.06~20.54,χ^(2)值:8.16~14.95,均P<0.05)。SCLC组的分叶征多于良性结节组[12/18和26.7%(8/30);χ^(2)=7.41,P=0.007],毛刺征[2/18和51.6%(49/95);χ^(2)=10.01,P=0.002]及胸膜牵拉征[1/18和35.8%(34/95);χ^(2)=6.47,P=0.011]少于NSCLC组,SUV_(max)高于良性结节组[7.4(5.8,9.0)和2.3(1.4,5.1);H=51.82,P<0.001],ProGRP水平高于NSCLC组、良性结节组[64.0(40.1,84.8)和38.7(26.9,47.6)、36.7(29.1,40.5)ng/L;H值:36.13、43.96,P值:0.002、0.001],NSE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12.4(10.9,14.5)和7.4(5.4,11.8)μg/L;H=40.53,P=0.001]。与NSCLC鉴别时,毛刺征[比值比(OR)=0.043,95%CI:0.004~0.450,P=0.009]与ProGRP(OR=1.083,95%CI:1.035~1.133,P<0.001)是预测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诊断SCLC的AUC为0.875,灵敏度和特异性为14/18和84.2%(80/95);与良性结节鉴别时,SUV_(max)(OR=2.706,95%CI:1.099~6.662,P=0.030)、ProGRP(OR=1.165,95%CI:1.009~1.344,P=0.038)、NSE(OR=1.639,95%CI:1.016~2.645,P=0.043)是预测SCLC的独
- 林帅房娜姜雯雯李超伟靳飞刘翠玉曾磊张静王艳丽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肽碎片磷酸丙酮酸水合酶氟脱氧葡萄糖F18
- ^(18)F-FDG PET-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胆囊癌诊断、分期、术后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半定量方法对6例胆囊癌病人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病人经18F-FDG PET-CT明确诊断且无远处转移,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胆囊腺癌;3例胆囊癌术后病人18F-FDG PET-CT均发现常规影像学方法未发现的转移病灶。结论18F-FDG PET-CT对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胆囊癌术后再分期有常规影像学检查无可比拟的作用。
- 王艳丽房娜曾磊马丽莉赵伟赵秀妹崔新建
- 关键词:胆囊肿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 胸腰椎骨巨细胞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被引量:2
- 2018年
-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GCT)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一定侵袭能力的交界性骨肿瘤,发生于脊椎者少见。常规CT及MR检查对部分脊椎骨GCT的诊断仍存在困难。本文旨在探讨PET/CT对胸腰椎骨GCT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 吴增杰边甜甜曾磊房娜王艳丽崔新建张莹莹
- 关键词:PET/CT骨巨细胞瘤18^F-FDG胸腰椎显像特点CELL
- ^(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非ⅠA期局限性小细胞肺癌
- 2023年
-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非ⅠA期局限性小细胞肺癌(LS-SCLC)的价值。方法纳入非ⅠA期LS-SCLC 87例(LS-SCLC组)、非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137例(NSCLC组)及48例肺炎性病变(炎性组),对比患者一般资料、肿瘤标志物水平及PET/CT表现;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参数诊断非ⅠA期LS-SCLC的效能。结果3组患者年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病变最大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形态、毛刺征、长轴与支气管关系、淋巴结融合及淋巴结SUV_(max)高于原发灶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毛刺征、NSE>23.5μg/L、ProGRP>111.8 ng/L、SCCA≤2.5μg/L及CYFRA21-1≤7.4μg/L鉴别LS-SCLC与N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均高于各单一参数(P均<0.05);联合SUV_(max)>8.1、NSE>19.4μg/L、ProGRP>72.5 ng/L和淋巴结融合鉴别LS-SCLC与肺内炎性病变的AUC为0.99,均高于单一参数(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NSE和ProGRP有助于诊断非ⅠA期LS-SCLC。
- 林帅姜雨萌王琦姜雯雯李超伟靳飞曾磊刘翠玉张海英房娜王艳丽
- 关键词:肺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