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杰
- 作品数:54 被引量:221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牛磺酸对外源性羟自由基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外源性羟自由基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第 2代心肌细胞 ,随机分成 4组 :①正常对照组 :仅用DMEM培养 ;②羟自由基组 :OH-终浓度为 0 1mmol·L-1;③牛磺酸组 :牛磺酸终浓度为 30mmol·L-1;④牛磺酸 +羟自由基组 :牛磺酸 30mmol·L-1+OH-0 1mmol·L-1。观察心肌细胞存活率和形态学 ,流式细胞仪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羟自由基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 ,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牛磺酸 +羟自由基组细胞存活率较羟自由基组高 (P<0 0 5 )。②AnnexinV+ /PI-细胞即凋亡细胞在羟自由基组有较高的发生率 ,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牛磺酸 +羟自由基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羟自由基组 (P <0 0 5 )。③羟自由基组凋亡心肌细胞呈特征性超微结构。结论 牛磺酸能减轻外源性羟自由基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 程何祥贾国良张荣庆王海昌马颖艳赵新国刘兵曹艳杰
- 关键词:心肌细胞细胞凋亡羟自由基牛磺酸
- 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Ca电流阻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电流的抑制作用,探讨卡维地洛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电流,观察细胞外液中加入卡维地洛后,ICa,L电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及卡维地洛组ICa,L密度分别为(pA/pF):11.25±1.57,3.89±0.59(P<0.05);卡维地洛组ICa,L的I-V曲线向上方移位。结论:卡维地洛能够对抗心律失常的机理之一与它能够阻断ICa,L有关。
- 曹艳杰王海昌张荣庆杜俊杰胡涛范延红马彦卓
- 关键词:卡维地洛心律失常钙通道电流膜片钳技术
-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慢血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ASTEMI患者78例,均行急诊PCI。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急诊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急诊PCI术前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TIMI血流分级,术中慢血流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慢血流发生率为7.9%,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2例患者死亡,观察组1例患者死亡,死因均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为13.1%,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术前口服替格瑞洛可降低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慢血流发生率,且不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 张东伟康艳霞刘丽媛范延红曹艳杰郭艳杰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慢血流
- COURAGE研究带来的思考
- 2007年
- 曹艳杰王海昌
- 关键词:心脏病学会年会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患者DRUG血管再通
- 导管引起冠状动脉开口夹层形成及其处理被引量:2
- 2010年
- 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措施。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因导管操作不当而造成医源性右冠状动脉或左主干开口损伤夹层形成,后果极其严重[1]。及时诊断并有效处理导管所致开口夹层,能避免灾难性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
- 李成祥袁铭郭文怡王海昌栾荣华程何祥曹艳杰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管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缺血事件右冠状动脉
-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2组,DPD组48例,对照组56例。比较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病变血管术后均行TIMI分级、TIMI计帧。结果:DPD组48例全部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碎屑或红色血栓条。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造影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PD组与对照组间术后TIMI2~3级为91..7%和76.8%(P<0.05),发生无复流现象为4.2%和16.1%(P<0.05);远端小血管栓塞为8.3%和23.2%(P<0.05);2组的TIMI帧数为20.2±2.8和31.2±4.4(P<0.05);住院期间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PercusurgeDPD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冯旭阳徐瑞芬李成祥王海昌郭文怡张清曹艳杰王晓燕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β转化生长因子增强rhBMP-2诱导成骨的剂量依赖性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对 β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诱导成骨的剂量依赖性进行研究。方法 :2 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 7组 ,每组 3 5只 ,实验组rhBMP 2的剂量均为 0 .5mg ,TGF β的剂量分别为 2、10、2 0、80、2 0 0、40 0 μg。设立单纯rhBMP 2 (0 .5mg)组为对照。各组于术后 3、5、7、9、14、2 1d共 6个时点取材 ,行组织学、X线分析以及钙含量测定 ,观察 7组的诱导成骨情况。结果 :(1)TGF β剂量为 10~ 80 μg时 ,明显增强rhBMP 2的诱导成骨作用。 (2 )TGF β剂量为 2 2 0 0ug时 ,对rhBMP 2的诱导成骨作用无明显影响。 (3 )TGF β剂量为 40 0 μg时 ,明显抑制了rhBMP 2的诱导成骨作用。结论 :TGF β增强rhBMP
- 杜俊杰罗卓荆胡蕴玉曹艳杰袁志吕荣
- 关键词: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Β转化生长因子骨生成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D40水平及其与多态性的关系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D40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3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sCD40)水平。用TaqmanPCR方法分析CD40三种基因多态性A/...
- 袁铭曹艳杰郭文怡王海昌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D40水平及其与多态性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D40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3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sCD40)水平。用TaqmanPCR方法分析CD40三种基因多态性A/G、C/T、T/C与血清CD40浓度、脉搏波速率及左心室肥大的关系。本设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提交同意并且参加者均知情同意。结果 CD40的基因多态性中,A/G的GA的sCD40水平升高(P<0.05),C/T中CT的sCD40水平升高(P<0.05),T/C中TT的sCD40水平显著升高(P<0.01);A/G中,GG的脉搏波速率(PWV)增快(P<0.05),C/T中,CC的脉搏波速率(PWV)增快(P<0.05),T/C中,CC的脉搏波速率(PWV)亦增快(P<0.05)。结论 CD40的三种基因多态性与血清CD40浓度、脉搏波速率(PWV)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 袁铭曹艳杰郭文怡王海昌
- 关键词:脉搏波原发性左心室肥大
- 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在急诊PTCA中的应用护理
- 2005年
- 对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PTCA术中应用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以预防和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结果69例患者术后病情稳定,随访1~4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提示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有预防AMI及急诊介入治疗时血栓脱落造成远端血管栓塞并发症的作用,提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配合,是患者平稳安全的渡过手术期重要措施.
- 赵萍赵晓梅默郦曹艳杰王玉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TCA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