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晋

作品数:53 被引量:488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社会
  • 10篇传播政治
  • 10篇传播政治经济...
  • 9篇媒介
  • 7篇媒体
  • 6篇社会性
  • 6篇社会性别
  • 5篇新媒体
  • 5篇女性
  • 5篇女性主义
  • 4篇主义
  • 4篇资本主义
  • 4篇文化
  • 4篇经济学
  • 4篇劳工
  • 3篇都市
  • 3篇新闻
  • 3篇信息社会
  • 3篇性别研究
  • 3篇政治经济

机构

  • 49篇复旦大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华威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宜宾学院

作者

  • 49篇曹晋
  • 2篇吴娟
  • 2篇曹茂
  • 2篇徐婧
  • 2篇徐璐
  • 1篇周宪
  • 1篇杨琪
  • 1篇赵潇爽
  • 1篇庄乾伟
  • 1篇黄傲寒
  • 1篇许秀云
  • 1篇许一凡
  • 1篇王黔
  • 1篇姚建华
  • 1篇吴冬妮

传媒

  • 11篇新闻大学
  • 8篇当代传播
  • 4篇编辑学刊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新闻界
  • 2篇青年记者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传媒观察
  • 1篇“传播与中国...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放的潜力与迷思:关于传播新科技的辩证思考
2023年
科学与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知识的载体,以理性之光芒驱逐了鬼魅而开启现代社会的步履,但当下传播新科技与资本的强势结盟,导致信息获取的媒介近用权出现严重的数字鸿沟;继而媒介表达权急剧不平等;数字社会网民仍然难以跨越多重权力轴心的障碍而达成理性沟通;传播新科技作为资本积累之工具羽翼,随着基础设施的扩张,对人类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侵蚀。本文从以上四个维度展开论述,意在揭示现代人的根本处境:一方面人类凭借知识获得生活的根据,技术赋能为人类带来便捷、效率和解放潜力;但另一方面人类无法脱离传播新科技服膺资本之诉求,理性已经下降为数学原则,以资本增殖的量的规定性为铁律的数字实证主义实际操纵着现代人的生存秩序。
曹晋袁谅
关键词:表达权
数字媒体与疫情省思: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考察被引量:5
2022年
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持续透露出各国基于阶层、种族、社会性别、技术、市场经济、国家等维度所体现的牢固坚韧的不平等鸿沟,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因疫情而深度参与了形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本文聚焦平台资本扩张与数字媒体的当代发展,主要综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在新冠疫情这一“例外事件”下围绕网络平台和资本主义所展开的批判性探讨,围绕全球环境传播危机、数据监控与隐私保护、虚假信息与阴谋论、在线工作与网络生产等四方面批判传播研究议题,检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自疫情暴发以来的研究成果,以此反思资本主导的发展模式所塑造的平台资本主义和数字媒体传播系统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并追问批判传播研究如何回应当前资本主导的平台媒体对社会整体价值观带来的挑战。
曹晋张艾晨
关键词:数字媒体传播政治经济学
受众商品论到数字劳工的不确定性: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劳动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达拉斯·斯麦兹提出的受众商品论开创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先河,他分析了传统媒体时期受众经广告的说服而参与传播再生产的劳动过程。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扩张及其与日新月异的传播新科技之强势结盟,技术与市场的壁垒持续增高,各类弹性雇佣制造的数字劳工的普遍化造成了当代人缺乏稳定性(precariousness)或说高危的根本处境。平台经济更以开放式、参与式的自觉自愿的数字劳工完成弹性资本积累,却将其无法被计算的一切排除在外,使数字劳动仅仅成为算法系统中量的素材存在。当下推崇备至的元宇宙迷思接踵而来,数字劳工有被人工智能快速替代的趋势,现代人依然无法挣脱“第二自然”物化数字世界的生存困境。有鉴于此,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反思与现实关怀意义深远。
曹晋袁谅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新科技与都市知识劳工的新贫问题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传播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扩张重新定义了信息社会的传播劳动力价值和劳工的阶级地位。福利国家时代盛行的福特主义向市场经济国家时代深具弹性的后福特主义转变,弹性雇佣制度取代了终身雇佣制度,社会保障网络已随市场经济的深化彻底瓦解,知识劳工的安全感和稳定性逐步消失,转型中国也不能幸免此一全球性资本逻辑的渗透。本文采用民族志实地调查与问卷统计的研究路径,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和社会性别理论,以上海某综合性网站为例,聚焦典型地因市场经济和传播新科技而应运而生的网络编辑群体,作为网络知识劳工的一种类型,在转型中国遭遇了宏观社会保障体系的瓦解(尤其是房地产的彻底商品化)、弹性雇佣、强制性消费主义等制度权力的剥夺与宰制,从其生活境遇和工作环境的劣势透视出那些笼罩在传播新科技和文化创意经济"光环"下的都市网络知识劳工逐步陷入无产化、贫困化的困境。
曹晋许秀云
关键词:市场经济转型创意经济
批判的视野: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Media and Gender Studies)评述被引量:31
2005年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在西方学术界,"社会性别"已经和"阶级"、"种族"一样成为研究人类社会与历史的一个基本的分析范畴,在各个人文社科领域被广泛运用.
曹晋
关键词:社会性别研究GENDER大众媒介批判学派MEDIA
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以边陲城市昆明的女同性恋健康热线咨询电话为经典个案,检视中国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困境,反思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盲点;同时,认识女同热线电话参与社会动员的对话价值,从而探索中国女同性恋社群如何借助国际的公共政策组织参与社会抗争的问题。这两个议题也是对本土女性主义传播研究的理论扩展进行当代反思。
曹晋曹茂
关键词:女同性恋女性主义
新自由主义与传播新科技结盟的数字社会纹理被引量:1
2023年
自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弹性积累体制,新自由主义的思潮迅速复活并席卷全球,国际南北鸿沟与国内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外信息技术、数字新媒体的普及与新自由主义体制的引进同时出现并非偶然。新自由主义体制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时空压缩,从而解决了市场交易密度增加的难题。网络平台不事生产,但通过超链接开发社群形成社区资源和市场经济的能力迅速扩张,点击率汇聚而成的流量成为衡量平台效益的指标,这一量的规定性因为网络用户自愿参与网络信息生产与消费而具有客观、中立的样貌。
曹晋郭奕谌代诗眸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传播研究的点滴勾沉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作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世纪传播研究”译丛(复旦大学2003年世纪之星的计划项目之一)的总序,精练地比较了以自由高于平等的美国实证学派和以平等高于自由的欧洲批判学派的殊异,勾勒了西方传播研究最有建树的两个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卓越观点与研究路径。同时,文章简介了回应新近国际传播研究思潮的“新世纪传播研究”译丛的五本论著,强调了西方学者将新闻传播体系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本过程中的一部分,把媒介置于由上述成分产生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架构之中,坚持传播与社会相互建构的重要论点。
曹晋周宪
关键词: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
网络流量与平台资本积累——基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考察被引量:18
2022年
本文延续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物化理论与工具理性批判的历史脉络,通过聚焦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在当下具体化、语境化而形成的"流量拜物教"如何勾连平台经济的资本弹性积累,旨在说明网络平台在算法优化的商业模式驱动下制造的物化意识和异化劳动正全面入侵网民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洞察到网络平台的工具理性急剧膨胀,经由剥削数字劳动为平台经济创造绝对的支配权,其算法机制通过将丰富且充满差异的社会生活质的内容抽象为纯粹的流量计算,否定了思想的、精神的、质的内容和一切不可量化的生活现实,以此缔造的"流量拜物教"排斥了无法被计算的生活内容,人仅仅成为了流量形式的存在,这是资本与技术强势结盟后技术合理化进程的要义,"有规定的否定"之思考彻底沦陷在网络平台资本弹性积累的权力宰制之中。
曹晋张艾晨
关键词:网络流量平台经济
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被引量:36
2007年
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检视了《解放日报》对姚明作为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体坛明星、企业代言人、国家形象的体育修辞,指出媒介文化产业制造全球消费的体育明星形象,也是塑造后殖民国家实力的新闻议程的重要符号。NBA篮球运动实际再现了美国的霸权的男性气质,姚明自2002年10月以"状元秀"的业绩加盟著名的休斯敦火箭队(Houston Rockets)以来,就成功地以他高大的身躯洗去了中国在西方世界的"东亚病夫"身份,并且将体育实践和商业利益充分结合,书写了中国人跻身全球资本主义体育世界的跨国精英迷思。
曹晋
关键词:体育明星媒介话语国家形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