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寅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酒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鼻中隔
  • 1篇胆脂瘤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技...
  • 1篇脂瘤
  • 1篇中隔偏曲
  • 1篇神经痛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耳鸣
  • 1篇声频共振
  • 1篇声频共振治疗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偏曲
  • 1篇切口
  • 1篇外耳
  • 1篇外耳道
  • 1篇外耳道胆脂瘤
  • 1篇利多卡因
  • 1篇内镜

机构

  • 4篇酒泉市人民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曹寅
  • 4篇杜玉胜
  • 3篇张琼
  • 2篇薛秀琴
  • 1篇卫旭东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取的病例数8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实验组的治疗方案为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对两组患者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耳鸣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杜玉胜王菁曹寅赵晓红
关键词:利多卡因声频共振神经性耳鸣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睫神经痛32例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06----2010年我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2例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分别根据具体情况行高位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彤术及筛窦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28例(87.5%),显效4例(12.5%),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睫神经痛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该种疾病的首选方法。
张琼杜玉胜曹寅薛秀琴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鼻睫神经痛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改良切口联合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矫正变应性鼻炎患者偏曲的鼻中隔并联合等离子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切口矫正鼻中隔,并用低温等离子技术消融鼻腔外侧壁的前半部、鼻丘、下鼻甲。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并对下鼻甲进行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后根据2004年兰州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过敏症状明显的改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为6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黏膜完整性及偏曲矫正满意度评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切口可减轻鼻中隔切口皮肤黏膜张力,扩大手术视野,降低术后鼻中隔穿孔的风险,低温等离子技术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破坏部分鼻腔黏膜而减弱变态反应的强度,达到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张琼杜玉胜薛秀琴曹寅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技术变应性鼻炎
耳道扩大联合耳甲成形治疗Ⅱ~Ⅲ期外耳道胆脂瘤35例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耳道扩大联合耳甲成形治疗Ⅱ~Ⅲ期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5例Ⅱ~Ⅲ期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胆脂瘤。术后外耳道通畅,耳闷、耳痛、耳流脓症状消失。2周后干耳,术腔均在3个月内完全上皮化。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胆脂瘤复发。听力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言语频率气骨导差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Ⅱ~Ⅲ期EACC行耳道扩大联合耳甲成形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曹寅张琼马青卫旭东杜玉胜
关键词:外耳道胆脂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