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京梅 作品数:8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淄博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消化道类癌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黄坤明 兰永廷 李娜 曹京梅 于峰关键词:消化道类癌 恶变倾向 误诊率 癌患者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2009年 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周围性部分性脾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以明胶海绵与脾动脉分支关系公式得出的明胶海绵颗粒数为基础,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控制栓塞面积,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2例青年Child分级A级患者栓塞了75%,6例肝癌伴脾亢者为40%左右,其余均在50%~60%之间。术后24h、72h、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复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显效、并发症少。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能防止过度栓塞和栓塞不足,减轻并发症。 黄坤明 李娜 曹京梅 于峰 兰永廷 冯珉关键词:脾功能亢进 栓塞 糖尿病结肠传输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结肠传输异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 h胃肠传输试验(48 h GITT)检测异常合并消化道症状者33例设为观察1组,48 h GITT检测异常无消化道症状者31例设为观察2组,48 h GITT检测正常无消化道症状者88例设为对照组,对以上三组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传输异常发生率为42.1%。,观察1组平均病程、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糖化血红蛋白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血糖、血压控制不良会加速糖尿病患者结肠功能紊乱并发症的发生。 曹京梅 魏良洲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 血压 炎症性肠病(IBD)活动程度与血小板、血沉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 IBD 病人血小板数及平均体积,血沉是否可作为 IBD 活动程度参考指标。方法根据病史资料对病情活动进行评分:UC 根据 Truelove 评分,分为轻、中、重度;克罗恩病(CD)根据 CDAI 指数评分。资料... 袁圣安 黄坤明 于峰 曹京梅 李娜 冯珉 兰永廷文献传递 伏诺拉生二联和经典四联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伏诺拉生联合高剂量阿莫西林(二联方案)与以伏诺拉生为基础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11日至2021年10月17日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伏诺拉生二联组(伏诺拉生20mg bid+阿莫西林0.75g q6h,n=65)和伏诺拉生四联组(拉生伏诺拉生+阿莫西林1.0 bid+另一种抗生素+铋剂,n=65),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至少1个月后复查13C呼气试验,应用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er-protocol analysis,PP)两种方法比较两组间根除率,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二联组失访1例,四联组失访2例,按ITT分析,二联组和四联组根除率分别为87.7%(57/65)和89.2%(58/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4)。按PP分析,二联组和四联组根除率分别为89.1%(57/64)和92.1%(58/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4,P=0.563)。四联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5.9%,23/64)高于二联组(17.5%,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与标准四联方案相比,伏诺拉生二联方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差异;二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伏诺拉生二联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李高忠 贾晴 曹京梅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二联疗法 根除率 阿莫西林 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全部治愈——早期发现和预防性治疗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回顾治疗策略积累治疗SAP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CT分级D和E级SAP患者共20例,全部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膜炎;均出现麻痹性肠梗阻。15例在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平均住院天数14.6d;5例患者在发病24h后接受治疗,平均住院天数21.6d。所有患者均应用生大黄。结论及时就诊,及时获得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本组患者全部存活的重要因素;要重视肠道清除;对SAP的治疗可引入预防性治疗的观点。 黄坤明 李娜 于峰 曹京梅 兰永廷 冯珉 尚华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6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共13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65例,治疗方法为口服黛力新联合胃动力仪,对照组65例,治疗方法为口服莫沙比利,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86.15%,比较以上数据可见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6%、21.54%,对比分析及计算后得到P<0.05,可见实验组患者安全性较高。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使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提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曹京梅关键词:黛力新 胃动力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