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丹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膜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异位症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OPN
  • 1篇低表达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原因不明性不...
  • 1篇月经
  • 1篇月经过多
  • 1篇筛网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髓质
  • 1篇肾上腺髓质素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髓质

机构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曹丹
  • 5篇哈春芳
  • 5篇张红
  • 3篇肖成明
  • 2篇马远
  • 1篇刘玉锋
  • 1篇刘玉峰

传媒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相关因素及其三种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方法:1.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既往有剖宫产史因妇科疾病行二次手术患者254例。术中探查结合术后病理情况...
曹丹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发病机制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内膜OPN及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在位及异位内膜中骨桥蛋白(OPN)及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建模成功的13只大鼠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7只),对照组(6只),药物干预4周后开腹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测定药物干预前、后在位及异位内膜中MMP-9及OPN的表达。结果干预后米非司酮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OPN及MMP-9的表达均较干预前表达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OPN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而米非司酮组干预后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且干预后米非司酮组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也较在位内膜中表达增强(P=0.011);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OPNmRNA表达较干预前明显减低,且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可降低大鼠EMS模型在位、异位内膜中OPN及MMP-9的表达,对异位内膜中OPN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在位内膜;对在位内膜中MMP-9的抑制作用不弱于对异位内膜。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抑制病灶局部OPN、MMP-9的表达而降低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
肖成明张红曹丹哈春芳
关键词:米非司酮OPN
改良式筛网法人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与纯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筛网法在分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高浓度胶原酶结合不同浓度、时间消化、过滤及贴壁纯化等技术,应用筛网分离法培养各15例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并传代。结果改良式筛网分离法培养中的15例标本中,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成功率分别为93.3%和93.3%;分离出的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可体外培养,经分离纯化后腺上皮细胞纯度>90%,间质细胞纯度>98%;两种细胞经传代后间质细胞成功率92.9%;腺上皮细胞传代培养后活力下降,成功率14.3%。结论通过改良式筛网分离法能获得纯度较高的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间质细胞可行传代培养;腺上皮细胞传代培养后活力下降,不宜传代。
曹丹哈春芳张红刘玉峰马远
关键词:子宫内膜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非手术法诊断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估非手术方法诊断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痛经、不孕、盆腔包块结合超声,血清CA125检查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而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79例。计算痛经、妇科检查阳性体征、超声和血清CA125指标单独及两项联合诊断内异性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各单指标诊断内异症性疾病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低,两指标联合的平行试验可将敏感性提高至85.54%,两指标联合系列实验特异性可提高至85.90%。痛经、妇科检查、超声、血清CA125,诊断子宫型内异性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79.07%、7.44%、72.09%、76.74%;诊断卵巢型内异症的阳性率分别为73.68%、60.53%、76.32%、71.05%;子宫型合并卵巢型内异症的阳性率除妇科检查外均高于单一型内异症。结论痛经结合临床诊治、血清学指标的非手术法诊断内异症性疾病是可行的,各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内异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除超声指标外其他指标诊断子宫型内异症的价值较卵巢型内异症高。
张红曹丹肖成明马远刘玉锋哈春芳
ADM低表达与月经过多及原因不明性不孕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及其相关受体降钙素受体相关受体(calcitonin relativereceptor,CRLR)在月经过多及原因不明不孕发生中表达及其与内膜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月经过多组妇女(n=20)、原因不明的不孕组妇女(n=22)黄体期子宫内膜中ADM、CRLR蛋白和基因表达、血管数目等的变化,选取健康妇女黄体期子宫内膜(n=20)做对照组。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腺体中ADM蛋白的表达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间质细胞中ADM表达不孕症组为(768±213.6),月经过多组为(907±286.6),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243±342.8),P<0.001;在腺上皮、腺体及间质中三组间CRLR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测定显示对照组内膜中的ADM mRNA表达为(4.5±0.70),较不孕症组(1.69±0.51)的高4.12倍,较月经过多组(0.73±0.56)的高5.6倍,而CRLR mRNA表达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1标示的子宫内膜中微血管密度测定结果显示:不孕症组内膜中微血管密度值(1.03±0.51)、微血管总数目(4.9±0.8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月经过多组微血管密度(1.12±0.22)、总微血管数目(5.14±0.94)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原因不明性不孕及月经过多的患者发生与子宫内膜中ADM蛋白和mRNA的呈低表达及血管密度的降低有关;原因不明性不孕与月经过多可能同为低ADM表达所致的内膜血管异常性疾病。
哈春芳窦海丽曹丹张红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原因不明性不孕月经过多
雌激素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建立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在大鼠内异症模型前后给予雌激素统一动情期,探讨雌激素在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大鼠平均分成四组,A组建模前给雌激素建模后不给雌激素,B组建模前不给激素建模后给雌激素,C组建模前后均给雌激素,D组建模前后均未给激素,应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EMS模型,观察建模前后大鼠子宫直径、异位囊肿的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正常子宫及异位内膜中OPN、MMP-9的表达。结果建模前A组大鼠子宫直径大于B组直径(P<0.05);二次开腹时D组子宫直径最小与另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C组子宫直径最大,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异位囊肿体积最大,与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囊肿体积最小,与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模后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C组高于A、B、D三组(P<0.05),而后三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模后异位内膜中OPN的表达,D组低于A、B、C三组表达,但A、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D四组建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能降低建模时手术操作的难度,提高异位内膜中OPN、MMP-9的表达但不影响总建模率。
肖成明曹丹张红哈春芳
关键词:雌激素子宫内膜异位症OPNMMP-9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