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廖准
-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透析方式及透析龄终末期肾病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代谢性酸中毒是终末期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并代谢性酸中毒与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心力衰竭、CKD-MBD加重以及死亡率升高等密切相关^([1]),并有研究表明,纠正酸中毒可能改善患者预后^([2])。
- 李拱榆曲廖准唐小玲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代谢性酸中毒微炎症状态内分泌紊乱透析方式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H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40名和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80例,于就诊当天早上依问诊、体查、胸片、心脏彩超等评估心功能情况,同时抽取空腹上肢静脉血检测血清BNP、Scr、BUN的水平。结果 180例MPD患者根据心功能情况分成两组:心力衰竭组45例(A组)和心功能正常组35例(B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2三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和身高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腹膜透析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A组与B组的血清BNP水平、Scr、BUN水平均比C组明显增高(P<0.05);A组与B组的Scr或BUN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血清BNP水平比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心功能情况密切相关,可作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指标。
- 李拱榆唐小玲曲廖准
- 关键词:维持性腹膜透析血清脑钠肽心力衰竭
- 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冲洗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膜透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冲洗器,包括导管、导丝、注射器和螺旋盖,该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冲洗器,通过设置有导管,导管为可弯曲导管,导丝是中空的可弯曲导丝,可引导导管进入隧道及出口,注射器一连...
- 林淑君唐小玲曲廖准
- 腹膜透析患者肺淤血危险因素分析及肺超声对其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调查肺淤血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发生率及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肺超声在腹透患者容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8例腹透患者按B线数目分两组,无或轻度肺淤血组(B线≤15)和中重度肺淤血组(B线>15),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淤血发生的危险因素。X^2检验比较以肺超声及下肢水肿评估容量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分析B线数目和血B型尿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肺淤血发生率52.0%,中重度者达37.8%。与无或轻度肺淤血组相比,中重度肺淤血组糖尿病、肺动脉高压和NYHAⅢ~Ⅳ级者较多,而血白蛋白、钙磷乘积较低(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及肺动脉高压是肺淤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下肢水肿者83.3%存在肺淤血,而肺淤血者仅39.2%存在下肢水肿(Kappa<0.4,P<0.01)。B线数目和血B型尿钠肽水平显著相关(r=0.692,P<0.01)。结论腹透患者肺淤血发生率高。肺淤血的发生与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及肺动脉高压有关。下肢水肿预测肺淤血准确度低。肺超声或有助指导容量超负荷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 王加伟卢来顺王良玉杨曙晖曲廖准李拱榆林沛鸿吴泽归唐小玲
- 关键词:尿毒症腹膜透析肺淤血
- 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维持性腹膜透析慢性心衰患者1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同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每天1次,每次1.0g,连续用14d,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衰症状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前后心衰症状及心功能指标均得以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67.7%,以上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高于即往采用洋地黄等对症式治疗。
- 曲廖准
- 关键词:腹膜透析左旋卡尼汀慢性心衰
- 离心法腹膜透析液的培养及其病原菌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离心法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透出液培养的阳性率,及其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透出液同时进行离心法和血培养瓶培养。回顾性分析透出液的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离心法培养阳性率为56.5%,与血培养瓶培养57.6%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55株致病菌中,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2株、阴性杆菌15株、真菌5株,其他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所有阳性球菌均为万古霉素敏感,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发生率为61.5%。阴性杆菌以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均为16.7%。结论:离心法培养可作为实验室对透出液培养的常规方法。革兰阳性球菌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最主要的致病菌。
- 朱红军柯永坚黄江玲曲廖准
- 关键词:腹膜炎腹膜透析致病菌
- 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103例住院期间出现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院外获得性ARF(CA—ARF)比较。结果HA-ARF103例中,发病率以60~74岁最高,占32.04%;病因以感染因素最多(33.01%).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17.48%)、急性血容量减少(14.56%)和手术因素(9.71%);34.95%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为39.80%,均比CA—ARF组高。结论HA-ARF的主要病因是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血容量减少和大手术,其死亡率较高,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和透析疗法是抢救患者的主要手段。
- 唐小玲洪少杰曲廖准李拱榆
-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微炎症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于就诊当天清晨静息状态下测量无创袖带血压3次(每次隔1 h),并取平均值;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尿酸、TNF-α和IL-6。结果 :(1)60例患者按照血尿酸结果分为血尿酸升高组34例(血尿酸>440μmol/L),血尿酸正常组26例(血尿酸<440μmol/L);(2)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性别比、腹膜透析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血尿酸升高组高血压发生率(70.5%)、SBP和DBP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高血压发生率(19.2%)、SBP和DBP(P<0.05);血尿酸增高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 :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诱发炎症反应发生。
- 李拱榆唐小玲曲廖准
- 关键词:维持性腹膜透析血尿酸高血压
- 冬虫夏草制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辅助治疗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口服冬虫夏草制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衰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虫夏草制剂口服;疗程均为3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增高更加明显,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更加明显。结论:冬虫夏草制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 曲廖准李拱榆林浩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冬虫夏草制剂
-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放外科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Seldinger法)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放外科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随机选取肾内科收治的行腹膜透析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膜透析置管术,观察组接受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Seldinger法)腹膜透析置管术,共纳入103例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其中对照组有1例术后失访,予剔除;观察组有1例术后1月死于心肌梗死,排除与置管相关,予剔除。观察组共51例,对照组共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过程、置管后1年内腹膜透析管相关合并症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探讨这两种腹膜透析置管术临床效果的差异,寻找适合的腹膜透析置管方式。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师手术操作。结果所有观察对象透析无一例患者出现渗漏、肠穿孔、血性腹透液、隧道炎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1.74±0.30)cm、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4.11±0.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7,P<0.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6.08±5.13)min、对照组的手术时间(59.70±6.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09,P=0.001)。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5.96±3.24)mL、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8.10±2.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8,P<0.001)。术后1个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P=0.033)。随访1年观察组出口感染率和对照组出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观察组漂管率和对照组漂管率均为0。观察组腹腔脏器系膜或大网膜包裹率和对照组腹腔脏器系膜或大网膜包裹率均为0。观察组疝气率和对照组疝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观察组隧道炎和对照组隧道炎均为0。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592)。随访1�
- 林沛鸿曲廖准唐小玲李拱榆王加伟吴泽归陈灶彬
- 关键词:B超引导腹膜透析置管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