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忻伟钧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丹参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症
  • 1篇脂血症
  • 1篇中药
  • 1篇蚯蚓纤溶酶
  • 1篇纤溶
  • 1篇纤溶酶
  • 1篇纤溶酶活性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精神分裂...
  • 1篇慢性精神分裂...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黄酮
  • 1篇活性

机构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无锡市第五人...

作者

  • 3篇忻伟钧
  • 1篇袁弥满
  • 1篇顾法隆
  • 1篇薛振康
  • 1篇郑瞻培
  • 1篇陈汉平
  • 1篇杜珍香
  • 1篇严华
  • 1篇杨荫中
  • 1篇谢蕾
  • 1篇杨慧君
  • 1篇陈萍
  • 1篇杜梁枫
  • 1篇钱隽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新药与临床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蚯蚓纤溶酶对犬纤溶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研究口服蚯蚓纤溶酶(EFE)对纤溶系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雄性Beagle犬,体重6.5~9kg,经口给蚯蚓纤溶酶,经前肢静脉取血。以S-2251为发色底物,测定血浆纤溶酶活性;50μmol/LADP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1)单剂量EFE40、80mg/kg后血浆纤溶酶活性升高(P<0.05),80mg/kg组高于40mg/kg组(P<0.05)。连续给药10d,40、80mg/kg组均有多个时间点纤溶酶活性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2)单剂量EFE40mg/kg,或经口给阿司匹林8mg/kg后3h,血小板聚集均被抑制(P<0.05);而在单剂量EFE80mg/kg或经口给淀粉后3h,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无变化。结论EFE经口给药可提高血浆纤溶酶活性,并在一定剂量下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杜珍香李相端钱隽忻伟钧忻伟钧
关键词:蚯蚓纤溶酶纤溶酶活性血小板聚集中药
艾灸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7
1989年
1987年下半年我们在用艾灸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观察了部分患者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一、方法 (一)对象: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0例,均为男性,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随机分为两组。
顾法隆严华陈汉平杨慧君谢蕾卜永贤丁蔚原郑瞻培薛振康忻伟钧杨荫中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学艾灸
醋柳黄酮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被引量:29
1997年
目的:比较醋柳黄酮与丹参治疗高脂、高粘血症病人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全部男性,年龄52±s8a)用醋柳黄酮20mg,po,tid。对照组34例(全部男性,年龄51±9a)用丹参10mL,po,bid。疗程均为6wk。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100(ApoB100)、血浆凝血因子I、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对照组在10·s-1血液粘度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在100·s-1血液粘度和血栓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醋柳黄酮治疗后,大部分指标(除10·s-1血液粘度指标外)下降,优于丹参。
忻伟钧陈萍华福元谢建新任彦杜梁枫
关键词:丹参高脂血症高粘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