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翼点
  • 3篇翼点入路
  • 3篇入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手术
  • 2篇脱位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减压
  • 2篇微血管减压术
  • 2篇减压术
  • 2篇减压术治疗
  • 2篇关节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单侧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锻炼

机构

  • 5篇海门市人民医...
  • 4篇南通大学
  • 4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江苏省南通市...

作者

  • 11篇徐辉
  • 3篇顾志恺
  • 3篇崔华
  • 2篇朱卫兵
  • 2篇姚益峰
  • 2篇李正益
  • 2篇施炜
  • 2篇龚江峰
  • 1篇施晓健
  • 1篇陈晔

传媒

  • 3篇交通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翼点入路下前交通动脉及双侧A2段的应用解剖
2015年
目的通过解剖研究翼点入路下前交通动脉及双侧A2段之间的形态、毗邻及操作空间,为这一区域动脉瘤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双侧按标准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分别从左右侧对前交通动脉及双侧A2段的穿支血管、毗邻血管等进行观察、测量。结果在同一尸头中,非平行走行的双侧A2段与前交通动脉之间可围成一间隙。按照双侧A2前后走行关系重新分类,8例A2后置侧均可见前交通动脉与双侧A2段围成的间隙。A2前置侧共见4例有间隙。结论前后走行的双侧A2间有间隙,可为此部位的手术提供操作空间。按A2后置侧入路,可以暴露双侧A1段,必要时可以行临时阻断,控制血流。与A2前置侧入路相比,能有较满意的暴露,对周围血管搔扰小。
徐辉顾志恺
关键词: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
针刺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Hb、AL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Hb、ALB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82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A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吞咽康复疗法,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12周临床相关指标与营养指标。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第6~12周,两组患者Hb含量及血清ALB含量均逐渐升高,且治疗后第6周、12周B组均显著高于A组(P <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第6~12周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SF-36评分呈升高趋势,且治疗后第6周、12周B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与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能力,疗效显著提高。
徐辉
关键词:脑卒中假性球麻痹针刺血红蛋白白蛋白
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通过测量山羊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前后的颈椎活动度,探讨下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6具新鲜海门山羊颈椎C3~7标本先后制成正常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伴交锁及复位后的颈椎模型,分别测量各组在前后屈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时6个方向的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比较3组之间ROM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单侧小关节脱位伴交锁时下颈椎的前后屈伸、左侧弯、轴向旋转明显减小([9.28±2.26)°比(11.93±4.31)°、(7.52±1.97)°比(10.65±3.73)°、(8.17±2.15)°比(10.46±2.84)°、(12.93±3.64)°比(15.21±2.83)°、(11.76±4.09)°比(15.47±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复位以后,其ROM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大[(15.68±3.35)°比(11.93±4.31)°、(14.97±3.07)°比(10.65±3.73)°、(14.86±3.24)°比(10.46±2.84)°、(13.65±2.96)°比(10.32±3.04)°、(23.53±5.81)°比(15.21±2.83)°、(21.94±4.52)°比(15.47±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侧小关节脱位伴交锁时,下颈椎处于假性稳定状态;复位以后,其稳定性显著降低,手术治疗予以固定融合是较好的选择。
江晨崔华徐辉
关键词:颈椎脱位生物力学
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对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23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Kummell病老年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比较两种方法手术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Cobb角、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3~23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腰背痛和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VAS评分和ODI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两组疼痛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后突成形组疼痛及功能改善优于椎体成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成形组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未得到有效恢复,后突成形术组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明显恢复,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仍得到有效维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后突成形术都是治疗胸腰椎Kummell病的有效方法,后突成形术能更好地维持病椎高度和Cobb角,具有一定优势。
施凯兵陈晔徐辉施晓健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大脑前动脉A1段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研究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分支及毗邻关系,为临床涉及这一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蓝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双侧翼点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逐步分离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对其结构、穿支血管、毗邻血管等进行观察、测量。结果:10例(20侧半球)共发现20支大脑前动脉A1段,双侧ACA-A1段长度和直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毗邻及穿支血管有变异;在A1段起始处3mm以内的血管下壁均有前穿动脉发出;回返动脉常紧贴A1段的远侧半伴行。结论:大脑前动脉的变异不仅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关,还为该部位手术提供难度。A1段均发出重要的穿支血管,手术时应仔细加以分辨、保护。熟悉大脑前动脉A1段的显微解剖关系可指导手术,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徐辉顾志恺施炜李正益
关键词:翼点入路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活动板、调节板和安装板,底座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右侧壁开设有调节槽,活动槽的左侧与调节槽的右侧之间固接有滑杆,活动槽内设有与滑杆滑动连接的活动板,调节槽内设有与...
徐辉
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发生谵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海门市人民医院骨科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25例,术后在骨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注射用于术后镇痛,维持量0.5μg/kg/hr;对照组25例,仅给予骨科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谵妄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5 d,平均(10.0±1.4)d。右美托咪定组谵妄的发生率(6%)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谵妄的发生时间为术后(26±6)h,晚于对照组的(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P<0.05)。右美托咪定组谵妄的持续时间为(2.4±0.8)d,短于对照组的(6.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延缓谵妄的发生,缩短谵妄的持续时间,但不能显著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江晨崔华龚江峰徐辉
关键词:术后谵妄老年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ion,MVD)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MVD治疗老年PTN患者29例及对照组非老年PTN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均为10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25.0%,老年组为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对照组复发率为8.3%,老年组复发率为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手术疗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复发率与对照组患者相似,可以从MVD术中获益。
徐辉姚益峰丁婀慧朱卫兵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并发症安全性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2023年
目的本文主要对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简要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2年6月入住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面肌痉挛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所有面肌痉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所有患者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情况,44例行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中,有效人数为42例,总有效率为95.4%,无效人数为1例,无效率为2.3%;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谵妄、肺部感染、口周疱疹、脑脊液漏、面瘫、耳鸣、听力损伤等并发症,有3例患者遗留轻度面瘫,发生率6.8%(3/44);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发生率4.5%(2/44)。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有效率高等特点,但也会发生不同的并发症,本文对并发症情况及原因进行简要探讨,以提升手术技巧,减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徐辉姚益峰丁婀慧朱卫兵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
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翼点入路显微解剖下研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形态、毗邻及操作空间,为这一区域动脉瘤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蓝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翼点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逐步分离暴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对其结构、穿支血管、毗邻血管等进行观察、测量。结果:20支大脑前动脉A1段均有穿支发出,近侧半多于远侧半;前交通动脉呈左右走行者2例(20%),前后走行者8例(80%);大部分回返动脉自前交通动脉水平处大脑前动脉外侧壁(33.3%)或A2段(42.9%)发出,且与大脑前动脉反方向走行,在大脑前动脉远侧半,回返动脉多紧贴其外侧壁,外有蛛网膜包裹。同一尸头从左右侧翼点入路观察到前交通动脉形态各不相同。结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存在许多变异,左右侧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暴露有差别。
徐辉顾志恺施炜李正益
关键词: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显微解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