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亮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微波后向散射特性研究
- 小麦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产量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并且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小麦总量的15%~20%。因此,对小麦播种面积的总体评估,对小麦长势的大面积实时监测,以及对小麦产量的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
- 徐春亮
- 关键词:微波遥感反演模型
- 文献传递
- 典型地物后向散射特性的测量与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利用S和C波段FM-CW制式陆基微波散射计测量了不同极化、不同入射角以及不同方位向和不同时间的典型地物后向散射系数,包括裸土、冻土、草地和玉米等。首先介绍了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散射机制,将地物分为以面散射为主和以体散射为主两大类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各种地物在不同入射角、不同极化状态和不同时间的散射特性,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同时还结合相应的地物散射模型,定量研究了后向散射系数随地表参数的函数关系,反演得到了不同地物的地表参数,并对比实测数据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
- 徐春亮陈彦贾明权刘增灿卢海平童玲
- 关键词:后向散射系数微波遥感
- 冬小麦后向散射特性的测量分析与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L、S、C、X等4波段陆基微波散射计对冬小麦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测量,并采集了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土壤含水量等相关参数。介绍了冬小麦后向散射系数测量方法及相关实验装置,对不同时间、不同种植方向、不同极化状态下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重点讨论了生物量、高度以及生长周期对地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基于水云模型和IEM模型对冬小麦后向散射特性进行模拟,并反演了土壤含水量,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
- 陈彦徐春亮贾明权芦海平刘增灿童玲
- 关键词:后向散射系数微波遥感散射计土壤含水量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