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2篇胃癌
  • 2篇疗效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造影
  • 1篇胆囊造影术
  • 1篇亚甲蓝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镜
  • 1篇直肠镜检
  • 1篇直肠镜检查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6篇徐建军
  • 2篇濮亚斌
  • 2篇熊显华
  • 2篇金嗣松
  • 2篇丁健民
  • 1篇朱月清
  • 1篇荀宁军
  • 1篇刘殿明
  • 1篇陈剑
  • 1篇戚岳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大肠肛门病外...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3
  • 2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PH手术切除直肠黏膜宽度的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评估吻合器环行痔切除术 (PPH) ,切除直肠黏膜宽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5 8例 PPH手术切除直肠黏膜不同宽度 ,其手术后脱出痔的回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切除直肠黏膜小于 2 cm的 2 1例 ,痔回收满意 1 0例 ;切除直肠黏膜大于 2 cm而小于 3cm的 2 3例 ,痔回收满意 2 0例 ;切除直肠黏膜大于 3cm的 1 4例 ,痔回收满意 1 4例。结论 :切除直肠黏膜宽度越宽 ,脱出痔回收越明显。保持吻合口平面在同一水平 。
徐建军丁健民金嗣松荀宁军章仲铭何承祥吴宣泽
关键词:PPH手术切除
老年与中青年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142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n=65)与中青年组(n=77),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①中青年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1.55±10.56)min和(45.81±11.85)mL,老年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5.22±11.62)min和(42.01±12.33)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99±2.61)d,明显少于老年组患者[(10.85±2.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青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5/65),而老年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69%(9/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6.15%,中青年组术后复发率为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
濮亚斌丁健民徐建军戚岳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手术年龄因素临床疗效
结肠癌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结肠癌增殖细胞与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间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ABC法 ,检测 6 2例结肠癌标本。 结果 :结肠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粘液腺癌、低分化腺癌其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 43.7± 6 .6 ) %、( 5 1.0± 6 .5 ) %、( 5 2 .9± 4.6 ) %、( 5 5 .6± 0 .9) % ( P<0 .0 1) ;浸润浅肌层、深肌层、浆膜层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 39.9± 5 .2 ) %、( 47.0± 4.7) %、( 5 3.5± 4.3) % ,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1)。 结论 :高分化型浸润较浅的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相对较低。检测 PCNA的方法 ,不破坏组织细胞结构 ,方法简便 ,重复性好 。
徐建军陈剑熊显华
关键词:结肠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亚甲蓝胆囊造影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正确判断总胆管、胆囊管的解剖部位 ,减少手术误伤。 方法 将同期、同样体重的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显影组 ( 5 89例 )。术中采用亚甲蓝注射液 ,行胆囊穿刺造影 ,使胆囊、胆囊管、总胆管颜色显蓝。对照组 ( 5 5 3例 ) :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未行胆囊造影术。 结果 显影组手术时间 [( 36± 9)min]、并发症发生率 ( 0 )及中转手术率 ( 1 87%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在LC术中行亚甲蓝胆囊造影术是一种较直观的显影技术 ,可帮助术者在LC术中正确判断Calot三角解剖结构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徐建军熊显华于洪岭郗俊生卜亚斌金嗣松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造影术亚甲蓝
进展期胃癌扩大根治手术合理选择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的优势与不足,分析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2002年4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进行进展期胃癌扩大手术患者的手术资料与术后生活情况,将其分为两组,根治手术组42例,手术方式为联合脏器切除和扩大淋巴结清扫,姑息性手术组21例,采用仅切除原发病灶,尚有部分残余的切除手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生存情况与生活质量评价进展期胃癌扩大根治手术的合理选择和疗效。结果姑息性手术组在术后1年、3年、5年内的生存数量分别为9人、2人、0人;根治手术组患者在1年、3年、5年内的生存数量分别为29人、13人、6人。结论进展期胃癌扩大根治性手术效果要明显好于姑息性手术,是当前较为理想的选择,但选择手术方式时仍需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患者身体无法承担大型手术,则采取姑息性手术尽量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是较好的选择。
徐建军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疗效评价
胃癌患者术前结直肠镜检的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结直肠镜检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32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术前行肠镜检查和同期体检行肠镜检查者326例(对照组)结直肠新生物(CRN)的发生率,分析胃癌患者CRN与年龄、性别、CEA、CA19-9、肿瘤部位、TNM分期、分化程度和病灶数目的关系。结果胃癌组CRN和结直肠癌检出率为36.8%和3.4%,高于对照组的11.3%和0.6%(P<0.05)。胃癌组患者CRN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男性和多发胃癌(P<0.05);CRN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有必要行肠镜检查,尤其是年龄≥65岁、男性及多发胃癌患者合并结直肠新生物的风险高。
徐建军朱月清濮亚斌刘殿明
关键词:胃癌直肠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