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嵘
-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部超声POCUS方案监测肺水肿的可行性评价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评价肺部超声POCUS方案对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监测可行性。方法筛选136例心力衰竭患者,于入院当天(T1)、住院第2 d(T2)及出院当天(T3)完善POCUS方案肺部超声检查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检验,统计分析B线与NT-pro BNP、6个月内心衰再住院或全因死亡事件的关系。结果心衰患者的NT-pro BNP由入院时(1908.95±684.63)pg/ml降至出院时(506.71±339.56)pg/ml,B线也相应地由19±5(T1)降至9±3(T3)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线与NT-Pro BNP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84、r2=0.719、r3=0.750(P均<0.05)。COX回归模型风险分析提示ULCs T3是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HR=1.462,95%CI:1.159~1.961,P<0.05),Kaplan-Meier分析提示出院时ULCs T3≥10条组患者6个月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ULCs T3<10条组(P<0.05)。结论肺超声POCUS方案是一种可靠的监测肺水肿方式,出院时B线可有效预测心衰住院患者短期心衰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发生。
- 徐峥嵘张娜雯张耀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血流量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肺血流量的方法 ,寻求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的途径。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病人64例,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下,探查右侧上、下肺静脉,记录其血流频谱,并根据当时的心率对其进行校正,计算出右上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upv)、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lpv);并与右心导管术Fick法计算出肺循环血流量(Qp)进行比较。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所得出的右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与右心导管术计算的Qp相关性良好。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血流频谱可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者肺血流量,其作为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量的检查技术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徐峥嵘黄新胜黄新胜黄涛黄奕高张曹进黄涛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肺血流量
- 冠心病患者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_n TAA多态性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 TAA多态性,探讨其与CHD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CHD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UGT1A1基因的启动子区;扩增产物测序确定A(TA)n TAA多态性序列,并与261例体检健康者比较。结果 CHD患者的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A(TA)6TAA和A(TA)7TAA两种多态性序列,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7.75%和12.25%;健康人对照组的A(TA)6TAA和A(TA)7T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7.93%和12.07%。二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HD患者中携带A(TA)6TAA纯合多态性、A(TA)6TAA/A(TA)7TAA杂合多态性及A(TA)7TAA纯合多态性的个体分别占79.5%、16.5%和4%;3种个体在健康人对照者中分别占78.2%、19.5%、2.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D发病与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 TAA多态性不存在相关。
- 周指明孙顺昌陈军莫昌玉徐峥嵘
- 关键词:多态性胆红素
- 肾动脉阻力指数诊断早期肾脏损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肾脏损害指由于肾脏小动脉病变引起肾脏缺血、肾实质纤维化,进而出现肾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尿毒症。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脏靶器官损害过程缓慢且隐匿,常在多年后才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一旦进入终末期肾病则难以逆转,因此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急性肾损伤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其生命造成威胁。临床广泛应用的血肌酐诊断法相对滞后,因此寻找更为敏感便捷的诊断方法亟待解决。肾动脉阻力指数是由多普勒超声获得的肾脏血流动力学信息,作为新型诊断方法,不仅在肾脏损害的风险预测、严重程度评估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而且具有无创伤、床边化、廉价、可重复的独特优点。
- 张耀王振花徐峥嵘
- 关键词:肾脏损害肾动脉阻力指数高血压糖尿病急性肾损伤
- 肺部超声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价B线(ULCs,肺彗尾征)在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短期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136例心功能不全成年患者,于入院当天(T1)、住院第2 d(T2)及出院当天(T3)完善肺部超声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等检查,统计分析B线与NT-pro BNP、3个月内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事件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由入院时(1908.95±684.63)pg/ml降至出院时(506.71±339.56)pg/ml,ULCs也相应地由(19±5)(T1)降至(9±3)(T3)条;ROC曲线分析示ULCs≥10条为最佳截断点,其敏感性0.714,特异性为0.685;Kaplan-Meier分析提示ULCs T3<10条组患者3个月内无事件生存率较高(Log Rankχ2=16.67,P<0.001)。结论肺超声是一种实用的监测肺水肿工具,出院时B线可有效预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短期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发生。
- 徐峥嵘张耀张娜雯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不稳定心绞痛组(5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9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且没有明显狭窄的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人群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进行测定。比较三组人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患者NLR、Gensini评分、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NLR值大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Gensini评分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P<0.05);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组NLR值大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患者Gensini评分高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0.05);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236,P<0.05;r=0.214,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明显的关系,且可以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
- 熊纭辉徐峥嵘赵印平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血流储备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数量和造影剂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实验组患者30 d心绞痛发生比例为5.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71%(P<0.05)。两组患者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运用FFR在临床上指导PCI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沈志明刘衬云陈军徐峥嵘杨大浩
-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
- BNP、hs-CRP水平早期鉴别诊断NSTEMI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早期鉴别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经心电图、临床症状及血清肌钙蛋白I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172例,最终临床确诊NSTEMI病人98例(NSTEMI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74例(STEMI组),比较两组起病后1h、2h、3h、4h血浆BNP、血清hs-CR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NP、hs-CRP鉴别诊断NSTEMI与STEMI的价值。结果起病后1h、2h、3h、4h,NSTEMI组血浆BNP、血清hs-CRP均显著低于STE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取值200.0pg/mL时鉴别诊断NSTEMI和STEMI的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6.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47;血清hs-CRP取值9.65mg/L时鉴别诊断NSTEMI和STEMI的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77.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51。结论NSTEMI病人起病后BNP、hs-CRP水平低于STEMI病人,检测二者水平变化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NSTEMI和STEMI。
- 徐峥嵘文立生庄德贞何雯婷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
- 不同水化疗程预防急诊PCI患者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水化疗程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在预防对比剂肾病方面效果。方法选择2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于PCI术前用0.9%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水化,同时A、B、C三组术后水化维持时间分别为6、12、24 h。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24、48、72 h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水平情况及CIN发生率。结果治疗24 h后,三组中C组血肌酐、胱抑素C均最低,与A、B两组对比显著差异(P<0.05);治疗48 h后,三组中C组血肌酐最低与A、B两组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2 h后,C组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A、B两组(P<0.05),C组胱抑素C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患者术后予以24 h水化可有效预防CIN发生,改善预后,患者精神与经济负担得以减轻,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 陈巍徐峥嵘陈军李潮生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清肌酐对比剂肾病
- 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介入治疗中抗凝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评价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抗凝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入选的ACS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104例)和肝素组(102例),PCI术中分别采用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并根据术中冠脉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GPI).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及PCI相关资料,并对两组30 d内的出血、 支架血栓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中所有PCI手术患者30 d内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事件;两组间MACE发生率(11.5%比9.8%,P〉0.05)未见统计学差异.比伐芦定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7.7%比12.7%,P〈0.05),其中以轻度出血发生率减少更为显著(5.8%比9.8%,P〈0.05),严重出血方面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1.9%比2.9%,P〉0.05),但比伐芦定组严重出血风险趋势较低.结论 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ACS患者的PCI治疗中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降低出血风险.
- 徐峥嵘陈军陈力沈志明陈巍
- 关键词:肝素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