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宝碧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9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通信
  • 7篇测控
  • 5篇月球
  • 5篇深空
  • 4篇深空探测
  • 4篇天线
  • 3篇中继
  • 3篇位姿
  • 3篇位姿测量
  • 3篇轨道器
  • 3篇航天
  • 3篇航天器
  • 2篇地面测控
  • 2篇遥测
  • 2篇遥测系统
  • 2篇月球软着陆
  • 2篇中继链路
  • 2篇软着陆
  • 2篇视觉测量
  • 2篇通信方法

机构

  • 20篇北京空间飞行...
  • 3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北京空间机电...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 1篇上海航天电子...
  • 1篇上海宇航系统...

作者

  • 20篇徐宝碧
  • 6篇黄晓峰
  • 5篇杨孟飞
  • 5篇黄昊
  • 5篇赵洋
  • 5篇韩宇
  • 5篇李晓光
  • 4篇强晖萍
  • 4篇刘适
  • 3篇郑燕红
  • 3篇张伍
  • 3篇陶灼
  • 3篇陈丽平
  • 3篇顾征
  • 3篇张婷
  • 3篇王彤
  • 3篇盛瑞卿
  • 3篇李铁映
  • 2篇彭兢
  • 2篇谭志云

传媒

  • 4篇中国科学:技...
  • 3篇航天器工程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测控技术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6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月球软着陆探测任务各阶段天线设计方法、天线及通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月球软着陆探测任务各阶段天线设计方法、天线及通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出的天线可以满足月球软着陆的需要;动力下降段天线设计包括:选用两副相同的收发共用测控天线、或两副相同的接收测控天线与两副相同的发射测控天线...
刘适孙泽洲徐宝碧黄晓峰
文献传递
一种多器组合航天器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方法
一种适用于多器组合航天器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方法,步骤为:(1)给出探测器最大工作模式集合;(2)根据探测器构型确定测控天线布局,仿真分析给出各种模式下方向图辐射覆盖范围及影响;(3)确定组合体状态下测控和信息交互的工...
李晓光徐宝碧陈刚强晖萍雪霁赵洋黄昊张伍程慧霞张溢张婷王孖杰程一豪白帆
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月球原位探测器校时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月球原位探测器校时方法,包括:中继星在探测器遥测帧格式基础上进行组帧,并插入中继星守时时间码,中继星通过对地数传链路转发中继星数传帧;建立地面试验系统;利用地面试验系统对探测器完成校时,使探...
白崇延黄昊张高张伍徐宝碧陶灼张瑞康王善澎盛瑞卿逯运通
嫦娥五号任务欧空局测控对接试验方法与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详细介绍了嫦娥五号轨道器在欧空局(ESA)所属的欧洲空间操作中心(ESOC)开展测控对接的试验项目。重点分析了在ESOC参考测试站和国内测控站开展对接试验时试验项目及方法上的异同。从对接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嫦娥五号轨道器与欧空局所属库鲁站、玛斯帕拉玛斯站天地接口匹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BACC)与ESOC之间地地接口匹配,相关技术参数满足嫦娥五号任务要求。从欧方对接试验的成功经验中获得了较为深刻的启示,从对接模式、试验条件、项目和方法4个方面为今后国内站测控对接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议。
黄磊陈少伍徐宝碧丁林李海涛程承
关键词:轨道器月球探测
一种可多点重构的航天器可视传感网络及其配置使用方法
一种可多点重构的航天器可视传感网络,包括:若干微型无线相机、中央处理单元、图像解码与重建模块和视觉测量模块;若干微型无线相机分布在航天器上,构成可视传感网络;微型无线相机获取可视化遥测目标的图像信息;中央处理单元接收航天...
顾征杨孟飞徐宝碧陈丽平郑燕红胡永富王彤李铁映李烔卉陈磊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15年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测控系统负责完成遥控、遥测及测距功能,并配合地面完成探测器测定轨及返回器搜寻工作.针对飞行器构型布局复杂、返回器重量资源受限及再入速度高的难点,通过异频半空间组阵设计实现了测控全空间覆盖;通过系统集成化及单机轻量化设计解决了返回器资源受限问题;合理设计了应答机锁相环路带宽以适应高速再入捕获要求.本文给出了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测控系统方案以及相关测控关键技术,并对再入返回测控系统在轨飞行结果进行介绍.
徐宝碧谢兆耕韩宇赵月凤王凤荣廖慧兮贺晓洋刘奇贺勋赵洋
关键词:轻量化
一种再生测距伪码的自适应捕获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深空探测距离远,适合使用再生伪码测距技术。针对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提出的T2B测距复合伪码,计算了其6个子码在不同延拓周期下的相关值,推导了星上相关运算前信号噪声的分布形式。在对判决量统计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准则(MLE)对噪声标准差进行了合理估计,通过噪声标准差估计了判决门限,并采用奈曼-皮尔逊准则(N-P)构造了假设检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信噪比的变化自适应调整判决门限,以保持恒定的虚警概率。
谢兆耕吴学英徐宝碧
关键词:深空探测自适应门限最大似然估计
多器组合一体化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与验证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主要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多器组合一体化测控数传分系统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及在轨验证情况进行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器组成,存在四器组合体、两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及单器等多种工作状态,构型及工作模式极为复杂,且重量资源十分紧张.根据嫦娥五号任务特点,设计了多器组合一体化测控数传分系统,通过多器组合测控解决了探测器构型复杂全空间测控难题,并结合一体化、功能复用设计以及单机轻小型化解决了重量资源受限问题.实现了受限带宽多频率同时工作兼容性设计,合理设计并实现了数传载波抑制、频谱带外抑制,以及应答机环路带宽等关键技术指标.
徐宝碧李晓光王文伟李炯卉苗瑞琴强晖萍白帆
关键词:带外抑制载波抑制轻量化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包括天线馈电子系统、天线结构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及信道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根据上位计算机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向天线结构子系统发送转动指令;天线馈电子系统安装在...
李晓光刘适强晖萍曾锋赵洋李炯卉孔令哲王孖杰陶灼徐宝碧黄昊张伍苏伟陈刚雪霁韩宇张婷程一豪
中国深空探测进入/再入返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被引量:35
2015年
简要介绍了国外深空探测任务中进入有大气天体和再入返回地球大气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内深空探测再入返回的共性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气动、热防护、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回收和测控通信等技术,最后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再入返回和有大气天体进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叶培建杨孟飞彭兢李齐董彦芝张钊江长虹徐宝碧邹乐洋
关键词:中国探月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