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伦
- 作品数:92 被引量:376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世界卫生组织(WHO)3、4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期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性别、病程,肿瘤的部位、累及椎体节段长度、切除程度、WHO分级、H3K27M突变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将上述部分指标(P<0.10)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岁(7~63岁),其中18~45岁者占58.3%(56例);中位病程为5.5个月(1~60个月),其中病程≤6个月者占67.7%(65例)。肿瘤好发于脊髓的颈膨大(34.4%,33例)和圆锥(30.2%,29例)。肿瘤累及椎体节段的中位数为3个(1~9个)。51.3%(51例)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50%。WHO分级4者占81.3%(78例),H3K27M基因突变者占75.0%(7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0.5个月(2.7~133.0个月),失随访8例(8.3%),至末次随访22例患者存活。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术后1、2、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4%、48%、15%。log-rank检验显示,肿瘤累及椎体节段>3个、WHO 4级和切除程度<50%的患者生存期短(均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肿瘤的部位、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的生存期影响不大(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WHO 4级(HR=2.56,95%CI:1.01~6.50,P=0.047)和肿瘤累及椎体节段>3个(HR=1.99,95%CI:1.16~3.42,P=0.024)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具有一些独特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患者的总体预后差,WHO 4级和肿瘤累及椎体节段>3个的患者预后更差。
- 安崧源张耀武柴睿超庞波闫浩刘幸韩波刘海徐宇伦贾文清王永志
- 关键词:脊髓肿瘤神经胶质瘤疾病特征预后
- 脊髓内黑色素性室管膜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脊髓内黑色素性室管膜瘤的疾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椎管内黑色素性室管膜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核磁MRI影像表现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增强稍见强化。对比放疗前后4个月的磁共振影像,该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组织学检查见肿瘤细胞内含黑色素颗粒,经氧化、脱色后行HE染色见不典型的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和室管膜菊形团结构。肿瘤大部切除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加重。随访5个月,神经功能障碍渐恢复,复查MRI肿瘤无增大。结论黑色素性室管膜瘤因瘤内含有丰富的黑色素而在影像显示T1高信号,T2低信号。组织学检查结合肿瘤与室管膜的密切关系可确定诊断。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案,但切除程度应予个体化,不建议术前放疗。
- 王子德王军梅罗麟杨俊王贵怀王江飞张岩曾春徐宇伦
-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5年
-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疾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例罕见的颅内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肿瘤均位于桥小脑角区,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透明细胞型脑膜瘤。肿瘤全切除后均未放疗,随访1a1例复发,1例未复发。结论透明细胞型脑膜瘤好发于椎管内及桥小脑角区,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病理学为良性表现,但有易复发、转移等侵袭性行为,诊断需结合免疫组化;首选手术治疗,对术后肿瘤残留、复发及难以手术的病例,可考虑伽马刀治疗。
- 王子德刘勇范月超朱玉辐焦云琦刘光平徐宇伦侯宗刚
- 改进的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伴顽固性癫痫的婴儿脑性偏瘫(附14例报告)被引量:19
- 1989年
- 作者采用改良手术方法:全切半球皮质后用肌瓣、明胶海绵堵住Monro孔并将之缝在脑镰上固定,并用基底节覆盖住,游离颅底硬膜将硬膜缝于基底节周围和大脑镰、小脑幕及颅底,从而缩小硬膜下腔。本组14例,随访1~2.5年,癫痫均获控制无手术并发症。
- 陈炳桓杨炯达王宜崇李清海徐宇伦张天明
- 关键词:癫痫婴儿偏瘫大脑半球切除
- 中枢神经与心血管系统的缺血性预处置
- 1997年
- 中枢神经与循环系统的缺血预处置是人们为制造动物的病理生理模型以研究这两个重要系统的一种独特手段,近来已得到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普遍关注,本文就此加以综述。
- 徐宇伦胡小敏
- 关键词:缺血预处置中枢神经心脏血管血液循环
- 椎管内硬膜外脊膜瘤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脊膜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一般规律。临床资料总结6例硬膜外脊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相关文献复习。6例病人临床表现为多种神经功能障碍,MRI可见椎管内硬膜外"匍匐"形生长肿物影,并呈"C"形包裹硬膜囊。分别对其行肿瘤近全或全切术,组织学诊断为:脊膜瘤。经随访1例术后复发。结论硬膜外脊膜瘤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脊膜瘤,呈良性,需手术治疗,但远期复发不能除外。
- 姚宁杨俊王贵怀朴明学王子德陈大兴吴量徐宇伦
- 关键词:脊膜瘤硬脊膜外椎管内MRI
-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远期随访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前均未行栓塞治疗,共行52次手术,切除肿瘤58枚.采用McCormick分级进行脊髓功能评估,术后平均随访8年.结果 肿瘤全切除55枚,次全切除3枚.术后1周症状改善11例,无变化29例,加重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7~9年,脊髓功能改善18例,无明显变化21例,加重7例;未见肿瘤复发.肿瘤次全切除影响预后(P=0.08, OR=10.8,95%置信区间2.1~60.8).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为高度血管化的良性肿瘤,可通过显微镜下全切除治愈.肿瘤次全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 齐巍杨涛吴量徐宇伦
- 关键词:脊髓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
-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外科治疗——丘脑背内侧核为主的立体定向毁损术被引量:2
- 1991年
- 自1987年8月至1990年7月,我们共收治了2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手术方法是以丘脑背内侧核为主的立体定向损毁术。随访6个月至3年,总显效率为68%,此法有一定治疗价值。本文还讨论了治疗的理论基础。
- 徐宇伦王宜崇蔡卓基牛德福贾丽春阎希威张军白勤陈炳桓陈学诗杨炯达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丘脑核手术
- 大脑半球切除术后远期体感诱发电位成分中N_(18)神经发生源的相关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人类体感诱发电位 (SEP)中N1 8的确切神经发生源。方法 分别对 2 0例大脑半球切除术后远期的病例和 1 2例正常人进行正中神经 (MN)刺激的SEP。在SEP中 ,采用头参考点与非头参考点记录的方法。同时 ,所有病例进行MRI检查。结果 所有 2 0例大脑半球切除术后远期的病例 ,皮质下至脑干中段发生广泛萎缩。手术侧未引出N2 0 ,但P1 4的波峰潜伏期 (LP)为 1 2 .5ms±0 .8ms,而N1 8的LP为 1 7.6ms± 1 .6ms ,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N1 8的确切神经发生源应在延髓节段。
- 徐宇伦赵继宗刘淑玲潘映辐
-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神经生理学大脑半球切除术延髓
- 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其形成和破裂的基础研究
- 王忠诚赵继宗王硕赵元立张东李京生隋大立王德江王嵘齐巍徐宇伦韩小弟韩利江陆铮孟国路刘巍王永刚孙建军杨雷
- 该项目属神经外科学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总结了1984-2000年本单位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以及动脉瘤成因、破裂出血的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截止到2002年10月,已累积1483例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一、...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疗法微创手术手术术式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