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天同

作品数:58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腰椎
  • 15篇椎管
  • 15篇椎管狭窄
  • 13篇椎板
  • 13篇狭窄症
  • 13篇脊髓
  • 12篇椎管狭窄症
  • 12篇颈椎
  • 11篇术后
  • 10篇手术
  • 10篇切除
  • 8篇椎间盘
  • 8篇减压术
  • 7篇切除术
  • 7篇颈椎病
  • 6篇腰痛
  • 6篇中毒
  • 6篇手术治疗
  • 6篇疗效
  • 5篇胸椎

机构

  • 53篇天津市人民医...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市红十字...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8篇徐天同
  • 35篇田融
  • 34篇夏英鹏
  • 28篇申庆丰
  • 15篇张学利
  • 13篇贾宇涛
  • 12篇张黎龙
  • 10篇田成瑞
  • 7篇夏刚
  • 6篇李辉南
  • 6篇江汉
  • 5篇孙天威
  • 5篇朱如森
  • 5篇方钊
  • 3篇万军
  • 3篇袁建军
  • 3篇胡炜
  • 2篇于斌
  • 2篇崔子健
  • 2篇张宇

传媒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天津医药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实用手外...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等离子体髓核成型术治疗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09年
间盘源性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多数由椎间盘退变引起。致痛原因可能与退变间盘内压力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导致间盘内某些特定点应力增大有关。低温等离子体髓核成型术作为治疗下腰痛的一种新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脊柱外科临床。它利用等离子刀将退变间盘髓核消融,从而减小盘内压力,使突出髓核还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椎间盘重建的治疗目的。其临床效果满意,但强调在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徐天同夏英鹏田融
关键词:射频消融下腰痛
腰椎融合后矢状位力线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目前关于腰椎管狭窄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及骨盆入射角度的匹配程度与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研究腰椎管狭窄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骨盆入射角度的匹配程度(PI-LL),分组比较不同匹配程度间脊柱骨盆矢状参数和临床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采用腰椎后路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11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男48例,女62例,年龄(57±11)岁,术后随访超过1年,根据术后PI-LL分为2组,A组(PI-LL>10°)47例,B组(PI-LL≤10°)6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评分(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并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前骨盆矢状位参数及临床功能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术后末次随访,与A组比较,B组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改善(P=0.000,P=0.005);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也有明显改善(P=0.000,P<0.05),骨盆倾斜角恢复的更明显(P=0.000);④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的改善与骨盆倾斜角(r=0.209,P=0.008)、腰椎前凸角(r=-0.133,P=0.021)和骶骨倾斜角(r=-0.156,P=0.031)的改善显著相关;骨盆倾斜角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相关(r=0.196,P=0.014);⑤提示重建腰椎前凸角,并降低骨盆倾斜角,使腰椎前凸角度与骨盆入射角度匹配(即PI-LL≤10°),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方钊乔攀徐天同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腰椎矢状位平衡对老年小关节综合征腰痛患者小关节腔内药物注射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矢状位平衡对老年小关节综合征(FS)腰痛患者小关节腔内注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小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97例老年FS腰痛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根据4周时VAS缓解率确定治疗效果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椎矢状位平衡分型参考Roussouly分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4周,97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66例(有效组),无效31例(无效组)。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同期有效组VA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BMI、病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Fujiwara分级、病变节段、Roussouly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平衡其他因素后,年龄、Fujiwara分级、病变节段、Roussouly分型仍然是影响疗效的风险因素(P均<0.05)。结论脊柱矢状位平衡是影响FS腰痛患者小关节腔内药物注射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张权田融夏刚徐天同刘岩任志帅李广袁建军
关键词:小关节综合征药物注射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背景: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System,TESSYS)是当前世界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手术技术。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中神经根副损伤...
徐天同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术中疼痛镇痛治疗
一种骨刀限深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刀限深刻度尺,包括骨刀本体,所述骨刀本体外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环形卡板,所述第一环形卡板一端连接有第二环形卡板,所述第二环形卡板一端边部焊接有螺杆柱,所述螺杆柱外表面一侧螺纹啮合安装有蝶形螺帽,...
乔攀田融徐天同张黎龙
文献传递
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初步探讨
2009年
目的研究饮水型氟中毒对脊髓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特别是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喂以预配的高浓度氟化钠水建立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半光氨酸蛋白酶(Caspase-3)测定评价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TUNEL结果显示,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脊髓中可见明显的细胞核棕染的凋亡神经细胞,Caspase-3检测,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呈现过表达。结论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的脊髓神经细胞有凋亡倾向,Caspase-3的参与和过表达可能是饮水型氟中毒导致神经细胞发生凋亡而致脊髓损伤的原因之一。
徐天同夏英鹏申庆丰田融
关键词:氟中毒脊髓神经细胞
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的颈椎椎体形态改变:病例-对照被引量:9
2010年
背景:有学者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颈椎椎体骨小梁减少、变细、甚至穿孔,那么这种改变是否会导致颈椎椎体变形,又与颈椎病发病有哪些关系呢?目的:通过测量、比较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后的颈椎形态学改变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以40例腰椎骨密度正常、无颈椎病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平均32.5岁;30例确诊的颈椎病为颈椎病组,平均43.6岁;46例颈椎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为合并骨质疏松症组,平均58.6岁。116例受试者拍摄X射线片。测量椎体高度、椎体矢状径和椎体高度/矢状径比、椎管/椎体矢状径比。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组的椎体高度下降、矢状径变长(P<0.05),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变小(P<0.05),椎体变形以椎体高度下降与矢状径延长而变得扁平为主要特点。提示骨质疏松导致颈椎椎体变形,骨质疏松与颈椎病存在相关性,并可能是颈椎病进展的因素。
宋海峰田融夏刚张学利徐天同申庆丰
关键词:颈椎病骨质疏松形态学骨组织构建颈椎
腰椎术后综合征病因分析及治疗对策被引量:6
2009年
腰椎术后综合征(failed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是多原因所致的一组临床病征,目前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指在行椎板切除术或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腰痛或腿痛症状未缓解或未完全消除,甚至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我科2003年6月-2006年9月共发生FBSS患者36例,现将其病因及治疗分析如下。
徐天同夏英鹏贾宇涛申庆丰田融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综合征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体会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35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其发生特点、规律,探讨预防措施。结果: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失血性休克或术中低血压48例(13.6%),脑脊液漏17例(4.8%);脊髓损伤22例(6.2%),其中截瘫3例(0.8%);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压迫脊髓3例(0.8%)。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严重,规范化的术前准备和及时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是预防和治疗胸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袁建军徐天同胡炜田融张学利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症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伴有颈椎后凸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 对比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治疗伴有颈椎后凸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伴有颈椎后凸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29例(颈椎前路组),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者25例(颈椎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节段、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的差异及并发症的差异情况。结果 颈椎前路组和后路组的平均末次随访时间分别为27个月和29个月,颈椎前路组和后路组的出血量、融合节段分别为(135.6±27.8)、(255.2±32.3)ml和(4.1±0.3)、(5.3±0.4)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62.7±21.3)和(176.3±29.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路组和颈椎后路组的平均JOA评分、平均NDI评分、平均VAS评分分别为术前为(8.3±2.7)分和(8.9±2.1)分,(33.8±11.0)分和(34.4±8.7)分;术后为(13.6±2.5)分和(14.0±1.7)分,(16.9±7.5)分和(15.6±8.1)分,(1.2±1.2)分和(1.2±1.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5.7%±16.3%)及(58.3%±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路组和颈椎后路组的Cobb角和平均颈椎活动度术前分别为(–24.3±4.4)°和(–22.7±3.7)°、(29.0±6.7)°和(30.4±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分别为(13.7±3.2)°和(6.2±4.2)°(P〈0.01)、(11.7±6.5)°和(8.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分别为16例和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
申庆丰徐天同夏英鹏
关键词:颈椎病脊柱后凸脊柱融合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