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了解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与非合并附睾睾丸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症科223例男性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2例合并附睾睾丸炎患者与201例非合并附睾睾丸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男性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患者的发病率为9.87%(22/223)。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与非合并附睾睾丸炎患者发病年龄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5岁比42.0岁,Z = 1.323,P 〉 0.05),但发热率[90.9%(20/22)比69.2%(139/201)]、寒战率[54.5%(12/22)比28.9%(58/201)]、肝肿大率[22.7%(5/22)比3.5%(7/201)]、腹部症状[59.1%(13/22)比17.4%(35/201)]、泌尿系感染症状[31.8%(7/22)比3.5%(7/2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86、6.076、14.424、20.392、27.059,P均 〈 0.05)。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组患者白细胞(WBC)数量(7.9 × 10^9个/L)、红细胞沉降值(ESR,38.0 mm/h)及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值(AST,110.0 U/L)均高于非合并附睾睾丸炎组(5.1 × 10^9个/L、30.0 mm/h、73.8 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239、2.064、2.762,P均 〈 0.05)。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组患者经抗生素联合治疗8周有效,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组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4.5 d,睾丸肿痛缓解时间平均3.9 d,21例患者治愈,仅有1例复发。结论 附睾睾丸炎是布鲁菌病常见并发症,通常有严重的急性临床表现,需临床医师及时识别诊断,抗生素联合8周治疗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有效。
- 林晓威徐光张立波张淑敏王峰
- 关键词:布鲁菌病附睾睾丸炎
- 感染性疾病在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中所占比例的临床变迁
- <正>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及临床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4年4月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16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690例FUO患者经各种临床检查或经诊断性治疗最终确诊1...
- 徐光鲍万国
- 文献传递
- 吉林省及周边地区原因不明发热病人布鲁氏菌感染及临床分析
- 目的:调查吉林省及周边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疑似布氏杆菌感染情况。方法:采用SAT凝集法测定布鲁氏菌抗体滴度.结果:对1346例不明原因发热-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病人进行布鲁氏菌抗体凝集实验检测,发现400例阳性,阳性率达...
- 徐光王峰刘娣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细菌感染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丙型肝炎病毒1b型NS3区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1b型的非结构蛋白3(NS3)区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非HCC组及HCC组,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CV-R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法(nested-PCR)进行HCV基因分型并扩增HCV-NS3片段,分析HCV-NS3区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3组均以1b型为主,3组间1b型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5%,3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且3组在NS31027-1206区间都无特殊的氨基酸突变;NS31027-1206区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分为A、B 2型,携带组及非HCC组以A型为主,而HCC组以B型为主;携带组与非HCC组蛋白质二级结构分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HCC组与携带组、非HC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b型HCV携带者及非HCC患者与HCC患者在蛋白质二级结构上有差异,HCV-NS3与HCC的发生有关联。
- 周丹孟祥伟孙逊杨秀军徐光孙艳三代俊治迟宝荣
- 关键词:肝炎病毒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肝肿瘤
-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
- 2007年
- 徐光孟祥伟张海荣
- 关键词:丙型肝炎药物病毒
- 胰腺癌的临床诊断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张海荣孟祥伟徐光
- 关键词:胰腺癌血清标志物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