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同
- 作品数:69 被引量:2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三项经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功率激光对Beagle犬胫骨种植体周骨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低功率激光照射对种植体周骨愈合及骨结合的影响尚无确切的结论。目的:探讨低功率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对骨内种植体周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6只Beagle犬,每只犬两侧胫骨分别植入3枚种植体,植入后分别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局部照射1周,2周或不照射。分别于第4,8,12周随机处死2只Beagle犬取材。结果与结论: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显示,给予低功率氦氖激光局部照射的种植体周骨组织愈合优于未照射者。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种植体植入时间的延长,种植体-骨结合率逐渐增高;在相同时间点,种植体-骨结合率以照射2周组最高,照射1周组次之。提示低功率氦氖激光局部照射能显著促进种植体周骨组织愈合及其改建成熟,同时增加种植体骨结合面积。
- 范芹徐世同刘建国吕聪
- 关键词:低功率激光种植体骨形态计量学骨愈合骨结合
- 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周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钛膜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颗种植体植入30例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或唇颊骨壁缺损拔牙窝,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部分暴露,种植体周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较差。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
- 徐世同
-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胶原膜
- 引导组织再生在即刻种植上的应用研究
- 为了评价引导组织再生(G TR)技术引导种植体周骨缺隙骨再生的效果,作者选择了25例共27颗不能保留的牙齿,于拔除后即刻种植,采用PT FE(聚四氟乙烯膜)覆盖子种植体和牙槽嵴顶上,游离龈瓣严密缝合。术后6个月将PT F...
- 张开宜徐世同李静
- 关键词:引导组织再生种植体
- 引导组织再生即刻种植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评价引导组织再生 (GTR)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效果 ,探讨影响其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 :将 2 5颗种植立即植入 2 5位患者的新鲜拔牙窝 ,聚四氟乙烯 (PTFE)膜覆盖于牙槽嵴顶封闭拔牙窝 ,松驰唇颊侧粘骨膜瓣 ,严密缝合。术后当天、10天、1、2、3、4、5和 6个月拍X光片检查种植体周骨缺隙骨再生情况。术后 6个月拆除PTFE膜。完成修复后随访观察一年。结果 :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 ;术后 2个月新生骨充满种植体周缺隙 ;术后 6个月新骨完全成熟 ,并与种植体紧密结合 ;膜早期暴露可导致种植体周牙槽嵴顶骨明显吸收。结论 :GTR即刻种植术能取得与延期种植相同的临床效果 ;膜的屏障作用最少应保持 2个月 ,术后 6个月是拆膜的最佳时间 ;
- 徐世同
- 关键词:GTR牙种植体引导组织再生
- ITI种植修复临床体会
- 徐淑兰周磊黄建生宋光保徐世同张雪洋
- 关键词:种植体
- 牵引成骨联合牙种植修复下颌骨量不足病例报道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评估牵引成骨技术修复肿瘤术后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例下颌肿瘤术后多个牙缺失伴有较大范围的骨量不足者,采用垂直牵引成骨技术修复垂直向骨量,上置法植骨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颊侧骨缺损,植入4枚Frialit-2种植体,3个月后,固定金属树脂混合桥修复。结果4枚种植体形成骨性愈合,患者对咬合功能的恢复满意。结论牵引成骨术成骨作用较好,可作为修复肿瘤术后垂直性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徐淑兰周磊黄云飞黄建生宋光保徐世同张雪洋朱安棣
- 关键词:牵引成骨术上置法植骨引导骨再生
- 种植区骨增量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veral techniques used in the alveolar ridge augmentation. Materials and...
- 周磊徐世同宋光保黄建生徐淑兰黄云飞
- 关键词:上颌窦底
- Statim高压消毒箱消毒效果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Statim高压消毒箱消毒效果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广东省口腔医院(510260)徐世同,张开宜,叶树勋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简丽波唾液和血液是许多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口腔科器械、尤其是弯车头在口腔门诊工作中使用频繁,污染具有传染性的唾液...
- 徐世同张开宜叶树勋简丽波
- 关键词:消毒实验室
- 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短期观察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分析BICON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3-9mm的病例57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101枚,长度5.7mm的种植体15枚,长度6mm的种植体20枚,长度8mm的种植体66枚。下颌共植入59枚种植体,上颌共植入42枚种植体,其中上颌窦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底冲击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和人工植骨材料(天博骨粉)。3-6个月行二期手术,二期术后3-4周完成基台一体化冠永久修复。结果:55例99枚BICON短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X光片及牙科CT检查,种植体颈部骨组织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上颌2例2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松动脱落,种植成功率98.02%。结论: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通过植入BICON短种植体,不仅可以简化植骨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且能减少手术风险,使种植体能获得较理想的种植成功率。
- 徐淑兰周磊黄建生徐世同宋光保刘卫平张雪洋王春先吴王喜
- 关键词:种植体
- rhBMP-2、PRF和自体骨分别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成骨效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骨缺损模型,比较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 BMP-2)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复合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物、自体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以及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这四种骨移植材料在骨缺损中的成骨效能。方法:在比格犬双侧胫骨干骺端制备四个相同的骨缺损区,在缺损区分别植入rh BMP-2/CHA、PRF/CHA、自体骨/CHA及CHA(对照);3个月后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观察;拍牙科CT,观察各植骨区骨密度情况;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比较各植骨区骨组织学特点及新骨形成量。结果:大体标本见四组骨缺损间隙均完全关闭。X线示自体骨/CHA组和PRF/CHA组骨密度较致密,rh BMP-2/CHA组致密性低于前两者,CHA组未见明显骨致密影。HE切片见四组新生骨与宿主骨连接紧密,新生骨小梁不规则,粗细不一,排列无序;复合型骨移植材料的新生骨小梁比对照组更密集、粗大,连续性更好;四组植骨区成骨量比较:自体骨/CHA组>PRF/CHA组>rh BMP-2/CHA组>CHA组。结论:复合型骨移植材料成骨效应明显优于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三种复合型材料中自体骨/CHA成骨效应最好,其次为PRF/CHA,rh BMP-2/CHA最差。
- 宋亚平徐世同杨淑娟张彩美黄丞蔚刘虎
-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自体骨珊瑚羟基磷灰石骨缺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