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明珍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腔内
  • 1篇腔内放射
  • 1篇腔内放射治疗
  • 1篇肿瘤
  • 1篇主要并发症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肿瘤
  • 1篇纵膈
  • 1篇细胞
  • 1篇疗法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内放射
  • 1篇内放射治疗
  • 1篇剂量率
  • 1篇宫颈
  • 1篇宫颈癌
  • 1篇何杰金氏

机构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3篇彭明珍
  • 1篇张敬伦
  • 1篇邹锐
  • 1篇吴慧
  • 1篇王跃先
  • 1篇谢翠峰
  • 1篇成慧君
  • 1篇刘淑真
  • 1篇梁克理

传媒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生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AK细胞
1993年
一、LAK细胞的概念 1980年Rosenberg等首先观察到荷有甲基胆蒽纤维肉瘤的C57BL/6小鼠脾细胞经含有IL-2的培液培养后,可获得较强的抗自身甲基胆蒽纤维肉瘤的细胞毒作用,而对自身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未经IL-2培养的脾细胞或NK细胞对纤维肉瘤无杀伤活性。1982年Grimm等首次提出将这种由IL-2激活的能够杀伤NK抵抗性肿瘤细胞的杀伤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简称LAK细胞。脾脏细胞、淋巴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PBL)
梁克理彭明珍
关键词:杀伤细胞
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主要并发症及生存质量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报告了203例宫颈患者使用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及生存情况,外放射用60钴机或加速器,腔内用西德产布克勒后装机治疗。全组已随访3~5年,其中无癌生存181人,带癌生存9人,13人死亡。无癌生存的181人,有151例无明显症状,不仅可维持正常生活、部分年纪较轻者还能照常上班和参加田间劳动。本组病例近期放疗反应不明显,远期反应主要是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其发生率各为9.8%和8.9%。除1例发生直肠阴道瘘及两例膀胱出血较多经补血治疗外,其余均用药物治疗,多在6个月治愈。
谢翠峰张敬伦成慧君吴慧康玉梅韩桂梅秦希梅彭明珍
关键词:宫颈癌子宫肿瘤放射疗法并发症
原发纵膈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原发性纵膈非何杰金氏淋巴瘤65%发病年龄在25岁以下;60%自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在2个月以内;100%的病人首发症状为咳嗽、闷气、60%有上腔静脉综合征;7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1%有肝肿大;60%有骨髓侵犯;35%为淋巴母细胞型。
刘淑真王跃先邹锐段湘云彭明珍
关键词:纵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