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江
- 作品数:29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2年
- 脑卒中的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给整个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的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在美国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而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首位死因。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自从上世纪问世以来,
- 王晓涛翟广张智峰陈鑫璞张风江刘献志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狭窄高发病率首位死因脑血管病病死率
- zeste同源物2的增强子和人类mutL同源物1通过激活丝裂原细胞外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调控神经胶质瘤的增殖
- 2024年
-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2的增强子(EZH2)和人类mutL同源物1(hMLH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靶向抑制EZH2和hMLH1和hMLH1特异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U-8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敲低组,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增殖实验分析两组的增殖能力。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EZH2(7.97±0.14、6.00±0.18、6.24±0.11,t=83.80、47.18、83.55)和hMLH1(6.15±0.08、3.93±0.17、4.25±0.12,t=103.700、29.800、45.510)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87胶质瘤细胞的siRNA转染导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对照组(68.2±14.8),EZH2敲低组(33.5±13.1),hMLH1敲低组(43.1±10.0)。敲低EZH2和hMLH1表达后增强转染细胞凋亡(t=3.041、2.934,P<0.05)。沉默后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p-MEK1)/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MEK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的比例下调,p-MEK(t=5.590、6.548,P<0.05)和p-ERK1的水平降低(t=10.730、9.260,P<0.05)。与单独转染EZH2-siRNA和hMLH1-siRNA比较,EZH2-siRNA和hMLH1-siRNA共转染的U-87细胞中,抑制作用增强(t=6.425、7.273,P<0.05)。结论:对EZH2和hMLH1的抑制可能通过激活MEK/ERK途径影响神经胶质瘤的生长和细胞死亡。
- 张红赟邢振义张风江董剑锋郑杰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增殖
- 疑难病例析评 第265例 海绵窦综合征-脑脓肿-脑疝-丹毒
- 2012年
- 病历摘要
患者 女,45岁,因间断性头晕头痛21个月,左眼视物模糊8个月余于2011年1月2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治疗。2009年4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左侧颞部间断性痛,无放射性,偶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量不多,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自服中药好转。2010年3—5月上述症状又逐渐加重,偶有视物成双,左眼酸涩感,眼睑下垂,眼球外凸明显,固定不能活动,遂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视乳头水肿。
- 辛艳超刘献志翟广张风江陈若琨徐滨刘俊
- 关键词:海绵窦综合征脑脓肿丹毒脑疝
- 微小RNA-23a在恶性胶质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表达及其调控ATP5A1基因表达的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23a在恶性胶质瘤(GBM)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表达,探讨其在GBM中的功能。方法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GBM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miR-23a表达变化;采用miR-23a mimic转染GBM细胞株U87MG、U251、T98G、A172,并用CellTiter-Glo? Luminescent Cell Viability Assay检测细胞生长,同时测定转染miR-23a mimic的U87MG、U251细胞实体瘤生长;通过RT-qPCR检测GBM患者组织ATP5A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ATP5A1蛋白的表达;用miR-23a mimic转染GBM细胞株U87MG、U251、T98G、A172,Western blot检测ATP5A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GBM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miR-23a表达分别为0.40±0.18和1.00±0.1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50±0.56)(P=0.005)和健康人血清(2.60±0.45)(P=0.005),同时miR-23a mimic可以抑制GBM细胞株U87MG、U251、T98G、A172的生长以及U87MG、U251实体瘤的生长(P=0.011),U87MG和U251感染pLKO.1慢病毒的细胞实体瘤大小分别为(597.1±95.4) cm3和(429.5±78.7) cm3,感染miR-23a mimic的分别为(153.2±38.6) cm3和(168.7±33.1) cm3(P=0.008);RT-q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ATP5A1(5.4±1.1)在GBM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而miR-23a mimic可以降低ATP5A1在GBM细胞株U87MG、U251、T98G、A172中的表达。结论miR-23a具有抑制GBM细胞株生长和实体瘤形成的作用,miR-23a可以调节ATP5A1蛋白的表达。
- 张风江周金桥赵新炜郭杨保建基翟广刘献志
-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并初步确定造成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术中确认责任血管,以Teflon棉分隔。同时术中实时行面肌诱发肌电图监测,观察MD-OC反应。结果本组术中均能见到血管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区,且均为动脉压迫,其中小脑前下动脉(AICA)31例(54.4%),小脑后下动脉(PICA)14例(24.6%),椎动脉(VA)3例(5.3%),复合型压迫9例(15.8%)。至手术结束时有49例MD-OC反应消失,经随访42例临床痊愈,6例症状减轻,1例复发;另有8例手术结束时MD-OC反应仍未消失,经随访3例临床痊愈,5例无效或复发。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严重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式,完善的术前评估和熟练的手术技巧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中面肌诱发肌电图监测有助于判断手术预后并显著提高减压手术的长期疗效。
- 张风江钟春龙郑彦郭建毅范东东王勇江基尧罗其中
- 关键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电生理监测
- 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病变侧运动皮质区进行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8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 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FMA、MBI及ADL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并且均以治疗组患者FMA评分[(57.37±14.64)分]、MBI评分[(52.98±16.56)分]及ADLS评分[(20.66±11.51)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能耐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基础上辅以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并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娜刘献志张风江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康复治疗
-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7月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中29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29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2.22%;共检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48%、革兰阳性菌占24.77%、真菌占2.75%;年龄>60岁、GCS评分、有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抗菌药物及激素应用、休克是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充分做好入院相关准备且积极预防治疗可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 张娜张风江郭敏程根阳
-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肺部感染干预对策
- 优质护理对降低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率的作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降低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率的作用,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颅脑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治疗期间对防治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自护能力、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感染发生情况,对优质护理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对防感染认知问卷调查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2例(4.65%),对照组7例(15.22%),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疾病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多变,气管切开是较常采用的辅助治疗方式,气管切开后会增加医院感染几率,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张娜张风江程根阳
- 关键词:优质护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
- 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培养牵张损伤模型的建立
- 2009年
- 目的建立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培养牵张损伤模型。方法提取出生时间24h到48h的SD大鼠海马组织行星形胶质细胞培养,采用CICⅡ型细胞损伤装置、根据Ellis方法建立改良的大鼠海马胶质细胞体外牵张损伤模型,损伤程度分轻、中、重三级。对照组不予损伤。分别在2h和24h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并通过碘化丙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损伤情况。结果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随着损伤程度加重而增高。PrI红染细胞数随着牵张损伤的程度增高而增加。结论本实验建立的牵张损伤模型使用方便,可重复性好,适于进行神经细胞机械性体外损伤的研究。
- 郭建毅钟春龙张风江范东江基尧罗其中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牵张损伤细胞培养体外模型
- 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岩乙状窦前入路的微创化改良技术操作方法及其优点。方法根据Fukushima观点对传统经岩乙状窦前入路进行微创化改良,并在15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双侧分别随机模拟传统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和改良入路,并进行解剖学比较研究。结果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手术中,只需磨除少量的岩骨后部骨质,显露乙状窦前方4mm的硬膜区,切开硬膜和小脑幕即可充分显露岩斜区,且其颞枕骨窗面积较传统入路显著缩小(P<0.05),但两者手术最大视角和操作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较传统入路更简便、安全、微创,是岩斜区肿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
- 李克勤钟春龙张风江郭建毅郑彦王勇江基尧罗其中
- 关键词:岩斜区乙状窦前入路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