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蓉
- 作品数:27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输液接头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接头固定架,包括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所述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的相对端口均设有一段空腔,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的空腔处通过内管连接;所述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上设有滑件,滑件的底侧面上开设有可方便左固定架和右...
- 李义亮邓燕杜秀云汪丽赵庆兰张雪蓉高雪梅海燕
- 文献传递
- 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咪唑安定1 mg+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5、10 min的SBP、DBP、HR、SpO_2和异丙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30 min离院率。结果:两组诱导后2 min的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异丙酚追加量、诱导量、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及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0min离院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安全有效。
- 范涛张雪蓉
-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静脉麻醉结肠镜检查
- 异氟醚后处理对非糖尿病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对非糖尿病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首次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的非糖尿病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A组(50例)和B组(56例)。3组患者均采取同样手段及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和治疗,其中仅对照组和B组患者在体外循环结束前10 min给予异氟醚后处理。结果 3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在术后8 h(T_1)和术后24 h(T_2)均较术前(T_0)明显升高,且对照组和A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B组(P <0. 05),但对照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 B组患者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用量显著少于A组和对照组(P <0. 05); 3组患者术后肾功能衰竭、房颤和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0 d病死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 05); B组患者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A组(P <0. 05),但对照组和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异氟醚可明显减少非糖尿病瓣膜疾病患者在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的再灌注损伤,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无明显心肌保护作用。
- 秦建华张雪蓉马庆军
- 关键词:异氟醚后处理非糖尿病瓣膜置换体外循环
- 围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 组,n =30)和对照组(C 组,n=3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U 组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1~3天将乌司他丁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滴,20~30 min内静滴完毕,C 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静滴。分别于术前1天(T0)和术后第1天(T1)、第3天(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 TNF-α、IL-6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行认知功能评分,评价患者 POCD 的发生情况。结果U 组 T1血浆 IL-6、TNF-α水平较 T0明显升高(P <0.05),T2基本达到 T0水平,且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C 组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较 T0均明显升高(P <0.05);U 组术后 POCD 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 C 组(16.7%,P <0.05);C 组MMSE 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而 U 组术前术后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MMSE 评分与血浆 TNF-α、IL-6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 =0.527、0.453,P <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老年人髋关节术后 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 POCD 的发生率。
- 张雪蓉张巧莲朱钧秦建华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认知功能障碍乌司他丁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产妇全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产妇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硫喷妥钠+司克林,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产妇苏醒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的血液动力学波动较平稳,而对照组的波动较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产妇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药联合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全麻,可有效平稳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利于术后苏醒,且对新生儿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 秦建华张雪蓉
-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剖宫产全麻
- 平衡超滤结合改良超滤在婴儿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体外循环(CPB)在心脏外科领域广泛应用,技术亦日趋成熟。但CPB的非生理特点、血液稀释、低温、肝素化、非搏动灌注、血液与生物材料接触等因素,导致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向组织间液渗漏;又由于婴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重轻,预充总量与总血容量比值较大,CPB后液体负荷多。这些因素造成组织器官水肿,尤其心、肺等重要脏器水肿,致使其功能不全[1]。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43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了平衡超滤(BUF)结合改良超滤(MUF)技术,总结如下。
- 秦建华马庆军张雪蓉
- 关键词:平衡超滤改良超滤体外循环
- 七氟烷用于老年人麻醉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9年
-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麻醉医师必须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重视其麻醉特点和麻醉药物使用的特殊性,才能更安全的使患者渡过围手术期。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具有诱导快,苏醒迅速平稳,麻醉可控性好,用于临床麻醉突显其优点。然而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现就七氟烷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张雪蓉徐志新
- 关键词:麻醉医师七氟烷吸入麻醉药生理变化药物使用
- 加速康复策略的麻醉管理在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策略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疼痛及应激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31例。加速康复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策略进行麻醉管理,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麻醉处理措施。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应激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等,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加速康复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5、16.39、14.94,P均<0.001)。但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2,P<0.001)。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CRP水平、WBC计数均较术前升高,而皮质醇水平较术前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CRP水平、WBC计数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皮质醇水平也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P=0.048)。术前2组患者CRP、皮质醇水平及手术前后WB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加速康复组CRP、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0,P=0.001;t=4.640,P<0.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策略进行麻醉管理可以明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 张雪蓉秦建华朱钧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腹腔镜麻醉
- 七氟烷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比较
-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质量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1-2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 张雪蓉
- 关键词:七氟烷异氟烷瑞芬太尼老年人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P_(0)组(为空白对照)、P_(25)组(给予25μg/mL丙泊酚)和P_(50)组(给予50μg/mL丙泊酚)。对3组细胞分别进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乳腺癌胞Ki-67、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对Ki-67、PD-L1的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P_(0)组比较,P_(50)组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_(2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_(0)组相比,P_(50)组PD-L1、Ki-6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D-L1表达随丙泊酚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与P_(2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PD-L1、Ki-67的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浓度丙泊酚能促进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该变化与相关蛋白Ki-67、PD-L1表达增强有关。
- 张雪蓉张雪蓉阿孜古丽·阿吉朱钧
- 关键词:丙泊酚细胞增殖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