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琼
-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国际航空犯罪法人刑事责任及其国内立法转化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2010年《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首次规定了国际航空犯罪法人责任,法人责任以法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代表法人实施劫持航空器等国际航空犯罪为要件,法人为此承担刑事、民事或行政责任。公约对法人犯罪及其责任的立法需要转化为国内法才能适用。世界各国国内法对法人犯罪及其责任的态度差别较大,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刑法规定有航空犯罪的法人刑事责任,德国国内法规定有航空犯罪的法人行政责任,意大利刑法规定有航空犯罪的法人民事责任,我国仅在个别航空犯罪中规定有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我国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和理论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可在我国刑法中取消法人犯罪法定化限制,全面规定包括航空犯罪在内的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 张莉琼
- 关键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 论事后不可罚行为的法律性质被引量:2
- 2011年
- 事后不可罚行为是指状态犯的行为人利用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违法状态,对已受侵害的同一个法益再次实施的可以独立成罪的侵害行为,属实质一罪。事后不可罚行为的法律性质在于,虽然其与前行为触犯了不同的刑法规范,形式上符合数罪的特征,但因为该数罪共用同一个法益,故为不完整的数罪,只论以其中较重一罪,就能完全评价前后行为所实现的不法与罪责内涵。
- 张莉琼杨广琦
- 关键词:事后不可罚行为法律性质状态犯
- 集合犯与连续犯新界分被引量:1
- 2014年
- 集合犯与连续犯在客观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连续犯是司法现象,其数次行为出于行为人的一次犯罪决意,既表明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说明行为人罪责减少。刑法分则中的犯罪基本上都可以连续犯的方式实施。集合犯是立法现象,立法者基于实践经验,将多次行为规定为一罪,是因为这类行为表征了行为人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从社会防卫角度出发,必须加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从立法上对行为人进行否定评价。
- 张莉琼
- 关键词:连续犯界分
- 擅开应急舱门行为定性与相关刑法完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旅客在我国航空器上擅自打开应急舱门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争议。我国《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均有对该行为的制裁规范。一般而言,擅开飞机应急舱门行为对航空安全的危害达到现实和紧迫程度的适用刑罚,尚未达到这一程度则适用治安处罚。但是,对航空安全"现实和紧迫的威胁"的判断既是事实判断也是规范判断,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认识,而且,不同的认识可能导致或处以最低3年有期徒刑,或仅处以最高15天行政拘留这样相差悬殊的后果。通过修订刑法,在破坏交通工具罪中增加"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损害或者妨害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功效或运行"的轻罪罪状,并为其设置"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轻罪刑罚,使刑法规范与治安处罚规范相衔接,可以严密此类行为的制裁规范。
- 张莉琼朱颖慧
- 关键词:应急舱门法律性质刑法完善
- 我国机长权力法律规制的立法完善
- 2021年
- 机长权力是《东京公约》的重要内容,厘清机长权力的法律性质对规范机长权力以及维护航空安全有重要意义。机长权力是一种代理关系的表达,兼具私人代理与准行政代理的性质。机长权力中是否包含作为义务,可以说是权力中有没有义务这一争议话题的延伸。机长是飞机上权力最大的人,其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包含作为义务的权力。机长权力是代理与自治的结合体,对其进行规制至关重要。对权力与义务的事前控制及约束,对规范机长权力的行使以及保护刑法所保护的生命法益尤为关键,应为立法所重视。
- 张莉琼卫小丹
- 关键词:代理作为义务自治
- 国际民用航空刑事法公约的现代化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9·11"事件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现行国际民用航空刑事法公约的全面性和充分性,并在1970年《海牙公约》和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的框架基础上,制定了2010年《北京公约》和2010年《北京议定书》。这两个新的法律文件增加了国际民用航空犯罪类型,对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共同犯罪人及法人犯罪问题做出了细致的规定,将国际民用航空犯罪排除出政治犯罪的范畴,明确了国际民用航空刑事法公约与人道主义公约的关系。这些新的内容充分反映了国际法的最新发展成果,是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乃至国际社会安全的新的现代化的国际公约。
- 张莉琼
- 航空犯罪的共谋犯研究
- 2024年
- 2010年通过的《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新增了共谋实施国际航空犯罪的规定。在英美刑法中,共谋罪是一项独立的罪名,对共谋实施航空犯罪的行为予以处罚。德国《刑法典》中的“重罪约定”和日本刑法中的“共谋罪”也均适用于共谋实施航空犯罪的情形。在英美和德日刑法理论中,共谋罪处罚的依据都是复数主体协议实施犯罪的危险性。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共谋被认为是一种非物质性预备行为,属于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我国刑法并没有将犯罪协议明确规定为一种犯罪预备的行为方式,建议最高司法机关将“共谋行为”解释为犯罪预备中的“制造条件”行为,并将共谋犯的适用范围限定为法定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重犯罪。
- 张莉琼智联丽
- 关键词:预备犯
- 民族院校刑法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2011年
- 刑法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中的犯罪论、刑事责任论以及刑罚论的内容还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不仅需要刑法学习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他们在司法实务中能够本着公平、公正的刑法理念。对具体刑事案件进行分析判断。良好的刑法理论素养的养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 张莉琼
- 关键词:刑法学教学民族院校刑事案件司法实务刑法理念
- “刑法总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以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法学类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因此,本研究认为"刑法总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应当以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为目标,课程内容遵循教学规律,强化刑法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引入信息化教学方法;开设刑法学实践课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提高刑法理论的运用能力;注重讲义建设,建立全面的教学辅助材料体系;建设和完善精品课程网站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张莉琼
- 关键词:刑法总论课程建设职业教育
- 论重大飞行事故的判断方法
- 2025年
- 可理解性、预测可能性和可经司法审查性的三级逐层排除阶梯式方法是重大飞行事故罪是否符合明确性原则的判断方法。可理解性和预测可能性的缺失使得重大飞行事故的判断方法成为中国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难题,应当在凯尔森实证法学派的基础上,按照合规范性、合刑性和合宪性的位阶顺序逐层深入对“重大飞行事故”进行解释,重大飞行事故应作为客观的结果要素被解释为“5 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严重后果”应作为内在客观处罚条件被解释为“50人以上重伤”。
- 张莉琼肖长睿
- 关键词:明确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