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结石
  • 8篇结石形成
  • 7篇胆囊
  • 7篇胆囊结石
  • 7篇胆囊结石形成
  • 7篇切除
  • 6篇手术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切除术
  • 5篇外科
  • 5篇腺炎
  • 5篇局部切除
  • 5篇壶腹
  • 5篇壶腹癌
  • 5篇VATER壶...
  • 4篇胆结石
  • 4篇VATER壶...
  • 3篇胆道
  • 3篇重症

机构

  • 16篇广州军区广州...
  • 12篇广州市第一人...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张继红
  • 9篇陈国忠
  • 7篇戴丽华
  • 7篇韩本立
  • 7篇杨可桢
  • 5篇古立诚
  • 4篇吴良平
  • 3篇陈润成
  • 2篇唐伟标
  • 1篇别平
  • 1篇梁柳森
  • 1篇谭卫民
  • 1篇周发水
  • 1篇杨可祯
  • 1篇霍枫

传媒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普外基础与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切除术治疗Vater壶腹癌四例
2000年
张继红陈国忠
关键词: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术疗效
消炎痛、红霉素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为进一步探讨胆汁成份异常、胆囊动力学变化和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家兔胆囊结石动物模型进行了胆囊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除胆汁成份异常外,胆囊动力学变化参与了胆囊结石形成。消炎痛能减少胆汁粘蛋白含量抑制胆固醇成核过程而防止胆囊结石形成;而红霉素能通过促进胆囊收缩同时减少胆汁粘蛋白含量和促进胆囊排空,从而更有效地防止胆囊结石形成。提示:改善致石胆汁引起的胆囊动力学变化较改变胆汁成分更有利于防止胆囊结石形成。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
关键词:胆囊动力学消炎痛红霉素胆结石
红霉素预防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目前研究表明,胆囊排空障碍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发生于成石前。红霉素有促进胆囊收缩,减低健康人和胆囊结石病人空腹及餐后胆囊容积,促进胆囊排空的作用。但应用红霉素能否防止胆囊结石形成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红霉素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防治胆囊结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饲养:选用健康成熟家兔37只,体重1.9~2.5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3只。
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
关键词:胆结石红霉素
胃切除术中脾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2001年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中脾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方式。方法 :结合文献对 13例胃切除术中脾损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胃切除术中脾损伤发生率为 0 98%。脾下极撕裂 7例 ,脾上极撕裂 4例 ,上极和脾门撕裂 1例 ,脾门撕裂 1例。行脾切除术 9例 ,ZT胶粘合 1例 ,缝合 +填塞 2例 ,缝合 +填塞 +ZT胶粘合 1例。结论 :胃切除术中脾损伤主要是术中操作错误引起 ;熟悉脾胃解剖 ,术中麻醉满意、切口选择适当、显露充分 ,改进手术操作 ,注意保护脾脏有利于预防脾损伤发生 ;良性疾病术中脾损伤应作缝合修补为主的保脾手术 。
陈润成张继红唐伟标周发水
关键词:胃切除术脾损伤医源性脾损伤
局部切除术在Vater壶腹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索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术的依据、适应证、手术要点、疗效评价。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地分析局部切除治疗壶腹癌 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及手术死亡。 1例直径 2 .5cm的腺癌浸润至胰腺边缘于术后 1年 4个月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于 2年 6个月后死亡 ,2例乳头状腺癌已无瘤健存 2年 9个月和1年 3个月 ,1例高、中分化腺癌已无瘤健存 9个月 ,3例健存者均无复发征象。结论 :局部切除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更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 ;对高龄、一般情况差、有严重合并症等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早期Vater壶腹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张继红陈国忠
关键词:VATER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
Vater壶腹癌的外科治疗
2002年
目的 总结Vater壶腹癌的外科手术方法及其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式特点。方法 对 2 7例Vater壶腹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壶腹癌 2 0例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1例 ,术后 8个月和 1年 6个月复发各 1例 ,随访 2~ 5年无瘤健存 7例 ;行局部切除术 4例 ,术后 1年 3个月复发和 1年 6个月复发各 1例 ,随访 3年和 4年 2个月无瘤健存各 1例 ;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 5例 ,术后 2个月、6个月、1年死亡各 1例 ,手术死亡 1例 ,失访 1例。晚期壶腹癌 7例 ;行各种姑息性手术 6例 ,术后 4个月、7个月和 1年 3个月死亡各 1例 ,手术死亡 2例 ,失访 1例 ;剖腹探查 1例于 1个月后死亡。结论 不同时期、不同身体状况下的壶腹癌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张继红古立诚戴丽华陈国忠
关键词:VATER壶腹癌外科治疗局部切除内引流术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被引量:4
2003年
总结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 ,分析、总结 1 991~ 1 999年间应用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晚期无法切除的恶性肿瘤所致肝外胆道阻塞性黄疸 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 :血清总胆红素在术后 3d内以每日 (58.70± 46 .33 ) μmol/L的速度下降 ,术后 7~ 1 0d内以每日 (2 2 .3 6±1 1 .32 ) μmol/L的速度下降 ,ALP及GGT迅速下降。多在术后 2~ 4周黄疸消退 ,食欲及全身情况明显改善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30例平均生存 1 0个月。提示 :胆肠搭桥内引流术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性黄疸 。
张继红古立诚戴丽华陈国忠
关键词:引流术
自制动力散预防胆囊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为探讨中药动力散预防胆囊结石的机理,选用家兔37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3)给予基础饲料;高胆固醇组(n=14)给予含1.2%胆固醇的高胆固醇饲料;高胆固醇十动力散组(n=10)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能促进胆囊收缩的中药动力散,分笼饲养4周后,对胆囊成石情况和胆囊管阻力等进行观察与检测。结果发现,高胆固醇组12/14只形成结石,高胆固醇十动力散组2/10只形成结石,后者动物胆囊排空率较高胆固醇组显著增加,胆汁中粘蛋白浓度和胆囊管阻力则明显降低。表明动力散能通过促进胆囊收缩而降低胆汁中粘蛋白含量,降低胆囊管阻力,促进胆囊排空,有利于减少胆囊结石形成。
张继红杨可祯韩本立
关键词:胆囊结石中药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 探讨总结Vater 壶腹癌局部切除的理论依据、复发原因、适应证、术式评价。方法收集并分析国内1992~1997 年报告的48 例和我院经治的4 例,共52 例局部切除治疗Vater 壶腹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2 例Vater 壶腹癌行局部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96 % ,手术死亡率38 % 。随访7个月至8 年,12 例复发,其中7 例切缘有癌组织残存;低分化腺癌3 例,侵袭性腺癌1 例;19 例死亡( 包括2 例手术死亡) ,余生存8 个月至4 年。32 例无瘤健存7 个月至8 年,失访1 例。结论 Vater 壶腹癌局部切除有一定疗效,其预后与肿瘤大小、侵袭范围和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更与手术切除的切缘是否有癌有关。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低,局部切除对高龄、一般情况差。
张继红陈国忠霍枫
关键词:VATER壶腹癌手术后并发症预后外科手术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和治疗体会
2000年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诊断、术中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9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症状为腹胀和便秘,常表现为急性肠梗阻。术中特征为高度扩张肥厚的结肠,远端有明显狭窄段,狭窄段病检可以确诊。4例行Swenson手术,1例行Duhamel手术,1例行Rehbei手术,1例行横结肠降结肠切除,升结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术,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1例、大便失禁1例、粪污1例、腹泻4例、切口感染2例。余2例行单纯结肠建瘘术。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无死亡。结论: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和术中探查均有与婴幼儿不同的特点。治疗以手术为主,常用Swenson术式,充分的肠道准备、有效的营养支持、预防性盲肠置管造瘘可减少吻合口瘘发生,急诊手术以造瘘为宜。
陈润成张继红唐伟标
关键词: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造瘘吻合口瘘
全文增补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