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P阳性胃肝样腺癌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同时分析血清甲胎蛋白在诊断胃肝样腺癌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生存时间3.1~24个月,平均10.52个月,术前血清AFP浓度范围为25.23~13500μg/L。结论:胃肝样腺癌AFP水平波动范围大,血清AFP升高是胃肝样腺癌重要的临床病理特点,在胃肝样腺癌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条件之一,同时可以用于监测肿瘤复发与转移。胃肝样腺癌预后极差,合并肝转移或者门静脉癌栓患者建议避免手术治疗。
- 邵国益张献胡根戴丽强
- 关键词:胃肝样腺癌血清AFP
- CD44与CD133蛋白在胃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CD13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胃间质瘤组织中CD44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临床病理指标、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D44、CD133在胃间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04%(65/112)、42.86%(48/112),CD44、CD133双阳性表达率为27.68%(31/112).正常瘤旁组织中CD44、CD133染色呈阴性.CD44、CD133表达均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管浸润无关(P〉0.05),但肿瘤核分裂数高、肿瘤直径大、有血管浸润者CD44与CD133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CD44、CD133双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核分裂数、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程度均无关(P〉0.05),但肿瘤直径越大,双阳性表达率越高(χ^2=5.040,P=0.025).生存分析发现,CD44、CD133双阳性表达组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组(χ^2=8.758,P=0.001).CD44蛋白与CD13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126,P=0.210).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42)及CD44、CD133双阳性表达(P=0.003)是影响胃间质瘤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志CD44和CD133可作为临床评价胃间质瘤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 胡根李威张献孙岳军钱建忠石欣
- 关键词:胃间质瘤预后抗原CD133
-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18例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在食管癌手术中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对18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先采取左侧卧位,胸腔镜下引导下完成食管的游离和相应淋巴结的清扫,胸部操作完成后,更改为平卧位,利用腹腔镜完成腹部胃的游离,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裂孔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胃造瘘以吸除胃内容物、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190~395min,平均280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300m L,住院期间1例患者死亡。术后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乳糜胸,l例于术后第4天发生颈部吻合口漏,1例出现胸腔瘘。结论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道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 黄戈张献李威刘金春
- 关键词:胸腔镜腹腔镜食管癌
-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 2005年
- 邵清韩喜娥张献尤晓蓝
-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
- 贲门癌顺行切除术62例手术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的手术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09年2月共行122例贲门癌切除,对所取手术顺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个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行顺行切除术,同样根治范围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传统组。结论顺行法能更好地高质量地完成贲门癌切除手术。
- 张献
- 关键词:贲门癌
- 术前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对胃间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胃间质瘤(GST)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2例GS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所有GST患者术前3天血常规PLR数值及其病理切片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根据术前外周血PLR分为低PLR组(PLR<130,38例)和高PLR组(PLR≥130,54例),比较两组GST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PLR与GST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核分裂相有关(χ~2=5.95,P=0.015)。术前高PLR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术前低P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LR、术后是否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肿瘤恶性潜能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核分裂相与GST的术后无瘤生存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术前PLR是GST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PLR可作为GST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高PLR可能提示GST患者预后不良。
- 胡根李威邵国益张献
- 关键词:胃间质瘤预后
- 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间空肠双“S”法吻合术效果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理想的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法 ,减少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 12 5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贲门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5 8例 (A组 )做食管残胃间空肠双“S”法吻合术 ,6 7例 (B组 )做残胃食管吻合术 ,随访 6个月~ 2年 ,比较两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 ,A组有 4例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B组有 15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胃镜下检出异常率分别为19%和 6 1%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食管残胃间空肠双“S”法吻合术对预防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效果显著 ,是近端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张献韩喜娥刘海聪吴松包静龙
- 关键词: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