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

作品数:43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球菌
  • 7篇耐药
  • 6篇医师
  • 6篇住院医师
  • 5篇毒力
  • 4篇肢端
  • 4篇肢端肥大
  • 4篇肢端肥大症
  • 4篇肥大
  • 3篇毒力基因
  • 3篇队列研究
  • 3篇葡萄球菌
  • 3篇耐药性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3篇基因
  • 3篇妇产科
  • 3篇产科
  • 2篇代谢
  • 2篇血流感染

机构

  • 42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2篇张燕
  • 15篇周万青
  • 12篇沈瀚
  • 10篇高硕
  • 8篇徐学静
  • 6篇李洁
  • 5篇张之烽
  • 5篇冯文焕
  • 5篇李平
  • 5篇刘畅
  • 4篇朱大龙
  • 4篇曹小利
  • 4篇郑明明
  • 3篇周玉皆
  • 3篇黄洪
  • 3篇胡娅莉
  • 3篇周辉
  • 2篇沈山梅
  • 2篇王立峰
  • 2篇朱宏

传媒

  • 7篇临床检验杂志
  • 5篇江苏卫生事业...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基层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25
  • 12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用Vitek 2系统GP67卡对2019年1月至12月南京鼓楼医院临床分离9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对检出的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用E-test法复测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浓度(MIC);用PCR扩增及测序技术分析利奈唑胺耐药决定基因cfr、optr A及23S rRNA基因V区;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对耐药基因、毒力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获得菌株ST分型。结果 9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株(0.1%)利奈唑胺耐药株(MIC为16 mg/L),该菌株除对万古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外,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PCR及测序技术显示该菌株携带cfr基因,23S rRNA V区存在T2337G和C2370G核苷酸突变位点;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基因组包含碱基数为2 949 411 bp,总基因数为3 023个,包含59个tRNA编码基因以及7个完整的rRNA基因编码操纵子,获得Gen Bank登录号JAANYO000000000,且该菌株携带包括cfr在内的多种耐药决定基因和毒力基因;MLST分型为新型ST5985。结论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率较低。检出由cfr基因和23S rRNA V区突变介导的新ST型利奈唑胺耐药株。
高硕周万青朱宏周辉张燕张之烽曹小利沈瀚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全基因组测序
妊娠早期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与胎儿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胎儿颈部透明层(NT)厚度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妊娠早期胎儿NT厚度测量的单胎孕妇,共4958例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妊娠早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妊娠早期血清学筛查、妊娠中期超声筛查及对新生儿出生后28 d的体格检查。根据妊娠早期超声筛查的结果,分为胎儿NT增厚(≥3.0 mm)者167例与NT厚度正常者4791例;将胎儿NT增厚的孕妇,分为胎儿单纯NT增厚者86例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者81例。分析不同NT厚度胎儿的预后,并重点对单纯NT增厚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妊娠早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或血清学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经绒毛穿刺取样术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以明确产前诊断。结果(1)胎儿NT厚度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共4791例孕妇,包括胎儿NT厚度正常且无结构异常者4726例,其中妊娠中期及产后新诊断结构异常83例,4688例活产;胎儿NT厚度正常但结构异常的孕妇65例,其中61例孕妇终止妊娠,4例活产。(2)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妊娠结局:86例孕妇中,66例(76.7%,66/86)行CMA检测,3例胎儿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除7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外,余79例行妊娠中期超声检查、新生儿出生后28 d体格检查、新生儿电话随访至6~21个月均未发现发育异常。(3)胎儿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81例孕妇中,73例(90.1%,73/81)行CMA检测,其中32例的胎儿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0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妊娠中期自然流产,9例活产。(4)NT增厚是否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及预后比较:单纯NT增厚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为3.5%(3/86),合并结构异常者为39.5%(3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P<0.01);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健康新生儿存活率为91.9%(79/86),合并结构异常者
唐慧荣张燕茹彤李洁杨岚徐燕段红蕾王娅王媛胡娅莉张颖郑明明
关键词:妊娠初期非整倍性队列研究
一种支原体药敏荧光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原体药敏荧光检测试剂盒,其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盒体与上盖之间设置有卡紧组件,所述盒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棉垫,所述第一防护棉垫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盒体的内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挤压筒,并且挤...
徐学静张燕刘畅
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agr分型及生物膜形成能力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液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毒力基因、agr分型、生物膜形成能力,并比较甲氧西林敏感株与耐药株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102株血液分离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PCR及多重PCR分析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agr基因多态性;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分析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菌株间耐药性、毒力基因、agr分型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结果1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43株为MRSA,59株为MSSA。毒力基因普遍表达葡萄黄质蛋白基因crtN(99.0%)、溶血素基因(hla 97.1%、hlb 98.0%、hld 96.1%),其次为表面因子CP8合成酶基因cap8H(34.3%)、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tst(21.6%),其中携带crtN/hla/hlb/hld 4种毒力基因组合的菌株最多(48株)。agr分型阳性率为97.1%,其中agrⅠ型占56.9%,agrⅡ型占36.3%,agrⅢ型占4.9%,未检测出agrⅣ型,agr未获分型3株。生物膜形成阳性共28株,其中12株可形成强生物膜。MRSA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高于MSSA菌株(P<0.05);MRSA菌株tst基因携带率高于MSSA(P<0.01),cap8H基因携带率低于MSS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菌株中agrⅠ和agrⅡ型各占46.51%和48.84%;MRSA菌株更倾向形成中等或弱生物膜,与MSSA菌株相比在生物膜形成能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分离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多种毒力基因、agr分型、生物膜形成能力,需加强监测。
贾佳纪玥玥高硕张燕周万青沈瀚
关键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毒力基因生物膜
基于某市内科住院医师结业技能考核分析谈提高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质量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某市内科住院医师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各方面的不足之处。方法: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2015—2017年本市的内科住院医师结业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信度和难度系数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病史采集、回答问题和检验报告分析是结业技能考试的失分项目,某些年份心电图判读、检验报告分析和技能操作的设置不尽合理,某些考核项目难度过大,也侧面反映出内科住院医师整体能力和知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论:各培训基地应该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对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尤其是注重其沟通能力的训练,科教管理部门应探索完善更加科学全面的内科住院医师考核形式。
茅凯凯周玉皆王立峰沈山梅沈艳徐瑾何宁宁张燕
关键词:住院医师OSCE
肢端肥大症中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燕张文婧朱科盈冯文焕黄洪朱大龙李平
血培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毒力基因分布及种系分型
2024年
目的检测并分析血培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种系分型和毒力基因分布。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3日连续且非重复血培养大肠埃希菌。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水煮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arpA、chuA、yjaA、TspE4C2、ArpAgpE和trpAgpC基因以确定细菌的种系分型;采用多重PCR法检测毒力基因iutA、fimH、fyuA、kpsMTⅡ、cnf1、cvac、hlyA、traT、kpsMTⅢ和PAI;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种系分型之间的耐药率及毒力基因分布差异。结果270株血培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50.0%;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低于5.0%。在种系分型方面,最常见的型别是B2型和D型,分别占总数的38.0%和16.2%,而E型和隐分支Ⅰ型占比<1.0%,较为少见。毒力基因分析发现,fimH和fyuA基因的分布率最高,均在99.0%以上,而kpsMTⅢ、hlyA和cvaC 3种基因的分布率较低,均低于20.0%。卡方检验显示,毒力基因iutA、fimH、fyuA、kpsMTⅡ、cnf1、PAI在B2型的分布显著高于非B2型(P<0.05),且B2型携带的iutA、fyuA、kpsMTⅡ、cnf1、PAI基因显著高于D型(P<0.05)。结论在治疗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时,应慎用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和环丙沙星等药物。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为B2型时,应同时进行中段尿培养以确认感染源并监测治疗的成功率。
马小轩翟俊斌曹小利张燕郑洁张之烽沈瀚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毒力基因
单中心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的建立方法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依据本中心队列数据采用不同方法建立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 并与目前国内常用的协作网G曲线[采用基于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拟合方法制定]进行比较, 探讨适宜本中心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方法基于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妊娠早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的前瞻性出生缺陷研究队列中的活产儿7 044例, 对其中无小于胎龄儿(SGA)及大于胎龄儿(LGA)高危因素的低风险孕妇3 894例, 分别采用GAMLSS法、基于低风险孕妇孕40周分娩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和标准差采用半定制法建立本中心GAMLSS曲线(简称本中心G曲线)、本中心半定制曲线(简称本中心S曲线)。依据本中心S曲线、本中心G曲线对7 044例活产儿是否为SGA进行诊断, 分为非SGA组(6 176例)、S较G额外诊断组(94例)、S及G均诊断组(774例), 比较3组孕妇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依据本中心S曲线、协作网G曲线对7 044例活产儿是否为SGA进行诊断, 分为非SGA组(6 176例)、S较协作网G额外诊断组(464例)、S及协作网G均诊断组(404例), 比较3组孕妇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结果 (1)7 044例活产儿中, 依据协作网G曲线、本中心G曲线及本中心S曲线诊断SGA分别为404例(5.74%, 404/7 044)、774例(10.99%, 774/7 044)、868例(12.32%, 868/7 044)。本中心S曲线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值在所有胎龄均高于本中心G曲线和协作网G曲线。(2)S较G额外诊断组、S及G均诊断组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时间>24 h的发生率[分别为10.64%(10/94)、5.68%(44/774)]均显著高于非SGA组[1.34%(83/6 176);P均<0.001];S较G额外诊断组、S及G均诊断组孕妇子痫前期(PE)的发生率分别为12.77%(12/94)、9.43%(73/774), 孕34周前早产发生率分别为9.57%(9/94)、2.71%(21/774), 孕37周前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24.47%(23/94)、7.24%(56/774), 均显著高于非SGA组[分�
王娅王媛唐慧荣张燕戴晨燕李洁戴毅敏郑明明
关键词:出生体重婴儿小于胎龄队列研究
免疫功能正常肺隐球菌病患者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的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正常肺隐球菌病(PC)患者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60例免疫功能正常P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清CrAg阴性和CrAg阳性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了解患者疾病转归。结果60例患者中,有13例咳嗽咳痰,5例咳嗽咳痰伴气喘,3例咳嗽咳痰伴胸痛,2例咳嗽咳痰伴发热,其余37例(61.7%)无明显临床症状。血清CrAg阳性患者46例(76.7%)、阴性患者14例(23.3%);血清CrAg阳性组和CrAg阴性组咳嗽、咳痰、胸痛、气喘、发热等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g阳性组多发结节比例(71.7%)高于CrAg阴性组(35.7%),单发结节比例(17.4%)低于CrAg阴性组(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Ag阳性患者中有15例(32.6%)治疗6个月内血清CrAg转为阴性。结论血清CrAg检测可快速筛查免疫功能正常PC患者。建议动态监测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CrAg滴度,结合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张燕郑洁刘佳星高硕徐学静刘畅曹小利周万青沈瀚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免疫功能
二氧化碳激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附650例报告)
1998年
张双玲李植张燕尹家凤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二氧化碳激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