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礼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8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镜下清理与康复治疗不同分期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被引量:3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K-L分期方法分为四期,每期2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及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康复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对比研究不同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不同分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VAS显著降低。其中一期和二期患者关节功能较术前的改善最为显著。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康复治疗组对于一期和二期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关节镜下清理组,三期和四期患者两种治疗方案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康复治疗方案对于一期和二期患者效果更佳。
- 梁斌王华军王青月张江礼李锋聂喜增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康复骨性关节炎
- 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及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半月板损伤患者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康复锻炼组和单纯手术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有限清理术,术后功能锻炼组进行系统的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分别对比康复锻炼组和单纯手术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四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VAS显著降低(P<0.05)。康复锻炼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VAS低于非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配合术后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半月板损伤及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
- 张江礼聂喜增窦珊珊王华军李锋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半月板骨性关节炎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对比单髁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TKA组与UKA组,每组55例.TKA组采用TKA治疗,UKA组采用UKA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ROM)、围术期指标、步态参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较同组术前升高,膝关节ROM均较同组术前增大,且UKA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TKA组,膝关节ROM大于TK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KA组,切口长度短于TK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K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步频均较同组术前增高,步长均较同组术前增加,步速均较同组术前加快,且UKA组步频高于TKA组,步长长于TKA组,步速快于TK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KA相比,UKA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ROM以及步态参数,缩短康复进程,近期疗效良好.
- 张江礼刘金辉潘西庆刘光源范虓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
- 盂肱关节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玻璃酸钠治疗盂肱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 比较玻璃酸钠(SH)与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盂肱关节骨关节炎(GJO)的疗效。方法 63例GJO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PRP(PRP组,n=29)或SH(SH组,n=34)注射。超声引导下将PRP或SH注射到盂肱关节内,分别在注射前和注射后1、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改良版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注射后1、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SH组患者在注射后12个月明显升高(P<0.05);注射后12个月,PRP组患者VAS评分低于SH组(P<0.05)。与注射前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后1个月ASES均明显升高(P<0.05);注射后6个月,PRP组患者的ASES高于SH组(P<0.05)。与注射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注射后1、6个月改良版UCLA肩关节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注射后6个月,PRP组患者改良版UCLA肩关节评分高于SH组(P<0.05)。结论 给予GJO患者关节腔内注射PRP,疼痛较关节腔内注射SH缓解更为明显,且在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方面PRP明显优于SH。
- 刘光源曹保涛张江礼范虓武梦辉刘金辉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玻璃酸钠
- 胫骨近端解剖结构对髓内钉进针点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测胫骨近端解剖结构,并探讨其对髓内钉进针点的影响。方法分别在3具胫骨标本及其X线图片上测量髓内钉安全区解剖标志,研究其与髓内钉进针点之间的关系。在4具胫骨尸体标本上模拟胫骨髓内钉手术,观测模拟手术对胫骨的损伤。回顾性研究了5例应用胫骨髓内钉引起关节疼痛的患者。结果最佳进针点在相对于胫骨结节内外侧(2.3±1.6)mm的位置。膝关节内最容易被损伤的解剖结构为:内外侧半月板的前角、胫骨平台的内外侧前缘和髌横韧带。结论胫骨近端髓内钉的最佳进针点与胫骨近端的解剖结构、髓内钉的外形和手术入路相关。
- 潘西庆聂喜增张江礼王华军
- 关键词:胫骨髓内钉膝关节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外周血及关节液感染相关标志物水平变化与细菌培养阴性假体周围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外周血及关节液感染相关标志物水平变化与细菌培养阴性的假体周围感染的关系。方法纳入自2019-06—2022-06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作为感染组,以及同期诊治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假体周围感染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感染组一般资料;比较感染组细菌培养阴性与细菌培养阳性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细菌培养阴性假体周围感染的因素,分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α-防御素单独及联合诊断细菌培养阴性假体周围感染的价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菌培养阴性21例,细菌培养阳性79例;对照组细菌培养阴性50例。术后第2~4天细菌培养阳性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均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2~4天细菌培养阳性组α-防御素低于细菌培养阴性组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2天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α-防御素均是影响细菌培养阴性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第2天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α-防御素联合检测诊断细菌培养阴性假体周围感染AUC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α-防御素水平可作为诊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细菌培养阴性假体周围感染的依据,联合检测指标诊断细菌培养阴性假体周围感染价值较高。
- 张江礼刘金辉潘西庆刘光源范虓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培养关节液
- 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与广泛清理术治疗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按K-L分期方法分级的Ⅰ~Ⅲ级KOA患者120例,每级4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及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不同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广泛清理组均高于有限清理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随访的Lysholm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术后1个月,有限清理组Ⅰ级和Ⅱ级患者Lysholm功能评分优于广泛清理组(P<0.05),Ⅲ级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案术后6、12个月时各组患者Lysholm功能评分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KOA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对Ⅰ级和Ⅱ级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对Ⅲ级患者效果相似。但两种治疗方案对各组患者长期效果无差别。
- 张江礼窦珊珊王华军李锋聂喜增梁斌王立伟赵立威王红素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镜下清理术骨性关节炎
- 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5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具有增生骨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VAS显著降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组患者术后的VAS低于关节镜下有限清理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方案对于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效果更佳。
- 梁斌聂喜增王青月王华军张江礼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骨赘骨性关节炎
- 全膝关节置换应用智能辅助手术导航系统治疗膝骨关节炎
- 2024年
-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智能辅助手术导航系统(iASSIST)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步态参数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石家庄市第三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保守治疗无效、符合TKA术适应证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关节置换史及不能耐受手术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iASSIST导航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关节活动情况以及步态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34.957、21.372,均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1、2、3、4周患者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19.934,P<0.05)。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支撑相膝关节最大伸膝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角度高于对照组(t=26.199、5.421、21.449,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数据低于对照组(t=27.000、10.138,均为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iASSIST-TKA术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步态得到显著提升,建议临床推广。
- 张江礼刘金辉潘西庆刘光源范虓
- 关键词:骨关节炎手术导航系统
- OWHTO与UKA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UKA治疗,观察组给予OWHT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屈膝最大角度及髌骨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屈膝最大角度、髌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胫股角(FTA)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胫骨后倾角(PTS)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nsall-Salvati指数(ISI)、Caton-Deschamps指数(CDI)及Blackburn-Peel指数(BPI)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UKA,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OWHTO治疗,虽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更大,但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明显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获得显著的疗效。
- 张江礼刘金辉潘西庆刘光源范虓
-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